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論文后記優秀范文
內蒙古財經學院關于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范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現,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獲得的新的發明、新觀點、理論或見解,是研究生申請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也是科研領域中的重要文獻資料和社會的寶貴財富。為了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做到學位論文在內容和格式上的規范與統一,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要求。
一、論文內容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內容應層次分明,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推理嚴謹,立論正確。論文一般由十一部分組成,依次為:封面及扉頁、聲明、內容提要(中、英文)、關鍵詞、目錄、前言、正文、注釋及參考文獻、附錄、研究生個人簡介及攻讀學位期間獲得成果目錄清單、后記與致謝。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一)封面及扉頁
采用學校統一的封面,封面上填寫論文題目、研究生姓名、學科門類、專業名稱、研究方向、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完成日期、培養單位等內容。
(二)聲明
聲明位于論文首頁,包括“獨創性(或創新性)聲明”和“關于論文使用授權的說明”兩部分,采用學校統一內容與格式。
獨創性(或創新性)聲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中所羅列的內容以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了謝意。申請學位論文與資料若有不實之處,本人承擔一切相關責任。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日期:
關于論文使用授權的說明
學位論文作者了解內蒙古財經學院有關保留和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讀學位期間論文工作的知識產權單位屬內蒙古財經學院。學校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學位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學校可以公布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可以允許采用影印、縮印或其它復制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定)保密論文注釋:本學位論文屬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非保密論文注釋:本學位論文不屬于保密范圍,適用本授權書。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指導教師簽名 : 日期: 日期:
(三)內容提要(中、英文摘要)
論文摘要應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獲得的基本結論或研究成果。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語言力求精煉、準確。中文摘要要求1000字左右。
(四)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文獻標引工作而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術語,論文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排列在摘要內容的下方,具體關鍵詞之間以均勻間隔分開排列,無需其它符號。
(五)目錄
目錄應按照論文的章、節、附錄等順序依次排列,寫明標題,編寫頁碼。目錄頁排在中、英文摘要之后。
(六)前言(或導論、緒論)
前言(或導論、緒論)是作者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或實驗設計、預期后果和意義等。前言一般應包括:選題的意義;論文主要的理論支撐、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論文的基本思路和邏輯結構;需要與讀者交待的與論文有關的其他問題。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
(七)正文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學科專業不同,論文的選題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翔實、可靠,論證充分、有力。正文應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合乎邏輯。每一邏輯段落可冠以適當標題(章、節、分標題、小標題等)。正文結構一般由引言(導論)、文獻綜述(文獻回顧)、社會實踐闡述、相關圖表、照片和公式、理論分析論證(設定分析前提與建立基本模型)、實證分析檢驗、結論等部分組成。正文段落的劃分,應視論文性質與內容而定,正文層次序號全文應一致。論文的結論部分,應反映論文中通過實驗、觀察研究并經過理論分析后得到的學術見解,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結論部分的寫作要求準確、精練,結論的內容一般應包括:本文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對前人有關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以及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的關鍵點和方向。碩士學位論文字數應一般不少于3萬字。
正文主體用小4號宋體字,首行縮進,1.25行距。1級標題:黑體,三號,段前0.5行,段后0.5行,居中;2級標題:黑體,小三號,段前0.5行,段后0行,頂格左對齊;3級標題:宋體,四號,頂格左對齊;4級標題:楷體_GB2312,小四,空兩格左對齊;頁眉用5號宋體字書寫(奇數頁為所在章節的題目,如第頁面上邊距和左邊距分別為3cm,下邊距和右邊距分別為2.5cm。頁碼從正文第一頁開始編寫,用阿拉伯數字編排,目錄的頁碼用羅馬數字如Ⅰ,Ⅱ,一律居中。
(八)注釋和參考文獻
1.注釋:學位論文的作者應當樹立良好的學風和遵守學術規范,引用的文獻、資料及其他人的觀點必須注明出處,引用論點必須準確無誤,不能斷章取義。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可以采用注釋方式處理。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方式,注釋序號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如①、②)。腳注采用當頁單獨排序的方式。每篇學位論文的注釋不得少于30個。
注釋標注格式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非連續出版物
普通圖書的標注格式
(1)著作
標注順序:責任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示例:
①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頁。
②許毅等:《清代外債史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年,第95頁。
(2)析出文獻
標注順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編者/文集題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示例:
①杜威·佛克馬:《走向新世界主義》,王寧、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頁。
②范文瀾:《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第41頁。
(3)古籍的標注格式
標注順序古籍一般應標注責任者/書名/卷次或責任者/篇名/部類名/卷次/版本(如果需要,作者前也可標注朝代名)
示例:
①楊時:《陸少卿墓志銘》,《龜山集》卷34,《四庫全書》本。
②(晉)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弘明集》卷5。
第二,連續出版物中析出文獻
期刊文章
標注順序: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
示例: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報紙
標注順序:著者/篇名/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版次
示例:
仲偉志:《2005中國改革交鋒錄》,《經濟觀察報》2005年10月3日,第37版。
第三,外文文獻
引用專著(編著、譯著)標注順序:(1)作者;(2)書名(斜體,主體詞首位字母大寫);(3)出版地點及出版機構;(4)出版時間;(5)頁碼(引文在原書跨頁的.,頁碼間用連接號(如“pp.3-4”)。
示例:
Basar,T. ,G. J. Olsder,Dynamic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p.123.
引用期刊中的析出文獻標注順序:(1)作者;(2)文章名;(3)刊物名(斜體);(4)卷期號;(5)出版時間;(6)頁碼。
引用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標注順序:(1)作者;(2)文章名;(3)編者;(4)
文集名(斜體);(5)出版地點、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6)頁碼。
①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②R. S.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 Rotberg and T.K. Rabb(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79.
2.參考文獻: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文后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不再出現于文后參考文獻中) 。基本要求如下:
(1)學位論文中列出的參考文獻必須是與論文有密切關系的重要文獻,無關的一律不得列入。一般要求碩士論文在50個以上,其中要有一定的外文文獻。
(2)中文文獻資料按照專著、論文集、期刊排列;英文文獻排序按照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參考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文后參考文獻不注頁碼。
示例:
[1] 范文瀾:《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2] 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年。
[3] 金一虹:《非農業過程中的農村婦女》,《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5期。 英文文獻的標注方式:
責任者(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析出文獻題名用正體,出版物名稱用斜體;文獻純系英文,句末用英文句點,如中英文混用,句末用中文句號。
示例:
[4] Polo,M.,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lated by William Marsden,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1997.
[5] Daily,G.,Ehrlich,P.,Polulation Extinction and the Biodiversity Crisis,In Perrings,C.,et al (eds.),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5.
[6] Basar,T. ,G. J. Olsder,Dyanmic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
(九)附錄
附錄是編入正文有損于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但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材料。可作為論文主題的補充項目,但并不是必需的。
(十)研究生個人簡介及攻讀學位期間獲得成果目錄清單
個人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大學就讀學校及攻讀專業,工作經歷等情況。
獲得成果目錄清單:將在讀期間獲獎情況,已發表的論文、論著、所獲得的成果、獎項等列于論文致謝前。格式要求同參考文獻。
(十一)后記與致謝
學位論文的后記部分主要記述論文寫作過程的感受、論文本身還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情況等。致謝部分主要是對論文中所引用資料的原作者表示感謝,對在論文寫作過程給予的幫助、指導的個人和單位表示感謝等。
二、撰寫規范格式
以下同)。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內容(小四號宋體)。段落按照“首行縮進”格式,每段開頭空二格,標點符號占一格,行間距1.25倍。
鍵詞的內容(小四號宋體)。關鍵詞數量為4~6個。
(1)居中打印“ABSTRACT” (小三號加粗),下空一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2)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字符空格。
(3)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 小四號加粗),其后內容小寫(小四號)。
6.“目錄”兩字居中打印(三號黑體字),下空兩行為章、節、小節及其開始頁碼。章、節、小節層次代號如下:
第一章 XXXX1
7.圖: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圖名,圖中標注可采用中文或英文。若圖名
采用中英文對照,其英文字體為五號,中文字體為五號楷體。引用圖應在圖名的右上角標明文獻來源。圖中坐標上標注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圖序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章依序編排,如:圖3-2為第三章第二圖。如果圖中含有幾個不同部分,應將分圖序號標注在分圖的左上角,并在圖名下列出各分圖圖名。繪圖必須工整、清晰、規范。示意圖應能清楚反映圖示內容;照片應在右下角標明放大比例;實驗結果曲線圖應制成方框圖。
8.表:表序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章依序編排,如:表5-4為第五章第四表。每張表格應有簡短確切的標題,表標題及序號置于表的正上方,表內必須按規定的符號標注單位。
9.公式:公式序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章依序編排;如:式(2-13)、式(4-5),其標注應于該公式所在行的最右側;公式書寫方式應在文中相應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橫排,對于較長的公式只可在符號處(+、-、*、/、≤≥等)轉行。
10.論文的附錄依序編排為附錄1,附錄2。附錄中的圖表公式另編排序號,與正文分開。
三、學位論文打印及裝訂要求
1. 學位論文的封面規格
學位論文的封面嚴格按照研究生教育與學科規劃建設處規定的統一格式制作,內容必須打印。
2. 論文正文頁面規格
學位論文全部內容一律采用計算機編輯,為便于裝訂與復制,必須雙面居中打印,使用A4規格紙輸出。版面設置數據參考值:文字的行間距20磅,公式的行間距1.5倍,字符為標準間距。
3. 學位論文預答辯后,由學生送到指定印刷廠后統一印制。
四、電子版學位論文
除按規定印刷論文外,還需提交與印刷論文相同格式的電子版學位論文(建議采用Word格式),在辦理離校手續前以軟盤、光盤或通過電子郵件交送學校圖書館。
五、附則
本要求從公布之日起執行,解釋權歸研究生教育與學科規劃建設處。
【碩士畢業論文后記優秀】相關文章:
碩士論文后記致謝08-15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的致謝02-20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的致謝范例02-12
碩士優秀畢業論文范文06-26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致謝范文03-01
碩士優秀畢業論文致謝范文02-16
碩士優秀畢業論文致謝范文參考06-06
2017優秀碩士畢業論文致謝范例06-06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致謝詞模板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