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答辯技巧
結構化答辯,也稱標準化面試,是相對于傳統的經驗型面試而言的,是根據所制定的評價指標,運用特定的問題、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嚴格遵循特定程序,通過測評人員與被試者進行語言交流,對被試者進行評價的標準化過程。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答辯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答辯題型
第一類歸為:自我認知型
(1)你覺得你適合做老師嗎?
(2)做好一個教師固然離不開敬業、愛生、專業知識扎實,除了這些,你認為教師還應具備的素質是什么?
(3)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學類的書籍和雜志有那些?
(4)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誰,為什么?
這一類考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的自我認知和崗位匹配的程度。所以考生需要對自己的過往和優缺點進行梳理,提煉出有亮點的地方,并且了解教師這個崗位所需的職業品質,從而找出兩者的契合點,進行答題。
第二類歸為:計劃組織型
(1)如何組織與培養班集體?
(2)主題班會有那些類型,你怎樣組織班會?
這一類考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針對這類考題,考生在回答時得高分的要點在于答題前開門見山點明活動的重要性、意義、原則或者效果。提升回答的亮點,使你的回答有一定高度。
第三類歸為:應急應變型
(1) 當在你上課時,一個學生在傳紙條,你怎么辦?
(2) 有一天,你上課的時候,學生向你提出里一個你也不知道的怎么解答的問題,你準備怎么辦?
(3) 假如你在公開課上播放一個幻燈片,結果播放時發現播放的碟片壞了,請問你該如何處理?
(4) 如果學生當面指責你,你會如何處理?
這一類試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的應急應變能力和處理教學常見問題的能力,該類試題屬于面談中難度系數比較大的一類,不僅要求考生對教育理論理解到位,還要考生具有理論聯系實踐的把控能力。
答題技巧在于定位好“我”的角色,挖掘其他主體角色。針對這類考題我給出四字方針:亡羊補牢、減少損失,身臨其境、經歷映射,假設情況、有效解決。
第四類歸為:人際溝通型
(1)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怎樣一種家校合作方式比較好?
(2)新到工作崗位,其他同事不理睬你,你怎么辦?
(3)一習慣很不好的學生偷了同學300元錢,偷錢學生的母親跑到學校和老師吵架,說是學校沒有教育好她的孩子,你應該怎么處理?
(4)學生李某比較調皮,經常惹是生非,對他的教育,家長也不大配合,你準備怎么辦?
這一類考題的考查要點是考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答題思路依據:態度——原因——化解——避免。得高分在于最后的事后總結升華。一定要從多角度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化解策略并進行總結反思,使考官聽到你的答案眼前一亮。
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答辯技巧
一、對教案要諳熟于心
考官提問往往以教學設計為主要提問和追問方向,而就教學設計而言,又以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居多。而第一個問題往往是“請問你本節課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是什么?”那么很多考生因為對教案不熟悉,一時答不上來,就會給考官造成一種教學設計不熟悉的印象。所以,這就要求廣大考生在備考時,要對自己的教案特別是教學設計部分諳熟于心,不但是要熟記教學目標、重難點是什么,而且對于各環節之前的關系要弄清楚,比如“請問你的教學目標是如何確定的?”那此時就需要我們對教材和學情足夠了解。總之,教學設計是考官提問的大方向,我們一定要掌握。
二、軟性失誤要補救
在試講過程中,因為時間緊湊,加上很多考生對于面試仍感到壓力或者不適應,在試講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失誤,比如常見的口誤、提問學生后忘記評價、或者板書內容寫錯,這一類失誤我們稱之為軟性失誤,即教學實施過程中因為不小心不注意犯的一類錯誤,而考生在壓力情景下無法察覺。而這也容易成為考官的追問方向,比如:“你剛才反駁了一位同學的回答,那么他是否會如此輕易認同其他答案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快速反應,可以先客觀承認失誤,再談補救措施,比如:“您指正的是,剛才一時緊張,確實忘記回應這位同學的回答,我原本設想是指出他回答的不嚴謹之處,如果他不同意的話我會轉向全班進行討論,再一起理解該知識點。”客觀承認失誤是為了展示謙虛的形象,補救則是打消考官的質疑,避免考官繼續追問并且影響分數,當然,最后還有反思環節。
三、硬性失誤要謙虛
另一種常見的失誤情況則是犯了一些“硬傷”,即不可以犯的'一類錯誤最常見的是知識性錯誤,比如英語老師的單詞發音出現了偏差、語文老師書寫筆畫時做了錯誤的示范、政治老師在表述定義時不夠嚴謹,這些都可能會引起考官對考生的質疑,畢竟學科基礎知識是教學的基礎條件之一。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很多考生往往以為選擇性忽視可以回避這種失誤,但是這只會給考官在治學的嚴謹性上留下更差的印象,所以碰到硬性失誤,并且自己清楚的,一定要大方、謙虛承認,并且可以請教考官正確的表述,并且反思,以留下更好的印象。當然,要想避免這種情況還是要做好備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