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
一、總體目標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以下簡稱專業階段考試)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
二、能力等級
能力等級是對考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最低要求,分為三個級別:
(一)能力等級 1——知識理解能力
是指考生應當理解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專業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
(二)能力等級 2——基本應用能力
是指考生應當在理解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在比較簡單的職業環境中,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運用相關專業學科知識解決實務問題。
(三)能力等級 3——綜合運用能力
是指考生應當在理解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在比較復雜的職業環境中,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綜合運用專業學科知識和職業技能解決實務問題。
三、考試科目
專業階段考試設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 6 個科目。
各科考試均設置 5 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題,鼓勵考生使用英文作答。會計科目考試時間為 3 小時,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科目考試時間為 2.5 小時,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科目考試時間為 2 小時。
四、考試題型
專業階段考試的題型主要分為三類:
(一)選擇題,重點考察考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二)簡答(分析)題、計算(分析)題,重點考察考生的基本應用能力。
(三)綜合題、案例分析題,重點考察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五、考試目標
考生應當根據本科目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的要求,理解、掌握或運用下列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解決實務問題。
1.會計基本原理,包括會計概念、會計循環、會計方法、應用復式記賬記錄交易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的運用原則、財務報告的目標和編制方法等;
2.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包括對相關交易或事項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估計運用,以及各項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和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特定環境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包括運用會計基本原理在特定環境下對交易或事項實質的判斷、作出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的運用,并進行具體會計處理;
4.財務報告編制,包括根據交易或事項處理結果,編制財務報告;
5.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包括合并范圍判斷、內部交易抵銷、合并程序、編制方法;
6.會計法規,包括《會計法》、《企業財務報告條例》、《企業會計準則》等在內的會計法規體系,以及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
六、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
考試內容 | 能力等級 |
一、會計基本原理 (一)會計的基本概念 1. 會計的定義 |
1 |
2.會計的作用 3.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二)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1.財務報告目標 2.會計基本假設 3.會計基礎 (三)會計要素的概念、確認與計量原則 1.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2.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四)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 2.相關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實質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謹慎性 8.及時性 (五)財務報告 |
1 1
1 1 1
1 1
3 3 3 3 3 3 3 3 3 |
二、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一)會計政策及其變更的概述(包括如何確定企業的會計政 策) (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概述 (三)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劃分 (四)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1.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2.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
2 2 3
3 3 |
三、存貨 (一)存貨的性質及確認 |
3 |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不同來源取得的存貨的初始計量) (三)存貨發出的計量及成本結轉(不同流轉方式下存貨發出 的計量) (四)存貨的清查盤點 |
3
3 3 |
四、固定資產 (一)固定資產的性質及確認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1.不同來源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2.棄置費用在初始計量時的處理 (三)固定資產的折舊(折舊方法及不同折舊方法的應用) (四)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確認和計量(資本化、費用化) (五)固定資產的處置(出售、報廢等) |
3
3 3 3 3 3 |
五、無形資產 (一)無形資產的性質及確認 (二)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不同來源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三)內部研究與開發支出(包括不同階段研發支出的確認、 計量) (四)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使用壽命有限或使用壽命無限) (五)無形資產的處置(出租、出售、報廢等) |
1 3
3 3 3 |
六、投資性房地產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性質和確認(定義、特征、范圍)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計量 (三)投資性房地產后續支出的確認和計量(包括后續支出以 及不同計量模式下的后續計量) (四)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五)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
1 3
3 3 3 |
七、金融資產 (一)金融資產的性質和分類 (二)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
1 |
1.不同類別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原則 2.不同類別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方法 (三)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后續計量 2.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后續計量 (四)金融資產的重分類 1.金融資產重分類的原則 2.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情形及相關會計處理 (五)金融資產轉移 |
3 3
3 3
3 3 3 |
八、長期股權投資及企業合并 (一)基本概念(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子公司、企業合并) (二)對聯營、合營企業和子公司投資的初始計量 1.對聯營、合營企業投資的初始計量 2.對子公司投資的初始計量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計量(不同合并 方式)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計量(不同合 并方式) (3)企業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計量 (三)對聯營、合營企業和子公司投資的后續計量 1.成本法 2.權益法 (四)權益性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1.權益法與成本法轉換 2.成本法與公允價值計量轉換 3.權益法與公允價值計量轉換 (五)合營安排(包括與合營安排相關的概念、確認和計量原 則) |
1
3
3
3 3
3 3
3 3 3
3 |
九、資產減值 |
(一)資產減值的基本概念 (二)存貨跌價準備的確認和計量 (三)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確認和計量(包括范圍、減值方法、 個別和合并報表中的處理等) (四)其他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包括范圍、減值跡象的判 斷、減值方法等) |
1 3
2
2 |
十、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一)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概念和區分 1.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區分原則 2.復合金融工具的拆分 3.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區分相關的會計處理 (二)負債 1.金融負債的確認和計量(包括范圍、確認、初始和后續計 量、借款費用的處理) 2.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包括貨幣性和非貨幣性薪酬、與 離職后福利相關的設定提存計劃、辭退福利以及以現金或權益結算 的股份支付) 3.其他負債的確認和計量(包括預收款、應交稅金、遞延收 益等的確認、初始和后續計量) 4.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三)所有者權益 1.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的確認和計量 2.資本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3.其他綜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4.留存收益(包括利潤分配事項) |
2 2 3
3
3
3 3
3 3 3 3 |
十一、收入、費用和利潤 (一)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1.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2.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
3 3 |
3.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4.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二)期間費用的構成及確認和計量 (三)營業外收支的范圍及確認和計量 (四)利潤的構成及相關會計處理 |
3 3 3 3 3 |
十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包括定義、范圍等)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與計量(原則、商業實質的判 斷等) (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以賬面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3.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換 |
1
3
3 3 3 |
十三、債務重組 (一)債務重組的概念(包括定義、重組方式等) (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以資產清償債務 2.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3.以組合方式進行的債務重組 |
1
3 3 3 |
十四、所得稅 (一)所得稅核算的基本原理 1.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理論基礎 2.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二)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的認定 1.資產的計稅基礎 2.負債的計稅基礎 3.暫時性差異的確定 4.特殊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
1 3
3 3 3 3 |
1.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四)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當期所得稅 2.遞延所得稅 3.所得稅費用 (五)利潤總額與所得稅費用的調整 |
3 3
3 3 3 3 |
十五、外幣折算 (一)記賬本位幣 1.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2.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3.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會計處理 (二)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2.匯率的確定 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三)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1.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 2.境外經營的處置 |
3 3 3
3 3 3
3 3 |
十六、租賃 (一)租賃的概念(包括定義、分類) (二)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承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三)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1.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四)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
1
2 2
2 2 2 |
十七、財務報表 |
(一)財務報表列報原則 (二)個別財務報表 (三)合并財務報表 1.合并范圍的確定(包括控制的判斷、合并范圍的豁免、投 資性主體的概念等) 2.合并財務報表的格式、編制原則和基本程序 3.合并抵銷原則(包括對子公司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 抵銷、內部交易在合并報表中的處理、交叉持股的處理、所得稅在 合并報表中的處理、增減對子公司的投資在合并報表中的處理,以 及合并報表中對當期和前期事項的處理等) (四)每股收益的計算 (五)財務報表附注披露的原則和主要內容 (六)會計差錯概述及更正的會計處理 (七)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定義、涵蓋期間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會計處理(調整事項、非調整事項) (八)關聯方披露 |
3 3
2 3
3 3 3 3
1 3 2 |
十八、公允價值計量 (一)公允價值概念(包括主要市場、最有利市場、市場參與 者) (二)公允價值計量 1.公允價值的初始計量 2.估值技術 3.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 4.負債和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 5.市場風險或信用風險可抵銷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 價值計量 |
1
1 1 1 1
1 |
參考法規(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24 號,1999 年 10月 31 日)
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287 號,2000 年6 月 21 日)
3.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 33 號,2006年)
4.《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財會[2006]3 號)(除 2014 年修改并重新發布的準則以外)
5.《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財會[2006]18 號)(除 2014 年修改并重新發布的準則以外)
6.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1 號(財會[2007]14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7.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2 號(財會[2008]11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8.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3 號(財會[2009]8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9.財政部關于做好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 2008 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 號)
10.財會便[2009]14 號
11.財會便[2009]17 號
12.關于執行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做好 2009 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2009]16 號)
13.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4 號(財會[2010]15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14. 關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做好 2010 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2010]25 號)
15.關于做好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 2011 年年報監管工作的通知(財會[2011]25 號)
16.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5 號(財會[2012]19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17.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2]24 號)
18.財政部關于做好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 2012 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2012]25 號)
19.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6 號(財會[2014]1 號)(某些解釋已被 2014 年發布的準則修正或納入修訂后的準則)
20.《企業會計準則第 39 號-公允價值計量》(財會[2014]6 號)
21.《企業會計準則第 30 號-財務報表列報》(財會[2014]7 號)
22.《企業會計準則第 9 號-職工薪酬》(財會[2014]8 號)
23.《企業會計準則第 33 號-合并財務報表》(財會[2014]10 號)
24.《企業會計準則第 40 號-合營安排》(財會[2014]11 號)
25.關于印發《金融負債與權益工具的區分及相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4]13 號)
26.《企業會計準則第 2 號-長期股權投資》(財會[2014]14 號)
27.《企業會計準則第 41 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財會[2014]16 號)
28.《企業會計準則第 37 號-金融工具列報》(財會[2014]23 號)
29.《企業會計準則解釋 7 號》(財會[2015]19 號)
30.《企業會計準則解釋 8 號》(財會[2015]23 號)
31.《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 號)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相關文章:
全國職場英語(一級)考試大綱介紹08-05
2012年1月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英語(一) 試卷12-30
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02-10
2017年全國司法考試各部門法大綱評述09-25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考試練習(新大綱)試題(三)07-23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Java語言程序設計考試大綱07-29
高考英語《考試大綱》權威解讀08-07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試大綱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