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分享
做題時,首先應該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一本好的復習資料,這是決定您能否通過考試的關鍵。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看清題目要求
按題目要求答題,有不少考生連題目的要求都沒看就開始答題。比如,單項選擇題要求選擇一個最佳答案,顯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備選項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確性,只不過是不全面、不完整罷了。而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項,緊接著就被一個“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備選答案吸引住了,對其余的答案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放過去,從而失去了許多應該得分的機會。請記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選擇答案。一道周密的單項選擇題,所有的選擇答案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時卻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擇。
詳細閱讀試題
詳細閱讀試題。對于計算與分析題,建議你閱讀兩遍。一方面,準確理解題意,不致于忙中出錯,另一方面,你還可能從試題中獲取解題信息。
例:某企業的流動資金周轉天數,以產品銷售收入為周轉額計算,為100天,以產品銷售成本為周轉額計算,為146天。根據上述資料計算法企業的銷售利潤率。
解題過程:首先通讀一遍試題,得知本題是求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均有關系,其關系是:
銷售利潤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x100%=1-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根據上述關系可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確定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要確定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必須從“周轉天數”入手,由于周轉天數與周轉額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因此,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應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問題基本解決,該企業銷售利潤率:(1-100/146)x100%=31.5%。
計劃答題時間
計劃答題時間,保持穩定的答題速度。選擇題考試通常要求在短時間內作答,考試開始時,你應該看一看試題的分量,并目對每道題應占用的時間迅速作出估計,也許你會發現,每道選擇題允許作答的時間不到一分鐘。在某些情況下,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擔心,有不少問題可能只需幾秒鐘就可作出選擇,這樣,你就有足夠時同去考慮相對較難的問題。
保持穩定的答題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讀并回答你知道的問題,跳過沒有把握作答的問題。然后重新計算你的時間,看看余下的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在一道題上花過多的時間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對了,也可能得不償失。
會計理論知識的考點
在會計的基本理論一章中考點比較分散,我將盡量逐一列全
1、會計的四個基本前提: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常考的也就會計主體和會計分期假設。
例如:法律主體必定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也必定是法律主體。()答案:錯
說明:法律主體必定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并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企業的一個銷售部門或一個分公司都可以是會計主體,但它們不是法律主體。
又如: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企業的會計期間劃分為()
A.年度;B.半年;C.季度;D.月份答案:ACD
2、會計原則部分的12個會計原則,常考的也就可比性原則、一貫性原則、配比性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例如:會計核算的可比性原則要求同一會計主體在不同時期盡可能采用相同的會計程序和會計處理方法,以便于不同會計期間會計信息的縱向比較。()答案:錯
說明:這是一貫性原則的要求。可比性是要求不同企業的核算口徑應當一致,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是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
又如:當期發生的費用并不都是與當期收入配比。()答案:對
說明:當期發生的費用可能與以前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如預提費用,也可能與以后的收入相配比如待攤費用。
再如:下列會計核算方法中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有()。
A.應收帳款壞帳核算的備抵法B.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法
C.存貨計價的加權平均法D.所得稅核算的應付稅款法
答案:AB
借貸記帳法考核的重點
考生應真正理解“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帳規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采用以下步驟進行:(1)確定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具體帳戶;(2)分析各帳戶是增加還是減少,其增加額或減少額應該計入該帳戶的借方還是貸方。只要能確認某一帳戶的借、貸方向,其對應帳戶的借貸方向也隨之確定。(3)最后應確認各帳戶的應計金額,并保證該會計分錄的借貸方總額相等。
例如:下列項目中能同時引起資產和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化的有()
A.投資者投入資本;B.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C.接受捐贈;D.收購本公司股票減少股本。
答案:ACD
排除法
運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一般來說,對于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基干項與正確的選擇答案幾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規,其余的備選項要靠命題者自己去設計,即使是高明的命題專家,有時為了湊數,他所寫出的備選項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錯誤的答案。盡可能排除一些選擇項,就可以提高你選對答案而得分的機率。
猜測法
運用猜測法。如果你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也一定不要放棄,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猜測。一般來說,排除的項目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較法
運用比較法,直接把各項選擇答案加以比較,并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所在。
例如:甲廠向乙廠購買20噸化肥,合同約定由乙廠代辦托運。花費在運輸途中丟失近5噸。按照法律規定,作為貨物所有者,( )。
A.甲廠有權向運輸部門請求賠償
B.乙廠有權向運輸部們請求賠償
C.甲廠有權向乙廠請求賠償
D.甲,乙兩廠有權共同向運輸部們請求賠償
這里、本題的關鍵詞是“貨物所有者”,備選答案中“貨物的所有者”出現三個:甲廠、乙廠、甲乙兩廠。由于試題基本項說明“合同約定由乙廠代辦托運”,乙廠代辦托運后,化肥的所有權即由乙廠轉為甲廠所有。故答案只能是A或C。又由于乙廠只是替甲廠“代辦”,貨物的所有權已經轉移,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已經了結,甲廠無權再向乙廠提出除貨物質量以外的要求,顯然答案只能是A了。如果題目指明“合同約定由乙廠負責托運”(而不是“代辦”),答案當然就只能是B了。因為在貨物運抵甲廠以前,貨物的所有權沒有發生轉移。
聯系考慮
由于選擇題命題難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選擇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測成功率。要做到這一點,建議你最好仔細考慮各個選擇答案,把備選項與基本項、備選答案與備選答案之間聯系起來考慮。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選擇那些看起來象、讀起來很有吸引力的錯誤答案,中了命題者的圈套。
判斷題
判斷題通常不是以問題出現,而是以陳述句出現,要求考生判斷一條事實的準確性,或判斷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事實、事件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正確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確或錯誤。要構思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命題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說某道命題正確時,它必須都是正確的。因此,判斷題中常常會有絕對概念或相對概念的詞,表示絕對概念的詞有“總是”、“決不”等,表示相對概念的詞有“通常”、“一般來說”、“多數情況下”等。
絕對概念
判斷題中含有絕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錯的,如“存貨周轉率越高、表示存貨管理的業績越好。”統計表明,大部分帶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對”的可能性小于“錯”的可能性。當你對含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沒有把握作出判斷時,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來證明它是正確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錯”就是最佳的選擇答案。
相對概念
判斷題中含有相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對的。如“普遍認為,建立我國統一的會計準則,是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簡單算術平均數是加權算術平均數在權數相等情況下的一種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關范圍內保持其成本習性。”等等都屬于相對概念。
一錯皆錯
只要判斷題中有一處錯,該題就全錯。其道理很簡單,謂看下面這個命題:雖然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以下簡稱《企業法》規定廠長有權“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干部”、但同時又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國營企業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不能由廠長任免。
本題包含三個問題:《企業法》是否規定廠長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干部”的權力,《企業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段話:國營企業事業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否屬于“法律規定除外”之列。如果這三個問題中有一個是錯的,那么整個命題就是錯的。本題答案應該是“錯”,錯就錯在第三個問題。
計算與分析題
計算與分析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的概念、計算公式較多,但由于計算與分析題的分數在一份試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較大(20%--40%),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本類題你得分不多,要想通過考試就很困難。所幸的是,在一門課程中,可作為計算與分析題的范圍較窄,易于把握,你可以在考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計算題回答
計算題問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計算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計算多了,難免出錯。如果因為這樣的錯誤而被扣分豈不很可惜嗎?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寄希望老師能給高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閱卷老師不喜歡這類“畫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解題步驟
注意解題步驟,如計算與分析題每題所占的分數一般較多,判卷時,多數題是按步驟給分的。而我們有些考生對這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致雖然會做題但得分不全。
計算公式
計算題盡量寫出計算公式。在評分標準中,是否寫出計算公式是很不一樣的。有時評分標準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即可,但有一點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確,結果無誤,是否有計算公式可能無關緊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確,只是由于代入的有關數字有誤而導致結果不對,是否有計算公式就變得有關系了。
【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分享】相關文章:
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技巧分享10-05
注冊會計師考試過關技巧分享10-09
科目三考試技巧分享01-31
科目一考試技巧「分享」01-31
科目一考試技巧分享01-30
2017考試科目一考試技巧分享07-21
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09-29
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經驗分享03-03
注冊會計師考試之學霸分享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