關于中小學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的思考范文
隨著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發展,漢字輸入和文字處理已成為中小學計算機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需要一種適合于中小學的比較規范的漢字輸入方法。
目前,我國已有愈五百種漢字編碼方案,而且還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編碼方案,每個設計者都說自己的編碼是最好的。但是,有不少漢字編碼方案,把漢字拆得亂七八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語言文字規范和中小學語文教學規律。
漢字編碼不同于其它思想流派或是商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文字處理工具,是漢字的另一種形式,受約定俗成的規律約束,一旦不規范的漢字編碼傳播開來,對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和計算機教學帶來很大的沖擊,若要再矯正和清除則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此,在中小學和基礎教育階段推廣使用漢字編碼是應非常慎重的。
1992年,在我們頒發的《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上已明確指出:“隨著中小學計算機教學用機檔次的不斷提高,以及漢字輸入在中文信息處理中的重要作用,漢字輸入應當列人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已經將《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漢字編碼規范與計算機漢字輸入系統》列為“八 五”科技攻關項目,并將在近期內推廣此項研究成果。在此項研究成果尚未推廣之前,中小學計算機課程中有關漢字編碼及漢字輸入方法的教學,應主要介紹漢語拼音輸入法,對于與字形有關的漢字輸入法的介紹應持慎重態度。
拼音輸入法是我們中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必學的漢字輸入方法,但是拼音輸入法目的也有一些致命的弱點,如發音不準、難于發音或不認識的漢字,難以用拼音輸入法輸入,而且目前的拼音輸入法重碼率較高、速度較慢。因此也需要推薦一種適合于中小學的比較規范的形碼方案,否則,那些不規范的形碼方案就將進入中小學,等那時在改正將非常困難。
為研究出一種符合我國漢字語言文字規范、符合中小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中小學語文教學規律的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根據國家語委、國家技術監督局和中文信息學會漢字編碼委員會有關負責同志的建議,1992年6月成立了“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漢字編碼規范與計算機漢字輸入系統”課題組。經過課題組人員的辛勤努力,并經我國部分地區和學校的反復試驗,不斷改進與優化,歷時兩年,研究出“認知碼漢字輸入系統”,簡稱“認知碼”1994年6月30日,“認知碼”通過了國家教委主持的技術鑒定。該鑒定委員會成員包括計算機應用、中文信息處理、語言文字學和認知心理學等領域的17名國內一流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認為:“認知碼”具有很好的理論基礎,總體設計思想合理,編碼部件的選取規范,部件分類科學、系統,編碼規則簡單、明確,尤其是對漢字編碼規范性和易學性的理論研究有較大突破,該系統的規范性、易舉性、快速性和完備性等綜合指標在同類型的漢字輸入系統中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
如何選擇漢字編碼方案,最終的`選擇權在于用戶。但用戶不全是專家,不可能讓用戶將所有編碼一一使用后再選擇。在選擇使用之前,需要專家的指導和幫助。由于漢字編碼方案是一種文字處理工具,在其發展初期,可以“百花齊放”、“萬碼奔騰”,當發展到一定的成熟時期,必須走向相對的統一,否則,將嚴重影響計算機應用的推廣與普及。在充分的調查研究之后,必要時甚至需要有關行政部門的介人和干預。
國家教委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經過認真研究,廣泛聽取有關專家的意見,決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各地中小學校推薦使用一種音碼(全拼)和一種形碼(認知碼)。經過半年多的運作,認知碼的推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中小學計算機教材、師范院校計算機教材以及中小學生語文字典等到加入了認知碼的教學內容,有十多個盛市組織了認知碼教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四結合”(識字、查字、編碼、打字)試驗;大量的試驗結果也表明,通過認知碼的學習,對學生語文識字教學中的筆劃、筆順、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到起了促進與鞏固作用,新型的與認知碼有關的語文試驗教材即將出版。
目前,我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關于中小學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的管理辦法,對希望進入中小學漢字的編碼方案進行登錄、試驗、審查與管理。審查通過的漢字編碼方案才能進入中小學校使用,未經國家教委評審通過的漢字編碼方案一律不得進入中小學。
【關于中小學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的思考范文】相關文章:
淺談關于中小學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11-20
關于關閉計算機的方法11-27
關于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思考12-11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思考12-18
關于讓計算機自動開機的方法11-26
關于計算機族們的眼睛的保養方法11-27
關于計算機沒有聲音的處理方法11-27
計算機故障修復的方法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