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的論文
摘要:該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多角度、多層面論述了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指出了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經驗和方法。
關鍵詞:現代教學論;終身教育;自學能力;興趣
葉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現代教學論告訴我們,現成的結論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結論的過程;現成的真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發現真理的方法;現成的認識成果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類認識自然發展的過程。可見,在教學過程中,只傳授給學生現成的知識是不夠的,還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發現真理的方法,即教學生學會學習,這是學生實現終身教育,進行創造性勞動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素質。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由于計算機的軟硬件發展變化極快,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尤其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
1 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
1.1 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長期興趣,形成自學的動力
自學要有動力,而這種動力來自許多方面,有本人興趣,有親友督促,有就業前景,有應用需要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本人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自覺地學習,學習效率也會高。
學生剛接觸計算機時,往往充滿了好奇,但好奇還不是興趣。教師要善于將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轉化為興趣。在學生形成興趣后,還要善于將短期興趣轉化為長期興趣,甚至終身興趣。由于計算機本身功能強大,應用既多又廣。特別是上網后,網上內容豐富多彩,學生普遍對計算機感興趣,這給培養他們對計算機的終身興趣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教師必須積極地探索新的方法來不斷地激發、維護、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長期保持自學計算機的動力,跟上日新月異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潮流,適應未來終生學習的需要。
我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
1) 教學中盡量展示計算機的神奇功能。
在教學之初,可以向學生先展示一下計算機的多方面功能,比如用計算機畫圖、設計并制作動畫、編輯音頻和視頻、處理圖形圖像、播放影碟、網上搜索信息、收發電子郵件、下載和上傳文件、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網上看電影、網上玩游戲等等都盡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對現代社會的巨大的影響,激發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注意調動計算機多方面的功能以保持學生的興趣。每種計算機軟件都有許多功能很少用到,但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使用這些功能。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一些常人沒有發現的軟件功能,一旦發現,讓他向全班發布,并予以表揚,這樣一來使學習軟件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探索過程,學生極感興趣,學習自覺性也大大提高。
2) 引導學生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有成就感。
計算機的應用十分廣泛,要善于將身邊的實際問題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用計算機解決這些問題,使他們有成就感,這對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極為有效。例如,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生日賀卡,通過網絡向他(她)的生日表示祝福;利用計算機制作廣告動畫片段,制作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利用數據庫系統開發一些管理軟件,如圖書管理軟件等;利用計算機語言如c或c++語言開發系統管理軟件,甚至游戲軟件;讓師生利用計算機網絡互相交流,網上解疑答題,探討共同的話題等等……,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既能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大大提高,也讓學生了解了怎樣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當學生看到自己設計的系統程序能解決實際問題時,都非常興奮,也就容易產生成就感。另外,讓學生用計算機設計課外活動的`宣傳海報、建立個人網站、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等等,都起到增強學生成就感的作用。
3) 適當引入計算機游戲來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有些教師怕學生玩計算機游戲玩物喪志,影響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其實,計算機游戲特別適合學生心理,最能引起他們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戲來輔助教學是有益的。很多計算機高手就是從玩兒計算機游戲開始對計算機產生濃厚興趣的。
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可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蛙兒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1.2 引導學生掌握自學計算機的方法,提高有效學習的能力
作為21世紀的計算機教師,應當緊記“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的道理,寓學法于教法中,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教好是為了學好。教師與其教給學生廣博的知識,不如教給學生掌握廣博知識的方法。教會學生掌握良好的自學方法,就是使學生掌握學習規律,提高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學會如何自學,要比學習知識顯得更為重要。
1) 在課堂教學中教授學生自學的方法。
教師欲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首先在教學中要演示出各種具體的、學生易于掌握的方法,如延伸自學法、橫向聯系法、綜合歸納法、尋根探源法、求同存異法等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演示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是使教學手段靈活而不呆板、立體而非平面、錯綜而非單一,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眾多的、可借鑒的方法,讓學生使用。在教給學生自學方法的時候,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是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前者是定向問題,后者是規則問題。
學什么?要使學生定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首先定向,增強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少做或不做無效勞動。當今世界被稱為信息爆炸的時代,大量的信息映入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眼花繚亂。據專家講,每1~2年,計算機的軟、硬件就更新換代一次,面對如此快速發展,我們就應該有選擇性地學,應當學習信息科學中的基本問題和基礎知識。抓中心,抓重點,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學。具體來講,必須做到如下兩點:①要學習那些和教學內容關系密切的或者是重要的精華部分。由于知識的海洋如此浩瀚,信息技術科學的發展速度又如此迅猛,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有限,勢必不能什么都學,且無須什么都學。②學習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因為淺顯內容的處理水平要求較低,反之就較高,通常信息處理都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
怎樣學?“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最重要的方法是關于學習的方法。為了很好地掌握學習方法,首先是要完成“學習方法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分類、整理,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可缺少的環節。不同的課程應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生也應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internet時,如果只單純地學習局域網、互聯網、各種網絡的結構、類型等概念,如何設置tcp/ip協議、如何保存網頁和圖片等,而沒有實際上機操作,這樣既單調枯燥,目的性也不強,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和效果。最佳的學習方法,應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重,反復觀察、分析、比較、討論、總結,隨時驗證、修改、完善啟己的學習方法,協作學習、集思廣益,效果更好,應著重將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應用到學習、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問題。
2) 利用軟件培養自學能力。
培養自學能力,始于積極思維,成于動手實踐。充分利用軟件系統自帶的教學程序、幫助系統和一些教學軟件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又提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一舉多得。例如,在windows系統的教學中,可以利用windows系統自帶的windows教程,來達到以下幾個目的:第一是教學生使用鼠標:第二是可以讓學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識;第三是讓學生了解windows應用程序的使用和程序風格等等,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了自主性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 鼓勵學生多閱讀與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有關的書籍,加強課外閱讀的訓練。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超前學,可以結合專業,向學生介紹有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的書籍,并推薦一些優秀的報刊雜志,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學習,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知識。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個領域的最新發展,洞悉當今最新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還能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教師,還應及時幫助他們總結、交流課外閱讀經驗并在班上推廣,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教師在評定成績時,也要將個人課外閱讀自學能力作為一項評定標準,不單看考試成績。可以采用自學能力成績占一定比例的辦法來評定學生的綜合成績,這樣來激發學生培養自學能力的自覺性。
4) 培養學生自覺科學健康上網,利用網上資源學習。
互聯網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教師、學生或其他參與者均可在網上進行雙方或多方的實時交互,追蹤探討他們感興趣的共同話題。所有這些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協作學習和交互、探究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搜索、獲取、創造、整合信息的技術平臺,學生不僅可以自行獲取教學資源與信息,自覺接受多種形式的教學輔導,還能參與網上互動、小組學習、討論、答疑等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和想象力,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獲取的知識量,也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網絡會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學生上網時隨意性很大,學生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不能正確對待網上垃圾信息,以致導致迷戀上網聊天、游戲、交友,分散學習精力。因此,我們應積極對學生上網進行正面引導,倡導科學健康上網。同時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規范,減少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 結束語
總之,社會發展無止境,科學發展無止境,學無止境。社會需要的是成千上萬具有自學能力、能不斷為自己進行知識充電,進而具備創新開拓能力的人才。學校教育的過程,就是把一個需要教師才能獲得知識的人,通過幾年學習,培養成不需要教師也能獲得知識、無師自通的人。特別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將來的社會適應能力。尤其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知識更新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做為計算機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2] 馮銳.關于網絡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效策略的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05(9).
[3] 王守恒.教育動力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胡俊.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及其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1).
[5] 徐進華.提高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幾個措施[j].計算機時代,2005(11).
[6] 李凌.淺談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方法[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7] 劉達明.如何提高計算機專業的c語言教學質量[j].計算機教育,2005(8).
[8] 李相海.初等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
【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的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寫作興趣培養的有效方法的論文02-13
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的論文09-26
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12-02
有效溝通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及策略論文11-14
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論文01-11
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論文01-03
工商企業管理的有效策略論文08-01
培養學生的寫作個性論文10-28
中小學寫作教學中語言的養成策略論文08-24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論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