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自己活成整個世界議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別把自己活成整個世界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貴的理性,偉大的力量,優美的儀表,優雅的舉動。身為了不起杰作的人,在文藝復興中宣告了被神學禁錮已久的自我意識迎來覺醒。百年來,人們愈發注重個體發展,日漸以“自我”為中心。但事實上,這稱不上是對文藝復興成果的一脈相承,甚至,可以說是對其的扭曲。
在人的各項基本權利等到充分充分保證的當下,人們對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在那鮮明旗幟和響亮口號的背后,究竟是人道主義捍衛者還是貪得無厭自私者,就無從而知了。海歸精英危難當頭尋求祖國庇護卻嫌隔離區待遇不好,蒙面暴徒對法律置若罔聞無差別施暴。前者聲稱選擇權收到侵犯,后者更是試圖將民主當作免死金牌。毫無疑問,兩者正是極度“自我”的“典范”,看似為個體發聲,實則行損人利己之實。
真正的自我意識的核心絕不是一位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認識到自我所作出貢獻的獨一無二性,繼而獲得自我不可替代的滿足。人們不再是如中世紀畫作般刻板的面孔,而是散發著自信的生氣。不論是投身戈壁數十載杳無音信的科學家,還是疫情當前盡忠職守的醫護人員,他們都沒有申張自己的權利訴求,恰恰相反,他們出于大義放下了部分權利,換來的是他人權利的保障。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演化為將自身利益作為唯一行為準則,那么世界將淪為同類爭斗的角斗場,人們又有什么資格自稱“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我是世界的公民,應為人類而生。”自我的體現絕不僅在于自身利益滿足與否,而應拔高自身眼界,在大我中欣賞小我的獨特。朱光潛曾說,“麻木不仁,于是一切都受支配于盲目的自私”。對于部分人過分追求自我的麻木不仁將使這種風氣在任性的陰暗處滋生,產生不可逆的混亂。是時候將目光從自身移開,投向那“無窮的遠方”與“無數的人們”。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愿你我不僅能夠獨善其身,更能具備兼濟天下的擔當。
【別把自己活成整個世界議論文】相關文章:
30歲以后,請把年齡活成智慧人生哲理02-27
靠自己才能成功議論文11-30
整個中關村都將定位于創新創業08-04
淺析科目結構是整個會計核算的基礎01-02
張充和,她選擇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閱讀答案05-09
為自己留一道縫隙議論文閱讀原文及答案04-10
生拉活扯成語解釋12-01
成考用書建議12-21
干家務活的感受作文04-29
2017成考報名須知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