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時間:2023-10-28 16:21:59 詩琳 開題報告 我要投稿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精選10篇)

  難忘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馬上就是做畢業設計階段了,在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那么問題來了,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精選10篇)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1

  1、課題名稱

  數控銑床及加工中心產品設計

  2、選題理由

  制造技術是各國經濟競爭的重要支柱之一,經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進的制造技術,而機床是機械制造技術重要的載體,它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機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先行部門,擔負這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現代化技術裝備的任務,以1994年為例,全世界基礎的消費額達261.7億美元。其中美國的消費額56億美元、中國33.6億美元。所以,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機床工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機械制造業中,大批大量生產時采用專用機床、組合機床、專用自動線等并配以相應的工裝,這些設備的初期投資費用大、生產準備時間長,并且不適應產品的更新換代。單件小批生產時,由于產品多變而不宜采用專用機床,特別是在國防、航空、航天和深潛的部門,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幾何形狀也日趨復雜,且改型頻繁,生產周期短,這就要求迅速適應不同零件的加工。書空機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自動化機床,它較好的解決了小批量、品種多變化、形狀復雜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動化加工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機床數控技術正從普通數控向計算機數控發展。一個國家數控機床的擁有量(相對值),標志著這個國家機械制造業的現代化程度。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圍廣在數控機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數控銑床及加工中心產品設計》具有重大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今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對機床工業高度重視,競相發展機電一體化、高質量、高精、高效、自動化先進機床,以加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歐、美、亞在國際市場上相互展開激烈競爭,已形成一條無形戰線,特別是隨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數控機床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加速發展,各方用戶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為四大國際機床展上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2

  一、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來源

  這次畢業設計的課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所長和自己的興趣選定的,屬于設計繪圖類題目,在江祖勇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課題屬于開發設計型。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印刷工藝過程是借助印刷壓力將涂布在印版上的油墨轉移到印張上的過程。作為傳遞油墨和涂布油墨的著墨裝置,無論對哪種印刷機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獲得清晰的印品,油墨涂布要適量、均勻,沒有性能良好、工作正常、結構合理的著墨裝置,任何印刷機都不能印出令人滿意的印品。

  三、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在早期的膠印機上不存在完整的供墨系統,由人工方式向版面提供和補充油墨,隨著膠印機的不斷改善,供墨系統從無到有,并發展到今天的自動化程度,成為膠印機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目前的目標是在一些基本技術上取得突破,具體是:

  控制方式的智能化,在高速膠印機上研發遠程診斷功能。()提供遠程服務與工作流程,針對具體機器的故障點設計系統解決方案;

  設備功能多元化,在大環境的變革下多元化、彈性化,且具有多種切換功能的包裝印刷設備,才能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

  結構設計標準化、模塊化,利用原有機型模塊化設計,可在短時間內轉換新機型; 機構運動高精度化,通過應用馬達、編碼器及數字控制(NC)、動力負載控制(PLC)等高精度控制器來完成,并適當做好產品延伸,朝高科技產品的方向進行研發;

  無軸傳動技術。用“電子齒輪”代替傳統的機械齒輪,去掉傳動軸,其優點在于避免由于傳動軸的扭曲以及齒輪間隙對印刷機張力及套印造成的影響,可實現更高程度的同步運轉,真正實現印刷機組模塊化;

  針對特殊應用的混合技術和通過連線生產增加附加值;為了適應上述發展,輸墨機構也必須同步發展。輸墨系統是技術上極其難于解決的復雜部分。

  每一種膠印機的發展其主要內容是設計著墨系統,傳墨系統最好能滿足一下要求:在印刷紙張縱向與橫向上獲得高度均勻的油墨層快速的調節敏感性各個分色圖像油墨層之間的'分裂要小,也就是對分裂影響的低敏感性對油墨和濕潤溶液的數量具有大范圍的控制變量滿足經濟效益要求等。

  四、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1、畢業設計內容

  根據印刷工藝原理及印刷機操作程序的要求,膠印機必須把油墨均勻地適量地傳給印版表面,并根據需要進行離墨和著墨。為此本設計要求采用合適的機構來完成離墨動作,選擇適當的著墨時間參數。

  設計內容

  (1)分析膠印機的著墨工作過程,選擇合適的時間參數;

  (2)選擇合適的驅動機構;

  (3)根據結構選擇合理的結構參數;

  (4)設計著墨詳細結構;

  2、主要參數

  最高印刷速度:10000/小時;

  最大紙張尺寸(mm):750*520;

  最小紙張尺寸(mm):285*200。

  五、完成論文的條件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1、通過搜索相關的中外文資料,了解著墨機構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撰寫綜述;閱讀并翻譯外文資料,并借助查閱相關的專業文獻完成開題報告。

  2、通過在自主學習并在指導老師的指點和引導下,形成自己的設計思想,確定設計方案,完成設計計算,繪制三維機構,并完成著墨機構的電子圖稿。

  六、本課題進度安排、各階段預期達到的目標:

  第1—5周:調研、收集資料,擇寫綜述,閱讀、翻譯外文資料,對著墨機構動作分析,確定著墨、離墨時間,對結構類型進行分析,選擇合適機構,并確定合適的參數時間,設計計算,完成開題報告。

  第6—7周:設計結構,校核。

  第8—12周:繪制三維機構。

  第13周:在計算機上對所有設計機構進行修改和調整。

  第14周:根據三維圖繪制工程圖。

  第15周:編寫設計說明書。

  第16周:編寫設計說明書,編寫PowerPoint電子課件。

  第17周:編寫PowerPoint電子課件,總結、答辯。

  七、指導教師意見

  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和對設計(論文)結果的預測:

  指導教師:

  八、所在專業審查意見

  負責人: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3

  1.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十字軸是汽車萬向節上的重要零件,規格品種多,需求量大。目前,國內大多采用開式模鍛和胎模鍛工藝生產,其工藝過程為:制坯→模鍛→切邊。生產的鍛件飛邊大,鍛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環節多,鍛件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軸冷擠壓成形的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勞動生產率。用冷擠壓成形工藝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機械零件,能使生產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獲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擠壓十字軸類零件的精度可達ITg---IT8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0、2~1、6。因此,用冷擠壓成形的十字軸類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別高之處進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學性能。冷擠壓后金屬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內部形成合理的纖維流線分布,使零件的強度高于原材料的強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擠壓成形是利用金屬的塑性變形制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因而能大量減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從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軸類零件,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費嚴重,并且切削加工會破壞零件的金屬流線結構。目前國內大多采用熱模鍛方式成形十字軸類零件,加熱時產生氧化、脫碳等缺陷,必然會造成能源的浪費,并且后續的機加工不但浪費大量材料,產品的內在和外觀質量并不理想。

  采用閉式無飛邊擠壓工藝生產十字軸,鍛件無飛邊,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1)不僅能節省飛邊的金屬消耗,還能大大減小或消除敷料,可以節約材料30%;由于鍛件精化減少了切削加工量,電力消耗可降低30%;(2)鍛件質量顯著提高,十字軸正交性好、組織致密、流線分布合理、纖維不被切斷,扭轉疲勞壽命指標平均提高2~3倍;(3)由于一次性擠壓成型,生產率提高25%.

  數值模擬技術是CAE的'關鍵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昂貴費時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計算機中對工藝的全過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通過圖形、數據等方法直觀地得到諸如溫度、應力、載荷等各種信息,而且可預測存在的缺陷;通過工藝參數對不同方案的對比中總結出規律,進而實現工藝的優化。數值模擬技術在保證工件質量、減少材料消耗、提高生產效率、縮短試制周期等方面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目前,用于體積成形工藝模擬的商業軟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軟件打入中國市場。其中,DEFORM軟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藝仿真系統,用于分析金屬成形及其相關工業的各種成形工藝和熱處理工藝。DEFORM無需試模就能預測工業實際生產中的金屬流動情況,是降低他的制造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高效而實用的工具。二十多年來的工業實踐清楚地證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著卓越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模擬引擎在大金屬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

  3.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工藝分析,完成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設計。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相關英文資料翻譯。

  4.設計(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工藝分析,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查閱20篇以上與課題相關的文獻。

  (5)完成12000字的論文。

  (6)翻譯10000個以上英文印刷符號。

  5.實施計劃

  04-06周:文獻檢索,開題報告。

  07-10周:進行工藝分析、繪制模具二維圖及模具三維模型設計。

  11-13周:進行數值模擬。

  14-16周:撰寫畢業論文。

  17周:進行答辯。

  [機械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1.機械自動化論文開題報告參考

  2.機械專業開題報告

  3.論文開題報告格式及如何寫論文開題報告

  4.論文開題報告認識

  5.論文開題報告

  6.日語論文開題報告

  7.mpa論文開題報告

  8.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

  9.論文開題報告意義

  10.論文的開題報告格式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4

  一、總體說明

  在開題報告中要求給出你對課題的理解,類似的研究在國內外的進展情況,你對系統設計的.初步設想,主要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思路,同時應給出課題的時間安排。

  二、開題報告內容

  1、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2、課題主要工作(設計思想、擬采用的方法及手段)

  3、完成課題的實驗條件、預計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4、畢業設計(論文)實施計劃(進度安排)

  5、參考文獻

  三、撰寫要求

  1、報告字數不少于3000字

  2、報告內容一律用A4紙打印

  3. 上交時間為畢業設計第三周周末。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5

  一、課題依據及意義

  帶式輸送機是連續運行的運輸設備,在冶金、采礦、動力、建材等重工業部門及交通運輸部門中主要用來運送大量散狀貨物,如礦石、煤、砂等粉、塊狀物和包裝好的成件物品。由于帶式輸送機有長距離、運量大、連續運輸等特點,其已經成為煤礦最理想的高效連續輸送設備。帶式輸送機運行可靠,易于實現自動化、集中化控制,特別是對高產高效礦井。

  由于帶式輸送機是一種摩擦驅動以連續方式運輸物料的機械。應用它,可以將物料在一定的輸送線上,從最初的供料點到最終的卸料點間形成一種物料的輸送流程。所以選擇帶式輸送機這種通用機械的設計作為畢業設計的選題,由此能培養我們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現在對貨物石灰比較常用,所以上行式石灰帶式輸送機的設計還是很有必要的。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

  1、國外對帶式輸送機的發展研究

  國外對帶式輸送機得研究包括多方面,比如輸送機起動的優化理論,輸送帶橫向振動理論的發展,橡膠損耗裝置的研究,橡膠損耗裝置的研究,卸料軌跡與料流狀態研究等等。具體研究發展情況幾天如下:

  最佳理論S—曲線起動 此研究1981年開始于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優化輸送帶的起動,使瞬時應力最小化。在啟動時,S曲線在輸送帶上產生一個可預測的動態應力。

  輸送帶振動理論的發展 對正交各向異性薄板理論的研究,對運動的輸送帶出現振動和彎曲現象有了第一次數學解釋,提供了一種準確的方法預測帶式輸送機的回程段振動的能量。得出了4階偏微分方程的解,并被應用于具體的稱為薄板的彈性邊界。得出了一種方法,對鋼絲繩芯輸送帶和織物帶,預測運輸段和回程段帶的振動形式需應用不同的特殊邊界條件。

  滾動損耗的研究 上世紀末,進行了預測長距離和轉彎輸送機摩擦力的新研究。

  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了物料和輸送帶彎曲的影響,并且發表了許多研究成果。其他人也相繼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對彎曲和有關滾動壓陷損耗的橡膠特點影響的理解以及壓陷損耗有關的復雜情況。

  動力學分析 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輸送帶中彈性應力傳播的問題,包括波動模型、質量—彈簧模型、邊界元素模型和有限元/微分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數學根據。例如,對于波動模型方法有必要考慮全部應力波的傅立葉成分,而質量—彈簧模型的解決方案取決于產生應力各個模態的幅值,對于有限元模型,當運用大量的運算來模擬應力時若元素邊界錯誤就可能出現問題,并且元素的模數會變成臨界的模數。應用波動模型需要較多的數學基礎,而質量—彈簧模型更易于用速度快、內存大的計算機來處理。

  1、國內對帶式輸送機的發展研究

  我國生產制造的帶式輸送機的品種、類型較多。在“八五”期間,通過國家一條龍“日產萬噸綜采設備”項目的實施,帶式輸送機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礦井下用大功率、長距離帶式輸送機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新產呂開發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如大傾角長距離帶式輸送機成套設備、高產高效工作面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等均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對帶式輸送機的減低關鍵技術及其主要元部件進行了理論研究和產品開發,研制成功了多種軟起動和制動裝置以及以PLC為核心的可編程電控裝置,驅動系統采用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齒輪減速器。目前,我國煤礦井下用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技術特征指標如表2所示。

  2、國內外帶式輸送機技術的差距

  差距一:技術性能上的對比

  我國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性能與參數已不能滿足高產高效礦井的需要,尤其是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的關鍵元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機尾、高效儲帶與張緊裝置等與國外有著很大差距。 |S _>(YWu9 從上面國內外帶式輸送機得主要技術指標可以了解到:

  1. 各種輸送帶式機的最大裝機功率都要遠遠的低于國外的最大裝機功率。

  2. 帶速 由于受托輥轉速的限制,我國帶式輸送機帶速要比國外低上至少1m/s(我國為4m/s,國外已經達到5m/s以上)。

  3. 運輸能力 我國帶式輸送機最大運量為3000 t/h,國外已達5500 t/h。

  4. 工作面順槽運輸長度 我國為3000 m,國外為7300m。

  5. 最大輸送帶寬度 我國帶式輸送機為1400 mm,國外最大為1830 mm。

  6. 自移機尾=nr_YjxlC~ 如今高效工作需要求輸送機機尾隨著工作面的快速推進而快速自移。而國內自移機尾主要依賴進口,可見差距相差甚遠。

  7. 高效儲帶與張緊裝置 我國采用封閉式儲帶結構和絞車紅緊為主,張緊小車易脫軌,輸送帶易跑偏,輸送帶伸縮時,托輥小車不自移,需人工推移,檢修麻煩。國外采用結構先進的開放式儲帶裝置和高精度的大扭矩、大行程自動張緊設備,托輥小車能自動隨輸送帶伸縮到位。輸送帶有易跑偏,不會出現脫軌現象。

  8. 輸送機品種 國內機型品種少,功能單一,使用范圍受限,不能充分的發揮其性能。而且由于我國煤礦的地質條件差異很大,需要在運輸系統里布置新的特殊條件,所以需有待開發專用型的運輸機。

  差距二:核心技術上的差異

  1.動態分析與監測技術

  動態分析與監測技術是長距離、大功率帶式輸送機的技術關鍵,這種核心技術制約著大型帶式輸送機的發展。對帶式輸送機的研究中,我國在計算方法和設計規范中,使用的是剛性理論來進行分析研究。而實際上輸送帶是粘彈性體,長距離帶式輸送機其輸送帶對驅動裝置的起、制動力的動態響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不能簡單地用剛體力學來解釋和計算。因此說我國對輸送帶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統。

  已開發了帶式輸送機動態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在大型輸送機上對輸送機的動張力進行動態分析與動態監測,降低輸送帶的安全系統,大大延長使用壽命,確保了輸送機運行的可靠性,從而使大型帶式輸送機的設計達到了最高水平,并使輸送機的設備成本尤其是輸送帶成本大為降低。

  2.可控軟起動技術與功率均衡技術

  我們需要采用軟起動方式來降低輸送機制動張力,尤其是多電機驅動時,對于那種大運量產距離的帶式輸送機。但對軟起動也需有所研究,軟起動分時慢時快起動以減少對電網的沖擊;但又要控制起動加速度0.3~0.1 m/ ,解決承載帶與驅動帶的帶速同步問題及輸送帶涌浪現象,減少對元部件的沖擊。各電機之間的功率平衡也應加以控制,并提高平衡精度。國內解決了長距離帶式輸送機的起動與功率平衡及同步性問題,但其調節精度及可靠性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此外,長距離大功率帶式輸送機除了要求一個運煤帶速外,還需要一個驗帶的帶速,調速型液力偶合器雖然實現軟啟動與功率平衡,但還需研制適合長距離的無級液力調速裝置。

  差距三:控制系統差距

  1. 驅動方式 我國為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硬齒面減速器,國外傳動方式多樣,如BOSS系統、CST可控傳動系統等,控制精度較高。

  2. 監控裝置 我國輸送機采用的是中檔可編程序控制器來控制輸送機的啟動、正常運行、停機等工作過程。這種可編程序控制器沒有自動臨近裝置,沒有故障診斷與查詢等。而在國外,采用的是高檔可編程序控制器PLC,開發了先進的程序軟伯與綜合電源繼電器控制技術以及數據采信、處理、存儲、傳輸、故障診斷與查詢等完整自動監控系統。

  3.輸送機保護裝置 我國的輸送機保護裝置相對于國外來說對于很多方面都是處于一種空白狀態,也就是說國外所設計的保護裝置,我國目前還做不到。比如國外的帶式輸送機除了安裝了輸送帶跑偏、打滑、撕裂、過滿堵塞、自動灑水降塵這些基本等保護裝置外,還開發了很多新型監測裝置,如傳動滾筒、變向滾筒及托輥組的溫度監測系統、煙霧報警及自動消防滅火裝置、纖維織輸送帶縱撕裂及接頭監測系統、防爆電子輸送帶秤自動計量系統等等。我國不但沒有這些開發,而且那些基本保護其可靠性、靈敏性、壽命都較低。

  差距四:可靠性、壽命上的差距

  1.輸送帶抗拉強度 我國生產的織物整芯阻燃輸送帶最高為2500 N/mm,國外為3150 N/mm。鋼絲繩芯阻燃輸送帶最高為4000 N/mm,國外為7000 N/mm。

  2.輸送帶接頭強度 我國輸送帶接頭強度為母帶的50%~65%,國外能夠達到母帶的70%~75%。

  3. 托輥壽命 我國現有的托輥技術與國外比較,壽命短、速度低、阻力大,而美國等使用的新型注油托輥,其運行阻力小,軸承采用稀油潤滑,大大地提高了托輥的使用壽命,并可作為高速托輥應用于帶式輸送機上,使用面廣,經濟效益顯著。我國輸送機托輥壽命為2萬h,國外托輥壽命5~9萬h,國產托輥壽命僅為國外產品的30%~40%。

  4. 輸送機減速器壽命 我國輸送機減速器壽命2萬h,國外減速器壽命7萬h。

  5. 帶式輸送機上下運行時可靠性差。

  4.現如今帶式輸送機的發展趨勢

  1. 設備大型化、提高運輸能力 為了適應高產高效集約化生產的需要,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要加大。長距離、高帶速、大運量、大功率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產高效礦井運輸技術的.發展方向。

  2. 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設備開機率的高與低主要取決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現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還要不斷地開發研究新的技術和元部件,如高性能可控軟起動技術、動態分析與監控技術、高效貯帶裝置、快速自移機尾、高速托輥等,使帶式輸送機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提

  3. 擴大功能,一機多用化 拓展運人、運料或雙向運輸等功能,做到一機多用,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開發特殊型帶式輸送機,如彎曲帶式輸送機、大傾角或垂直提升輸送機等。

  三、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

  通用帶式輸送機由輸送帶、托輥、滾筒及驅動、制動、張緊、改向、裝載、卸載、清掃等裝置組成。我此次設計的是上行式石灰帶式輸送機,屬于一種通用 帶式輸送機,主要計算與選擇輸送帶類型,托輥類型,滾筒類型以及張緊裝置。

  根據使用地點的具體情況、用戶要求或輸送機類型情況,進行輸送機的整體布置。主要包括驅動裝置的形式、數量和安裝位置的確定,拉緊裝置的形式和安裝位置的確定,機頭、機尾布置,裝載位置及形式,清掃裝置的類型及位置的確定等。輸送帶繞經驅動滾筒和尾部改向滾筒形成無極的環形封閉帶。上、下雨股輸送帶分別支承在上托輥和下托輥上。拉緊裝置保證輸送帶正常運轉所需的張緊力。工作時,驅動滾筒通過摩擦力驅動輸送帶運行。物料裝在輸送帶上與輸送帶一同運動。通常利用上股輸送帶運送物料,并在輸送帶繞過機頭滾筒改變方向時卸載。必要時,可利用專門的卸載裝置在輸送機中部任意點進行卸載。

  四、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

  目標 帶式輸送機得研究以及設計應用中,我們對帶式輸送機的利用要達到效率最大化。帶式輸送機在不斷的發展,其設計理論以及開發成果基本滿足礦工業的需求,我們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結合現實地點與理論,設計出更好更有特色的帶式輸送機。帶式輸送機的應用跟廣泛,所以在安全裝置上需要更加的用心,而且根據市場的需求,設計出性能以及質量更能滿意的輸送機。

  特點 上行式石灰帶式輸送機是一種摩擦驅動以連續方式運輸物料的傳送帶-流水線-傳送帶機械。礦井地面選煤廠及井下主要輸送道中,大部分采用此種輸送機。通過它我們能將物料從最初的供料點運輸到最終的卸料點,其輸送路線適應性強且靈活,線路長度可以短到10米,長到數十千米以上,也可以安裝到小型隧道里,甚至架設在危險地面上課。對于現代化工業企業中,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裝置。

  工作進度安排

  1. 查閱相關資料,外文資料翻譯(6000字符以上),撰寫開題報告 20xx.12.27~20xx.01.21 4周

  2.運動及動力參數計算 20xx.03.21~20xx.04.03 2周

  3.總裝圖設計 20xx.04.04~20xx.04.24 3周

  4 主要零、部件強度及選用計算 20xx.04.25~20xx.05.08 2周

  5.繪制零、部件圖 20xx.05.09~20xx.05.22 2周

  6.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畢業論文) 20xx.05.23~20xx.06.05 2周

  7.畢業設計審查、畢業答辯 20xx.06.06~20xx.06.23 2周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6

  一、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原則

  1.選題應屬于所在學科的研究方向,及其相關交叉學科研究方向范疇。

  2.選題應對科學技術進步、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或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3.選題應研究目標明確,工作量適當,有一定的先進性和一定的科學或技術難度。工學門類學科的碩士論文一般應有實驗、驗證或硬件實物;其他門類學科的碩士論文一般應有調查數據、案例分析、軟件演示、硬件實物、驗證或理論證明。

  4.選題應充分考慮研究經費、儀器設備、試驗條件等方面因素。

  5.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參照上述原則,并注意充分結合工程實踐問題。

  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與考核

  1.開題報告內容

  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根據選題原則,在調查研究、文獻查詢、理論分析以及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形成書面的開題報告即選題論證報告,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論證報告一般在5000字左右,博士學位論文選題論證報告一般在8000字左右,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選題名稱

  應少于25個漢字并確切地反映論文工作的研究內容和內涵。

  (2)選題立論依據

  包括研究論題的來源、研究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的技術現狀分析。

  (3)研究方案

  主要包括具體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預期研究成果、研究內容的創新性或新穎性;研究計劃和進度等方面內容,并逐一進行論證。碩士學位論文的`工作要有創新點或新穎性,博士學位論文在所研究領域要有系統的創新性或創造性。

  (4) 研究基礎

  主要包括與本項目有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績;課題研究現有的基礎和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和擬解決的途徑和措施等內容,并逐一進行闡述。

  (5)研究經費預算與來源(含支持本課題的項目編號)。

  (6)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應有數量較充足的國內外參考文獻。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論證報告應有20篇以上,博士學位論文選題論證報告應有50篇以上。參考文獻應是學術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論文、書籍、專利資料,公開的政府法規文件等文獻資料。內部資料、內部研究報告、非公開的領導講話等不具有長期論據效力的文獻資料及涉密文獻資料,不能作為參考文獻。

  2. 開題報告會

  (1)開題報告會時間

  研究生應于第三學期內舉行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會具體時間由系(所)安排確定,并向學院備案。必要時校、院教學督導小組成員可列席會議,督查開題報告工作。

  (2)開題報告會的組織

  研究生開題報告會由學科所在系、所或室具體組織,開題報告會應公開進行。按學科或學科方向,成立以學科(學術)帶頭人為組長的專家小組,小組成員一般應由本學科5名左右的研究生導師組成(博士生開題報告會專家組成員中至少要有2名博士生導師),研究生的導師必須參加開題報告會。必要時可聘請其他有關學科的專家參加;對于聯合培養的研究生,一般應邀請聯合培養單位的同行專家參加。

  開題報告會采取研究生本人報告和專家質疑、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生應在開會前向專家小組提交選題論證報告文稿。報告時間一般為:碩士生20分鐘左右,博士生30分鐘左右。

  3. 開題報告評審與考核

  專家組應對研究生擬定的選題名稱、選題立論依據、研究方案、研究基礎、研究計劃參考文獻等方面進行評審,提出建議和修改意見,并作出通過、修改后通過或不通過等總體考核結論。

  4.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為科研機構和企業在職培養的工程類型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參照上述規定執行,開題報告時間可適當延遲。原則上應在校內進行。若需在校外教學點進行的,應經學院批準,并報研究生院備案。

  三、開題報告審核

  1.對獲得專家組考核"通過"的開題報告,碩士生正式填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課題論證報告》,博士生正式填寫《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課題論證報告》,經導師、系審核,學院批準后,報研究生院備案。

  2.對獲得專家組考核"修改后通過"的開題報告,研究生應根據開題報告會上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課題報告內容進行修改、補充,并寫出"修改說明",連同修改后的開題報告一并提交導師,經導師同意并在"修改說明"上簽署意見后,正式填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課題論證報告》或《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課題論證報告》,由導師、系審核,學院批準后,報研究生院備案。

  3.對專家組考核"不通過"的開題報告,須在規定時間內(碩士生1-2個月,博士生半年)進行重大修改后重新舉行開題報告會。重新舉行的開題報告仍未通過者,由學院按學校《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報研究生院處理。

  四、學位論文論題的變更

  1.開題報告獲得批準后,研究生應按計劃進行學位論文工作,一般不得更改學位論文的論題。

  2.如確有特殊原因需對學位論文題目進行更改者,應由研究生填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更改申請書》,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系審核和學院批準后,可按照本辦法重新進行開題報告,并報研究生院備案。

  3.研究生學位論文論題更改后,應保證足夠的論文研究工作時間,并確保論文質量。碩士學位論文論題更改后,應保證不少于9個月的論文研究工作時間;博士學位論文論題更改后,應保證不少于1.5年的論文研究工作時間。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7

  1、課題來源

  青島帥潮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主要包括:各種輕、中、重型汽車鋼板彈簧。目前汽車板簧下料工序主要包括:下料、沖孔、打字三個工段,大部分操作依靠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質量差,只能滿足低端產品的生產需要。本課題在消化吸收原來工藝及的基礎上,針對企業需求,對原來工藝及設備進行總體優化改進。以提高產品質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2、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汽車板簧是汽車重要的專用零件。它承載著自重和載重,是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的受力零件,由于它的工作條件不好,故它又是汽車上的易損件之一。每輛汽車的用量很大,有前簧、后簧、主簧、副簧之區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告訴發展,板簧技術的發展必須加快步伐,板簧的生產效率和工藝也必須進一步提升,以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

  我們所考察的帥潮集團下料、沖孔、打字三個工段,大部分操作依靠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質量差,只能滿足低端產品的生產需要。較低的加工精度,已經滿足不了市場要求;純手工的操作效率,也不能滿足產能的要求。所以公司亟待更新一批新設備,并且盡可能實現各工段之間的自動化,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2.1目的

  1)生產效率的提高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現設備的更新和各工段之間的自動化,節省了各個工段之間的過渡時間,較之目前公司人工搬運的狀況,生產效率肯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加工精度的提高

  目前公司的生產采用純工人操作,下料的誤差會比較大,滿足不了高加工精度的加工要求,不利于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現條料的自動進給、剪切,下料精度會大幅度提高,以滿足高精度要求。

  3)勞動強度大幅降低

  目前,帥潮集團的加工方式均采用人工,依靠人力搬運幾十上百斤的材料,一天的`工作勞動強度特別大。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現了條料的自動進給,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4)減少操作工人的數量

  目前的生產狀況各個環節都需要工人操作,各工段之間的銜接也需要工人搬運,工人數量相對較多。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現了材料的自動上料和工段之間的自動化,肯定會減少工人的數量,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

  2.2意義

  汽車板簧是一種重要的汽車零件,起著緩沖,導向,傳遞和減震的作用,是對汽車的承載能力和舒適程度的保證,因此用量極大。隨著汽車加工工藝的提高,對板簧精度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需求量也在與日俱增。傳統的生產方式不僅不能滿足精度要求,產量也跟不上市場的需要,因此我們的研究就顯現出更大的意義。

  針對目前工廠的情況,對下料工序的優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并且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關鍵是增加了產品的精度,滿足更高的市場要求,也是公司的產品具有更進一步的市場競爭力。對我們而言,期間對我們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更使我們受益匪淺。

  3、國內板簧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

  3.1國內的生產現狀

  汽車板簧是汽車的重要懸架部件;它具有支撐、減震、緩沖、導向等作用。同時,它與汽車行駛的平順性、穩定性、通過性、燃料的經濟性等多種性能均密切相關;即:汽車板簧把車架(或車身)與車軸彈性地連接起來.傳遞來自車輪的作用于車架(或車身)上的力和力矩。從而,緩和由路面不平而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載荷.衰減由沖擊載荷引起的承截系統的振動,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

  汽車鋼板彈簧的用量相當大,它不僅要滿足新車的配套要求;而且,還要大量供應于汽車配件,滿足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板簧損耗。

  汽車的板簧是在反復交變應力下工作的.它承受彎曲、拉壓、扭轉、沖擊、腐蝕和磨損等多種作用。在較壞的路面或車輪的制動時,還要承受極高瞬時的沖擊載荷。由于工作條件惡劣,對彈簧的性能要求也十分嚴格;諸如:要求整個板簧的截面組織均勻、力學性能良好、疲勞壽命較高等等。

  近幾年來,在減輕汽車自重、節約能耗的要求下,變截面板簧應運而生,并得到大力發展。目前,美國已有85%以上的汽車板簧為變截面板簧。這類板簧結構,可以使板簧重量降低30%一50%,片數減少50%一70%;節約了用鋼,減輕了汽車的自重。

  為滿足板簧的技術要求,其制造工藝和設備也有了新的發展;以保證板簧的外觀形狀、尺寸公差,以及內在質量。新型水性淬火介質的應用;機械、液壓一體化;機械、液壓和微機控制一體化的生產、檢測設備;正是為適應板簧的發展需要而出現的。

  3.1.1、下料

  在進廠的原材料檢驗之后,下料就是鋼板彈簧制造的首道工序。在我國彈簧行業中,常用的板簧下料的設備是沖床。沖床下料時,沖擊載荷大、不安全;且隨著變截面板簧的發展,其原材料加厚

  (通常100T沖床的最大安全下料厚度為l孫n),其使用將受到限制。

  采用鱷魚剪,這種設備的主要特點是:下料時沖擊力小、刀片壽命較高、下料速度快、每分鐘可下30多片;但要求工人操作技能高、反應快,下料厚度通常是12nun。這一設備,使用安全,具有自動導料裝置;裝有前、后定位架,無論長、短料都能下;沖擊力很小,下料平穩,最大下料厚度為)20—22Ⅱm(電動機功率為7.5KW)。下薄料對,適當提高剪切次數。就是一種理想的板簧下料設備。

  3.1.2、校直

  對板簧下料后的側彎進行校直,是保證板簧生產質量的重要工序。通常校直用沖床,輔以模具;但是,沖床操作不安全、不方便,并影響校直質量。近幾年來,重慶海森機電設備開發公司、南昌板簧設備廠生產的校直機,是適合于板簧校直的理想設備。采用這類設備時,安全、可靠、校直質量好,且設備造價低。一臺lofr校直機,可作二臺OO1"沖床使用,而售價只有一臺沖床的價格。

  3.1.3、沖孔和切邊

  板簧的沖孔和切孔,現今還沒有專用的設備;使用沖睞和模具進行沖孔、切邊,是行業中較為通用的方法。

  3.1.4、變截面(錐形)板簧的軋機

  變截面板簧,具有重量輕、片數少、減震性較好等優點i國外已大量應用,國內應用也正在增加。是板簧的發展方向。變截面板簧,可分為長錐和短錐二種。變截面板簧的生產。通常用變截面軋機和輥鍛機;長錐的變截面板簧,通常采用變截面軋機。

  3.1.5、包耳

  包耳,也是板簧成型中的重要工序。采用手工卷耳機和芯棒、以及合適的工裝,雖可以方便地完成這一工序;但工人勞動強度較高、生產效率也較低。通常用于小批量試制。液壓全自動包耳機,則是一種較理想的包耳設備。這一機器,集液壓與機械為一體;設備中的三個油缸,分別完成定位夾緊、穿芯棒、包卷耳等動作,由液壓自動代替手工勞動。每8—10mm可以完成一個包耳動作,使用十分方便。

  3.1.6、卷耳

  卷耳機卷耳,是板簧鍛制成形的又一重要工序。卷耳設備也有多種,用沖床工裝模具和手工卷耳機配合,是較為簡單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投資少,如果控制得好,質量(卷耳機垂直度和平行度)也可以基本保證;但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北方的板簧廠,多用遼陽板簧設備廠生產的機械式二工位卷耳機;即:第一工位為切邊壓形,第二工位為壓卷。這種設備工作較可靠,但笨重;且模具加工較復雜,工作時噪音也大。

  3.1.7、淬火成形工序

  淬火成形,是板簧行業一直采用的關鍵工序。即加熱至奧氏體化后,在成形淬火機上壓形.然后淬火。常用的淬火機有二種:種為機械式的;即:夾緊成形時通過渦輪、渦稈帶動夾具使板簧夾緊成形,經過一套曲柄連桿機構實現進入油淬火和擺動。機械式淬火機:工作可靠,且夾緊力較大;可以淬厚板簧,維修電較方便。缺點是噪音大,且夾緊和入油速度較慢。單個機器在一個淬火油池還在使用,但在生產線上已經使用不多。另外一種為液壓式垂直入油淬火機和二缸液壓淬火機,其夾緊力靠油缸的壓力和油缸的大小來確定關緊入油和搖擺。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8

  一、課題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題目的研究和設計,使該學生得到——市場調查、資料檢索、機械設計、cad軟件應用、技術文件撰寫等系統的工程師技能的綜合訓練。

  要求按照學院下發的“學生畢業設計手冊”中的規定,認真完成畢業設計工作

  二、設計的技術要求與參數(或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目標):

  最大軋制力:XX0kn

  軋制力矩:150mpa

  軋件:q195q215q235

  工作輥直徑:400mm

  來料規格:1.2-4/700-1250

  軋機輥數:6

  要求軋機能自動要自動咬入軋件

  三、畢業設計(論文)應完成的具體工作

  1.根據工藝要求完成本課題所有力能參數的計算

  2.根據所得的數據完成主要零件的`強度計算,以及相應的選材,熱處理的選擇

  3.根據計算以及工藝需要對零、部件進行結構設計

  4.按畢業設計要求完成所有的計算以及說明,應配以必要的插圖

  5.完成畢業設計說明書

  四、查閱文獻要求及主要的參考文獻:

  黃華清《軋鋼機械》冶金工業出版社

  鄒家祥《軋鋼機械》冶金工業出版社

  王邦文《新型軋機》冶金工業出版社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鄧文英《金屬工藝學》高教出版社

  五、進度計劃:

  2.25~3.8:畢業實習、調研,收集資料,查閱中外文文獻,完成開題報告等工作。

  3.11~3.22:比較方案,確定方案,完成實習報告,外文翻譯。

  3.22~6.14:完成計算及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全部內容,完成所有圖紙的繪制工作。

  6.14~6.21:計算說明書整理、打印,圖紙打印、提交畢業設計論文等,學生準備畢業設計答辯,交光盤。

  6.21~6.28:準備答辯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9

  一、畢業設計題目的背景

  三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第一級為錐齒輪減速,第二、三級為圓柱齒輪減速。這種減速器具有結構緊湊、多輸出、傳動效率高、運行平穩、傳動比大、體積小、加工方便、壽命長等優點。因此,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國內已有許多單位自行設計和制造了這種減速器,并且已日益廣泛地應用在國防、礦山、冶金、化工、紡織、起重運輸、建筑工程、食品工業和儀表制造等工業部門的機械設備中,今后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二、主要研究內容及意義

  本文首先介紹了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研究背景,通過對參考文獻進行詳細的分析,闡述了齒輪、減速器等的相關內容;在技術路線中,論述齒輪和軸的選擇及其基本參數的選擇和幾何尺寸的計算,兩個主要強度的驗算等在這次設計中所需要考慮的一些技術問題做了介紹;為畢業設計寫作建立了進度表,為以后的設計工作提供了一個指導。最后,給出了一些參考文獻,可以用來查閱相關的資料,給自己的.設計帶來方便。

  本次課題研究設計是大學生涯最后的學習機會,也是最專業的一次鍛煉,它將使我們更加了解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困難,也使我對專業知識又一次的全面總結,而且對實際的機械工程設計流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相信這將對我以后的工作有實質性的幫助。

  三、實施計劃

  收集相關資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開題準備: 4月17日——4月20日

  確定設計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進行相關設計計算:4月28日——5月8日

  繪制圖紙: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編寫設計說明書:5月17日——5月20日

  準備答辯:

  四、參考文獻

  [1] 王昆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懷 機械設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貴 機械設計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5] 許鎮寧 機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機械工業出版社編委會 機械設計實用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10

  一、選題的依據及意義: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一些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逐漸被機械生產所替代,起重機則是其中運用較廣泛的機械,它對減輕勞動強度,節省人力,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施工質量,加快建設速度,實現工程施工機械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抓斗是起重機上十分重要部件,它是用來裝卸物料的裝置。單繩抓斗的單繩是指它缺少雙繩或四繩抓斗中固定于抓斗上承梁上用以張開或倒空抓斗的支持繩,所以單繩抓斗雖然具有可以用于任何一種件貨起重機上的優點,但是抓斗必須借助于特設的輔助裝置才能張開,因而單繩抓斗就其構造而言,比較復雜。由于單繩抓斗的裝卸效率比雙繩抓斗低,故而它只能用于以件貨裝卸作業為主,僅偶爾用于必須進行抓斗作業的件貨起重機上。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綜述):

  自從本世紀之初,德國人 Pfah 在他的論文“自動取物抓斗力之分配與抓取過程”中,闡述了抓斗抓取過程中抓取力與阻力的相互作用與抓斗參數的影響關系以來,迄今 70 多年。其間應用試驗方法對抓斗進行機理分析和立足于適用實踐改進抓斗結構、開發新型抓斗者不乏其人。我國自 50 年代末,從改進船用抓斗開始,同時在理論研究生產實踐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豐碩成果。

  60 年代初,孫鴻范教授和肖乾信教授都曾對蘇聯的抓斗設計理論提出質疑,并且應用模型抓斗和原型抓斗進行過探討抓斗參數影響的試驗研究工作。孫鴻范教授為清除長江葛洲壩航道中巨石而研制的耙集式抓斗和肖乾信教授為首發明的`鉗式抓斗,代表著他們在 80 年代的力作。

  在今后的抓斗研究工作中,仍需繼續加以解決的幾個問題:

  (1)目前,還缺少用來評價模型抓斗試驗結論適用性所必需的相似定理。

  (2)在進行模型抓斗試驗時(例如在試驗臺上進行的試驗測試),不允許忽略或者遺漏實際抓取過程中的重要條件。但是,中外目前的試驗研究對這一要求解決的還不夠完善。

  (3)計算抓取阻力的理論關系式,幾乎都是建立在對抓取阻力合力的作用線進行簡化假定后的基礎之上,因而可靠性較差。

  (4)從散體結構力學試驗得出的公式,是否完全適用于散貨粒度增大時抓斗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結論是很清楚的。

  (5)盡管大家都看到了抓斗在實際應用中填充量將隨著散貨粒度增大而變差,但在目前許多學者的研究工作中,散貨粒度的影響仍然很少被注意到。

  三、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

  1、研究內容:

  本課題旨在設計一種起重重量為 2 噸的用于裝卸散貨的單繩抓斗。

  2、實驗方案:

  本設計將側重于機械方面的設計,主要有抓斗設計,起升機構設計,運行機構簡單設計。

  起升機構用來實現貨物的升降,它是任何起重機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起重機中最重要與最基本的結構。起重機構主要由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卷繞系統、取物裝置與制動裝置組成。本設計的起升機構將電動機、減速機構、卷筒等緊湊地集合成一體。運行機構的任務是使起重機或載重小車作水平運動。運行機構有無軌運行和

  有軌運行之分。本設計采用有軌運行方式。這種方式在專門鋪設的鋼軌上運行,負荷能力大,運行阻力小。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總體的設計方案,然后各部件機構尺寸、型號等,最后對部件進行校核。

  四、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

  (一)、研究目標:

  對起重機抓斗有了比較整體的認識,了解起重機抓斗和起升機構、運行機構的基本組成和各部分的功用、原理。

  (二)、主要特色:

  設計擬定先對抓斗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然后根據抓斗計算出的參數和給定的參數再對起重機的起升機構進行設計,參考相關書籍,選擇一個合理的布置方案。通過計算選用機構中所需的標準部件(如電動機、制動器、減速器、聯軸器、鋼絲繩等)。

  (三)、工作進度:

  1、搜集有關資料,熟悉抓斗工作原理,撰寫開題報告 1 周

  2、相關外文文獻的資料的閱讀與翻譯(6000 字符以上) 2 周

  3、總體方案設計 2 周

  4、抓斗與起升機構設計 3 周

  5、運行機構設計 2 周

  6、繪制總裝圖 3 周

  7、撰寫畢業論文 3 周

  8、答辯準備及畢業答辯 1 周

  五、參考文獻:

  [1]顧迪民、 工程起重機[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88

  [2]陳道南,盛漢中主編、起重機課程設計、冶金工業出版社,1983

  [3]起重機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1980

  [4]倪慶興,王煥勇編著、起重機械、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0

  [5]唐照明、計算機輔助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6]陳立文、機械優化設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7]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單祖輝、 材料力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機械專業開題報告11-05

建筑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7-01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及開題報告綜述的寫法11-11

機械專業開題報告(精選11篇)04-30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6-19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6-30

建筑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7篇02-21

建筑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7篇)02-21

機械開題報告01-06

橋梁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3-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肇州县| 礼泉县| 韶关市| 区。| 九台市| 沿河| 犍为县| 兰考县| 旬阳县| 巴林左旗| 保康县| 会东县| 西宁市| 大余县| 新兴县| 阿图什市| 永泰县| 衡阳市| 岐山县| 长宁县| 泰和县| 扬中市| 即墨市| 修武县| 辉县市| 泰宁县| 绥中县| 五大连池市| 江华| 阿尔山市| 白水县| 兴业县| 咸宁市| 武城县| 厦门市| 阿合奇县| 汉寿县| 阿鲁科尔沁旗| 商都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