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模板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模板,歡迎參考~
2017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模板
一、 題目名稱及來源
(一) 題目名稱: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變化趨勢研究
(二)題目來源
本文在導師顧六寶教授的指導下,在導師的關于財產性收入課題研究基礎上,自擬研究題目。
二、 研究的目的、意義及現狀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通過本文的研究,期望達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通過分析河北省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不同來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徑,從而達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據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差距比較,得出低收入群體的影響因素,為達到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的目標,并給出提高低收入群體的財產和收入相應對策和政策建議,第三,實證比較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財產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的增長,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顯著提高,從2000年到2002年開始,我國居民收入中的財產性收入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然而在總量上,財產性收入占居民純收入的比重只達到2%左右,高的增長速度和極低的比重說明財產性收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創造條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資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場及其制度規范、加大培養人民群眾的理財知識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推動國內經濟繁榮,特別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費水平,拉動內需。
黨的十七大報告的“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一章中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那關注,引起了人們特別是學術界的熱烈討論。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宏觀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居民收入中的財產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說明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結構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對此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于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理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的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財產性收入就屬于多種分配方式。財產性收入的提出就發展 “多種分配方式”的內涵和強調了它的重要性。隨著個人收入及財產數額的增多,財產性收入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發展到現階段的高速增長,在實踐上增加了人們擴大收入來源的途徑。對于中低收入階層的人們來說,積極努力的創造、擁有財產性收入能夠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縮小與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進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會主義收入分配的相關理論為基礎,研究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來源、差距及發展趨勢是有很必要的。
(二)研究現狀
國內對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較多,相關文獻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南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的陳宗勝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中國的收入差距問題,并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了很多著作。在《論改革與發展中的收入分配》和《再論改革與發展中的收入分配》,兩書中,作者研究了目前我國居民正常收入差別和非法非正常收入差別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深入分析了我國目前的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并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對居民收入差距的未來趨勢給出了自己的預測,提出了著名的“陳氏倒U曲線”,對中國國情下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的關系給出了有說服力的論斷。在《改革、發展與收入分配》中,對中國總體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
中國在90年代初的收入差別程度“與同樣發展水平的公有經濟國家在收入概念可比范圍內的收入分配差別大體一致”,對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兩極未分化論”。作者還在理論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議,將我國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中的許多結論和政策建議更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趙人偉、李實等眾多學者對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失當論”。他們有的從靜態的橫向比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為“過高”;有的從動態的縱向比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為“惡化”。趙人偉、李實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對收入差距進行了國際比較: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達到了0.445,這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但高于亞洲的一些國家,更高于歐洲發達國家的普遍水平。但是這種國際比較方法本身卻受到了批評。魏眾等人從縱向發展的角度認為:隨著市場化的進程,收入分配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3)清華大學的李子奈教授通過基尼系數、人均純收入等數據表明了1978年以來居民收入差距明顯擴大,并實證地分析了這種現象的必然性,還設計了居民收入差距宏觀調節的數量界限,提出了計算貧困線的方法,最后論證了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是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國內研究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較少,主要有:
李金鳳、李晶龍(2008)在對我國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財產性收入對中國貧富差距帶來的影響,認為財產性收入的存量因素是財產性收入實現的基礎,財產性收入的流量因素是財產性收入實現的方式。
周青梅在《財產性收入、收入差距與政府公共政策選擇》(2008)中認為短期內財產性收入的增加會拉大我國收入差距,但長期看,財產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這的崛起從而縮小收入差距同時政府在政策選擇上應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并最終縮小收入差距。
巴曙松(2008)認為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首先要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財產,財產是財產行收入的前提。財產性收入的形成來自于財產,而財產的形成和積累一般來自與勞動收入的節余。因此,要提高財產性收入水平,就必須提高工資等勞動性收入的水平。
丁俊峰(2008)從金融的視角出發,認為發揮金融功能是促進群眾財產性收入提高的關進因素,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理財市場,開拓農村金融市場,加強金融市場監管是保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必要條件。
還有很多學者提到了《物權法》的實施保證了居民的財產有明確的產權,對保護群眾的財產性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三、 本文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創新點
(一)主要內容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2研究現狀
1.3研究思路、創新點
1.3.1研究思路
1.3.2本文創新點
第2章 收入分配的理論研究
2.1財產性收入概念界定
2.2 財產性收入基礎理論
2.2.1財產所有權理論
2.2.2社會主義收入分配理論
2.4 其他相關理論
第3章 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1 河北省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1.1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1.2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比例
3.1.3影響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3.2 河北省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2.1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現狀
3.2.2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比例
3.2.3影響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第4章 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我國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現狀
4.1.1城鎮居民收入來源及存在的問題
4.1.2農村居民收入來源及存在的問題
4.2 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1河北省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2河北省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第5章 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變化趨勢預測分析
5.1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變化趨勢分析
5.2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變化趨勢分析
5.3實證比較分析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差距變化趨勢分析
5.4河北省居民財產性收入整體變化趨勢
第6章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6.1 主要結論
6.2 政策建議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調查法: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和理論著作,通過多種途徑獲取關于居民收入、財產性收入、收入差距的政策性和理論性資料。
2、比較分析法:通過對河北省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情況進行比較,得出其異同找出原因。
3、問卷調查法:對城市居民、農村居民,區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獲得情況。
4、統計分析法: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按一定規律輸入計算機中建立數據庫,用Excel對調查結果進行分類、排序,統計問卷中被選中項占同類調查對象人數的百分比,并制作相應的圖表。
5、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對財產性收入的相關理論進行規范的學理分析,提供研究的理論基礎。同時,重點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對河北省城鄉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狀況、縮小收入差距和財產性收入的變化趨勢的實例進行研究。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比較、歸納和概括,運用了規范分析的方法,提煉出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改善民生的新途徑。
(三)創新點
1、通過問卷調查和到相關部門搜集第一手的數據資料得到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現狀,通過對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現狀分析,得出河北省居民財產性收入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其深層次的原因;
2、通過對比河北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差距,實證分析財產性收入差距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度,得出財產性收入的發展趨勢,找出財產性收入對居民收入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四、進度安排
20XX.4-20XX.6 理論研究階段 財產性收入的理論研究
20XX.6-20XX.8 實際調研階段 河北省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總體及各地區情況調研
20XX.8-20XX.9 資料分析階段 根據調研所掌握的資料進行分類匯總
20XX.10-20XX.12 論文撰寫階段 在理論分析和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初步撰寫論文
20XX.1-20XX.3 論文定稿階段 對論文進行修改、定稿
20XX.4 論文審查階段 將論文提交送審
20XX.5 論文答辯
五、研究難點及對策
(一)研究難點
1、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鄉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數據的獲得;
2、對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發展趨勢分析方法的選擇;
(二)解決方法
1、通過查閱中國統計年鑒和河北統計年鑒及相關數據資料,以及通過事跡調研及問卷調查獲得相關數據。
2、閱讀大量與本文研究相關的著作論文和統計預測方法,選擇合適的預測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M].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
[2]李子奈.計量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陳宗勝.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聯書店,1999
[4]趙人偉等.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5]周荔,曾為群.我國居民財產性收入:存在問題及增加策略[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6]王培剛,周長城.當前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實證分析與動態研究一基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闡釋[J].管理世界,2005,11.
[7]陳宗勝.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別的深入研究—評《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經濟研究,2000,7.
[8]林宏,陳廣漢.居民收入差距測量的方法和指標[J].統計與預測,2003,6.
[9]袁文平.“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意義重大[J].財經科學,2007,11.
[10]吳彥艷,丁志卿.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幾個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07,21.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01-01
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5-19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樣本02-14
最新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02-18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模板05-12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例02-05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文02-13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本02-25
關于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文01-16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文模板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