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學期生物期中考試測試題
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請把正確答案填到表格中。)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下列各項能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夏天大雨過后,蚯蚓常常會爬出地面B.樹林底下好乘涼
C.鳥類遷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
2.蛇與鼠的關系是
A.競爭B.捕食C.合作D.毫不相干
3.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作者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主要是因為南極
A.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B.缺少生產者
C.缺少消費者D.分解者很少
4.下列各項中,是生產者和消費者關系的是
A.鰱魚以浮游藻類為食B.山羊喝水
C.蛇捕食青蛙D.老鷹抓兔子
5.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珊瑚B.珊瑚蟲C.機器人D.電腦
6.下列選項中,不能說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葉變成刺狀B.綠色草叢中的蝗蟲體色多為綠色
C.生活在極地的企鵝有厚厚的脂肪層D.夏天的樹林里空氣涼爽
7.下列成語中,哪一個說明了生物能夠影響環境的道理
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B.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C.種瓜得瓜,種豆得豆D.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8.下列哪項是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
A.陽光B.害蟲C.溫度D.水
9.極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顯不同,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
A.水分B.溫度C.光照D.空氣
10.山南坡的樹比北坡的樹長的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陽光B.水C.溫度D.土壤
11.嚴重干旱可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這說明是哪項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A.光B.水C.空氣D.土壤
12.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一片森林B.一個池塘C.生物圈D.草原上的羊群
13.一臺顯微鏡的兩個目鏡分別為5倍與10倍,物鏡分別為10倍和45倍,這臺顯微鏡的最小放大倍數和最大放大倍數分別為
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C.5倍和45倍 D.100倍和225倍
14.顯微鏡調節光線強弱時的結構是
A.反光鏡、遮光器B.目鏡、物鏡C.轉換器、反光鏡D.目鏡、遮光器
15.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的部位是
A.目鏡B.物鏡C.粗準焦螺旋D.不作要求
16.科學探究常要進行對照實驗,實驗中應注意
A.除實驗變量外,其他變量都相同B.所有變量都相同
C.所有變量都不相同D.除實驗變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
17.能夠凈化水源,防洪蓄水,又被稱為是“地球的腎”的生態系統是
A.草原生態系統B.淡水生態系統C.海洋生態系統D.濕地生態系統
18.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占重要地位,這是因為
A.吸收代謝廢物B.能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
C.能分解有機物,使之變為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
D.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草原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C.海洋生態系統D.生物圈
20.“暮春三月,江南草長”,春天正是踏青歸來后,許多同學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綠色汁液,欲去除綠漬,最好選用()
A.涼水B.碘酒C.酒精D.洗衣粉
2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有()
A.水和二氧化碳B.氧氣和水C.氧氣和二氧化碳D.有機物和氧氣
22.植物體內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是()
A.導管B.葉C.莖D.根
23.地球上的氧氣主要來自綠色植物的()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
24.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B.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
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25.一般來說,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A.根B.葉C.莖D.花
【初一第一學期生物期中考試測試題】相關文章:
初一第一學期品德評語12-29
初一英語上學期第八單元測試題04-02
初一上學期英語第二單元基礎測試題精選03-31
初一英語家庭作業:第一單元測試題目03-26
初一英語同步練習之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例題03-27
初二第一學期英語第五單元測試題答案04-08
生物化學專業考研測試題12-13
初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卷03-09
初一學期操行評語08-19
七年級英語第一學期期末測試題的內容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