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年終總結(精選11篇)
極其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年又要過去了,回望過去一年的工作,收獲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是時候捋一捋這一年來的工作,好好做份總結了。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院感染年終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1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醫院感染委員會的領導下,今年以來。按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完成了各項工作,經常對新生兒科、手術室、產科分娩室、供應室等重點部門進行重點督查,對可能發生醫院內感染的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進行逐一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指導,并提出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整改,F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醫院感染監控工作開展情況
1、醫院成立了組織機構,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兼職人員克服了很多困難,工作認真負責,很好地完成任務。
2、醫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標準進行各項工作,年有工作計劃及工作總結,檢查工作有記錄。
3、各種登記本規范記錄,高壓消毒物品有記錄,消毒包內有指示卡監測、包外有指示膠帶監測。
4、醫療廢棄物處理有記錄,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記錄。換藥室、檢查室、治療室、沖洗室配置腳踩式醫用污物桶。各科室統一使用了洗手液,手衛生得到進一步規范。
5、能夠進行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及消毒滅菌和醫院環境的監測。
二、存在問題
1、制度完善但執行不力,無專職人員,身兼幾職,文字資料操作性不強。院內感染監測不到位。
2、在職醫務人員掌控醫院感染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對有關法規法律掌握不夠。
3、重點部門的.院內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強: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5、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廢棄物亂堆放、收集運送過程存在隱患,醫療垃圾桶未使用醫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針頭。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年終要有工作總結。并認真對醫院感染進行監測。
2、認真對照院內感染控制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的要求,同時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本院規章制度并認真組織落實。
3、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管理、個人防護、無菌操作技術等知識的培訓,提高全員的素質,爭取全院重視并參與這項工作。
4、加強重點部門的管理工作,不斷改善布局及流程,規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規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消毒滅菌效果。以保證醫療安全。
5、加強對消毒藥械的管理,感控科確實履行對購入產品的審核職責。醫院購入的消毒藥械必須是取得衛生部批件的產品。
6、全員培訓《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的管理;規范使用醫用垃圾袋及利器合。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2
20xx年即將過去,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員會的指導下,全院醫護人員積極參與與配合下,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順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計劃,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1、元月份重新調整充實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
2、根據實際工作開展的需要并征得分管領導同意,修改了醫院感染管理獎懲辦法、醫院感染質量持續改進方案、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方案等。
二、根據院感安全生產要求,細化院感質量管理
1、根據醫院“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細化了醫院感染質量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根據綜合目標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實行風險管理。
2、統一設計制做了空氣、飛沫、接觸隔離三種隔離標識,標識的應用對臨床醫務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使大家自覺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每個環節,防止院內感染的暴發。
3、工程師對我院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維護,監測紫外線強度均在正常使用范圍內,更換了空氣過濾網。
4、對保潔員環境清潔消毒工作流程進行了修訂與完善。
5、根據醫院各科室質量考核管理要求,每月采取量化考核方法,開展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堅持持續改進的工作理念,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及時溝通,及時改進,對于反復糾正不改的問題納入每月質控考核評分,獎懲兌現;做到隨時檢查指導,定時考核評價,定期向各科室通報考核情況,每季度以院感簡訊的形式向院領導匯報,做到基礎、環節、終末質量的控制與管理,質量持續改進。
6、加強消毒滅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醫院感染院感辦每周深入臨床,在消毒隔離工作、手衛生、無菌操作、環境衛生和保潔衛生工作質量以及醫療廢物管理方面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進行整改。
7、對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進行手衛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培訓,在全院范圍內進一步完善手衛生設施,包括在各病房門口安放快速手消毒劑,重點科室更換不符合要求的水龍頭,配備干手紙,每季度對工作人員(包括保潔員)洗手六步法進行抽考,每周對臨床醫務人員的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督查,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8、加強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離督查,實行實時監控,避免多重耐藥菌引發的交叉感染。
三、多渠道開展醫院感染培訓,提高全院職院感染的意識
1、院感專職人員參加了湖北省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市州級師資培訓、艾滋病職業暴露培訓、湖北省醫院感染高級詢證班學習,提升了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工作能力。
2、對全院醫務人員、保潔員、醫療廢物回收人員、新上崗人員、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成員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14次,組織保潔、醫療廢物回收人員考核2次,合格率100%,對新上崗人員考核2次,合格率98%,全院醫務人員考核1次,合格率83%。組織操作考核4次,合格率100%。對供應室、手術室等重點區域進行了?圃焊兄R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和院感知識水平,使醫院感染工作更加規范化。
四、接受上級醫院感染管理檢查,提升醫院感染管理水平
1、3月19日市衛計委“三好一滿意”活動督導組專家對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進行了督導,對手術室、血液透析室、供應室、新生兒室、內鏡室等重點科室感染控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指導,對于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逐一整改,并追蹤復查不斷提升我院醫院感染管理水平。
2、6月26日接受了省醫院感染質控中心專家對我院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專項檢查、8月19-20日黃岡市大型公立醫院巡查活動、8月28日區疾控中心消毒隔離監督檢查,檢查組充分肯定了我院對院感工作的重視,對工作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表示贊賞,針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我院進行逐一整改。
3、11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賴曉全主任為組長的評審工作組一行四人蒞臨我院,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檢查驗收,經過專家組的綜合評審,我院消毒供應中心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五、加強了醫療廢物管理
院感辦協助總務科不斷完善醫療廢物管理流程,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發。
六、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每季度對新購進的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對貯存進行監督檢查,對科室使用過程的管理進行追蹤管理,確保消毒藥械和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符合國家要求。全年共抽件485份,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3
20xx年,院感科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院感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仍存在著若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現將20xx年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督
1、每月根據院感檢查標準對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應室、手術室、產房、流產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行書面反饋,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后返回院感科,院感科根據整改措施,跟蹤檢查改進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范以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的落實,發現不落實的,及時反饋、制止。減少交叉感染和院感發生的幾率。
3、每月對所有臨床、醫技、門診、物業保潔進行1次全面督導、檢查,檢查各科室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手衛生執行情況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院感知識學習、考核情況,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跟蹤檢查整改效果。
二、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進行了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我院的現患率為零。
2、進行了20xx年上半年手術切口目標性監測、總結,上半年我院剖宮產切口感染率為0,說明我院手術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3、進行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統計、分析2次,并將分析報告打印下發科室,提出意見和建議。
4、對所有的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院內感染調查,及時發
現院內感染漏報病例,對所有手術病例進行手術切口目標性檢測,以便及時發現院內感染問題、線索,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共調查病例6000余例次,我院醫院感染發生率1.8%,低于去年。
5、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及生物監測,每月對重點科室、每季度對非重點科室進行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員手等環境進行采樣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每月進行總結。對壓力蒸汽滅菌每周進行生物監測,每日進行預真空試驗,每鍋進行化學、物理檢測,并記錄監測結果。全年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率為100%,生物監測合格率為100%,空氣細菌培養合格率100%,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率99.6%(整改后為100%),醫務人員手細菌培養合格率95.6%,消毒液染菌量檢測合格率98.7%(整改后為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重點加強了日常對醫院醫療廢物、污物處置的`督導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嚴格分開,醫療廢物在產生科室即分類收集,雙層包裝,標識清楚,密閉運輸,醫療廢物在暫存地存放不超過48小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確保了醫療廢物管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院感防控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根據院感培訓要求及年初制定的計劃,組織全員進行了“院內感染控制重要性”、“預防、控制埃博拉”、《20xx版消毒技術規范解讀》、《基層人員院感知識培訓》等院感防控知識的培訓共四次,并進行了考試,對新進醫務人員進行了院感知識崗前培訓和考核。各科室每月一次院感知識學習,每季度一次考試,院感科每月對執行情況進行督察。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醫護人員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依從性。
五、存在的問題
1、全院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規范的依從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實手衛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內交叉感染的隱患。
2、部分醫務人員及物業人員缺乏無菌觀念,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不嚴格。物業人員文化程度低,學習、執行消毒隔離的依從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隱患。
3、臨床科室對院內感染的診斷、上報不夠重視,存在漏報現象,全年漏報率為33.3%,高于不超過20%的標準。
4、我院院感專職人員尚未取得合格證,且院感專職人員及兼職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及技術的培訓,開展一些目標性監測及院感控制項目比較困難。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4
1.政治方面
一年來在書記院長領導下,我科全體醫護人員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多次認真學習醫德醫風有關文件,提高醫護人員自覺抵制不良職業道德行為和不良風氣的能力,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和衛生行業職業道德建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樹立文明窗口的文明行為和文明風氣,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了我們的`力量。每月科室開展政治學習兩次,和個人自行學習。
2.業務學習方面
科室為了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講座,醫護人員在本科室開展業務學習講座,了解感染科有關疾病動態。內容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發癥”、“肺結核并咯血,合并糖尿病”、“矽肺”、“肺間質性疾病”,“手足口病”,自發性免疫性肝炎”“抗生素正確使用。”科室開展查房,結合病人病情,進行病例討論,以提高水平。加強病歷書寫,基本達到了甲級病歷。
3.業務完成情況
科室床位28張。入院病人368人次,出院病人359人次,危重病人8人,搶救成功率100%。門診病人3600人次。傳染病報告率100%。今年開展新業務:應用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肝硬化肝性腦病,思他寧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了療效。
4.勞動紀律
科室醫生3人,護士5人。能按時遵守醫院勞動紀律,遵守醫院各項制度,參加醫院開展的各項醫療活動,全年來科室未發生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
5.安全情況
科室一年來未發生盜竊,水災,火災現象。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5
一年來,在院長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在全院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及全體醫務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感染辦根據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標及計劃,積極、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20xx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全年無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F將有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細化院感質量管理措施。
不斷完善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組織:根據科室負責人調整情況,重新調整各臨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人員組成,充分發揮科室感染管理三級質控。落實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職責,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監控醫生、監控護士等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二、修訂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根據相關法規要求及二甲評審標準,重新制定臨床科室和重點科室新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不定時下科室對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制定整改措施,讓護士長或科主任簽字,認真排查安全隱患,切實抓好重點科室、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加強了對手術室、供應室、血透室、產房、新生兒室、重癥監護病房、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提早采取干預措施。
三、完善各項消毒措施的落實,并做好各項消毒記錄。
1月份,為全院各相關科室制訂并發放紫外線消毒記錄本、物體表面消毒記錄本、更換消毒液記錄本、房間終末消毒記錄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自查記錄本、醫療廢物回收記錄本等近200本,完善各種院感質控記錄。
四、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及考核。
按時完成院感知識的培訓工作,全年共進行院感知識培訓6次,分別對全院醫務人員、實習學生、新上崗人員進行培訓并問卷,成績較好;針對層流手術室的感控管理,還專門組織了全院外科及手術相關科室人員關于加強層流手術室的感控管理培訓,并配合衛生局完成了對全縣鄉鎮醫院護士長的感染知識培訓工作,達到了預期效果。
五、加強院感病例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采集臨床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監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1-12月份監測出院人數共26990人,感染病例57例,感染率0.21%,感染漏報率 0.007 %。
2、按時完成20xx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按照計劃從9月25日當天對全院現病例進行了全面橫斷面調查,全院共住院病人571人,實際調查571人,調查率為100%,醫院感染病例數為114例,其中社區感染105例,有9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現患率為1.57%,感染病人病原體送檢率為26%。
六、開展目標性監測,實時監控醫院感染情況,降低重點環節的院感發生率。
1、于20xx年1月至6月開展了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我院普外科手術一類切口的所有病人,定期將監測結果反饋給臨床醫生,以便及時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增強醫護人員重視醫院感染的意識,并有利于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2、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全年所有住院患者中細菌學培養為多重耐藥菌的患者,通過監測,及早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指導臨床醫護人員實施耐藥菌隔離預防措施,并提醒臨床醫生在感染控制后,至少2次細菌學培養陰性后方可解除隔離,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的傳播,保障醫療安全。
七、加強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的.感染管理。
根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不定時進行督查,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重點,有措施,有督查,有反饋,有整改,專項專管,持續改進,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八、加強對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
除了對全院各臨床科室常規開展環境衛生學監測外,每月對重點科室手術室、供應室、重癥監護病房、產房、口腔科、胃鏡室、血液透析室、急診科等空氣、物體表面、醫護手、使用中消毒劑、無菌物械進行抽樣監測,對全院各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全年1—12月份全院共采樣730余份,其中空氣采樣培養162份,物體表面采樣培養158份,醫護人員手采樣培養158份,消毒液采樣培養131份,一次性物品采樣培養9份,無菌物品采樣培養55份,高壓消毒滅菌效果監測60份,除了1份物體表面2份手培養細菌超標外,其余全部合格。還開展了ICU的呼吸機相關肺炎、導尿管相關感染、血流導管相關感染等醫院感染防控監測。完成了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共監測各種類型的紫外線燈管35根,65次,發現不合格及時更換,使其合格率達100%。每月對供應室高壓鍋進行生物監測、化學監測,無菌物械滅菌合格率達100%。完成了由省疾控中心對層流手術室包括塵埃粒子、高效過濾器的使用狀況、測漏、零部件的工作狀況等在內的綜合性能全面評定,由市疾控中心完成了對血透室每季度透析液內毒素檢測及每年一次透析用水化學污染物檢測,并針對監測結果反饋情況進行了整改。
九、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感染辦不斷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分別與各科室負責人及醫療廢物收集專職人員簽訂了醫療廢物管理責任書,明確各類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實行責任追究制,各臨床科室醫療廢物嚴格按要求分類,回收人員與臨床、醫技科室嚴格交接,雙方簽字、密閉轉運。并為收集專職人員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醫療廢物暫存點符合要求,并嚴格落實清潔消毒措施。加強對工勤人員的培訓,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造成流失或引起感染暴發。
十、加強傳染病的院感防控,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在手足口病、H7N9流行期間,進一步加強對預檢分診臺、兒科門診、發熱門(急)診等重點場所的消毒隔離要求,加大醫院感染防控宣傳力度,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
十一、加強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20xx年院感辦對其進行常規督查,抽查。對新購進的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隨機抽查,全年共抽查6次,方法從設備倉庫采樣,送細菌室做生物監測,合格率100%。
十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
開展細菌耐藥性監測,制定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
十三、按時完成院領導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
不足及需改進之處: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要及時召開。
2、多重耐藥菌聯席會議制度未能貫徹落實,需進一步加強多部門的協作,特別是加強與細菌室、醫務科、藥學室的聯合管理,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指導,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
3、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部位及重點環節的院感監測,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手術部位感染及透析相關感染等重點項目的管理。
4、醫院感染管理科的監測工作需更細化、更深層次,降低醫院感染率。
5、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回顧過去,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這必竟是過去,是在院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和與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基礎設施落后、感染監控人員的配備不足及結構不合理現象與業務發展不相適應,醫院職工對醫院感染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隱患在某些方面還相當嚴峻。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己經進入法制化管理軌道,醫院感染事件,特別是群體感染事件,釀成惡性醫療事故還時有發生。所以,在此也希望能夠得到院領導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導,為感染辦配備年輕、懂業務、熱愛感控工作的人員,多給我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拓展感控專業知識面,以便更好地為臨床服務。我們堅信,只要大家統一認識,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先易后難,分步實施,切實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一定能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使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6
xx年,院感科在院指導的正確指導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院感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仍存在著假設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良。現將xx年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視
1、每月根據院感檢查標準對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給室、手術室、產房、人流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進展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展書面反應,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院感科根據整改措施,跟蹤檢查改良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視、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標準、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標準以及醫療廢物管理標準的落實,發現不落實的,及時反應、制止。減少穿插感染和院感發生的機率。
3、每月對所有病房、門診、物業保潔進展1次全面督導、檢查,檢查各科室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手衛生執行情況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反應,提出整改意見,跟蹤檢查整改效果。
二、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進展環境衛生學監測,每月對全院科室進展空氣、物體外表、消毒液、工作人員手等采樣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每月進展總結。
2、紫完線燈管的檢測除科室測外。院感科對紫外線燈的強度每半年監測一次。
3、對壓力蒸汽滅菌每周進展生物監測,每日進展預真空試驗,每鍋進展化學、物理檢測,并記錄監測結果。
4、全年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率為100%,生物監測合格率為100%,空氣細菌培養合格率90%(整改后為100%),物體外表細菌培養合格率99%(整改后為100%),醫務人員手細菌培養合格率99%,(整改后為100%)消毒液染菌量檢測合格率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重點加強了日常對醫院醫療廢物、污物處置的督導工作,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嚴格分開,醫療廢物在產生科室即分類搜集,標識清楚,密閉運輸,醫療廢物在暫存地存放不超過48小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應、整改,確保了醫療廢物管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院感防控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院感科每年對全院科室進展培訓一次。進步了醫護人員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步了依從性。
五、存在的問題
1、全院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標準的依從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實手衛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內穿插感染的隱患。
2、局部醫務人員及物業人員缺乏無菌觀念,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不嚴格。學習、執行消毒隔離的依從性差,存在穿插感染的安全隱患。
3、我院院感培訓方面做得缺乏,準備下一年克制各種困難加強培訓次數。進步醫護人員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及時消除醫療隱患。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7
今年下半年,在院兩委和分管院長的指導下,院感科將狠抓制度落實,責任明確到位,進步執行力,持續質量改良,降低醫院感染率,進步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平安。
一、繼續加強院感組織體系建立,充分發揮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二、在院感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將不斷標準和完善相關制度、職責,同時結合考核辦狠抓制度落實,到達責任明確到位,明確到人。對于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三、貫徹落實衛生部《醫院感染監測標準》,每月進展統計、分析、反應感染病例監測。
四、掌握全院感染菌株分布和細菌耐藥狀況并定期反應;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爆發與流行。
五、每月對手術室、產房、新生兒病室、消毒供給室等重點部門和普通科室的治療室、換藥室進展空氣、物體外表、醫護人員手進展環境衛生學監測并進展相關指導,不合格部門、科室查找原因,擇期重新進展相關監測。
六、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進步手衛生依從性。
七、對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每季度審核一次。
八、繼續開展全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進步全院人員院感意識。
九、對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工作進展指導與監視。
十、對20xx年新進人員及實習進修人員進展醫院感染知識崗前培訓。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8
今天我將自己于xx在xx醫院感染疾病控制中心進修學習的情況向大家進行匯報。
華西醫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一家綜合醫院,F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20個,教育部高校重點學科2個,“211工程”學科重點項目2個,省級重點學科16個,感染疾病控制中心是國家藥品研究基地之一。分為感染科、傳染科兩部分臨床和一個實驗室。
首先我是在感染科進行學習的,這個科相當于普內科,主要收治發熱待診、有感染的各類病人,通過學習掌握了對發熱待診病人的診斷思路,首先考慮是感染因素還是非感染因素,再考慮感染的部位,其次考慮致病菌,初步診斷是陽性菌、陰性菌,還是真菌感染,選用對其敏感的抗生素,選取標本,進行培養及藥敏,取得實驗室證據。在這里我見到了慢行阻塞性肺病急性感染、淋巴瘤、成人still病,重癥破傷風、艾滋病并發肺部感染、腎移植術后感染、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癥、肺癌轉移、腹壁廣泛感染切開引流等疾病通過學習對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抗菌藥物應用的基本原則:
(1)根據感染病原菌種類及細菌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不同種類病原菌所致感染抗菌藥物的選用各異,同類病原菌的不同菌種對抗菌藥物的敏感度亦可相差懸殊,因此當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時,應盡早留取相應標本送細菌學檢查,以明確病原菌,并可按細菌藥敏結果選擇用藥。
(2)根據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特點用藥。不同種類的抗菌藥物的抗菌作用及體內過程均不相同,以頭孢菌素為例,第一代頭孢菌素對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而第三代頭孢菌素則對腸桿菌科等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具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因此需要根據其特點敏感抗菌素。
(3)按照病人的病理、生理狀態特點用藥,老年人、新生兒、孕婦、乳婦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點,據肝功能減退、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基礎疾病的感染病人又具有不同的病理基礎上述情況均可直接影響抗菌藥物的體內過程,如藥物的吸收、分泌、分布、排泄和代謝過程。例如高齡病人的有效腎單位明顯減少,腎功能減退,應用主要經過腎排泄的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時需減量應用,腎毒性抗生素亦應盡量避免應用。
(4)抗菌藥物在以下情況下的應用要嚴加控制和盡量避免。
1.抗菌藥物的預防應用要有明確指針,如用于1-2種特定的細菌感染,?捎行,但如期望防止多種細菌,甚至所有細菌所致感染,則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未能預防感染的發生,反而使高度耐藥細菌感染發生機會增多;
2.局部應用抗菌藥物應盡量避免,以免助長細菌耐藥性的發生,并易引起過敏反應;
3.病毒性感染及不明原因的發熱,除并發細菌感染者外,均不宜應用抗菌藥物;
4.抗菌藥物的聯合與應用要有指針,一般情況下不需聯合用藥。
抗生素分為時間依賴性、濃度依賴性及介于二者之間三類。時間依賴性藥物代表藥物有:b-內酰胺類、青霉素,第1、2、3代頭孢類和氨曲南,建議投藥方法為換藥間,盡量延長血藥濃度,濃度依耐性以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為代表,建議投藥方法提高血藥濃度,延長換藥間隔時間。介于二者之間以碳青霉烯類、第4代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萬古霉素為代表。抗菌藥物及其作用機理:b-內酰胺類,抑制細菌細胞壁后期合成為繁殖期殺菌劑;磷霉素類抑制細菌細胞壁早期合成,為繁殖期殺菌劑;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林可霉素均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氨基糖類為靜止期殺菌劑,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為快速抑菌劑;林可霉素為抑菌劑;利福霉素類抑制細菌rna合成,為靜止期殺菌劑;喹諾酮類抑制細菌dna合成,為禁止期殺菌劑;磺胺類抑制細菌葉酸dna合成?拐婢幬镉蟹颠、伊曲康唑、二性霉素b等。
后半年我是在傳染科進行學習的,這里主要收治各類肝病患者,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重癥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期患者為常見多發。通過學習加強了對重癥肝炎診斷,黃疸迅速加深達重度,伴下列二項或二項以上者診斷為重癥肝炎:
1.極度乏力、納差、嚴重腹脹及高度鼓腸。
2.短期內出現腹水或迅速增加的腹水。
3.肝腎綜合癥。
4.明顯的出血傾向。
5.出現肝性腦病癥狀。
6.肝功能出現酶膽分離。
7.pta≦40%。
診斷三要點:
1.癥狀重;乏力,消化道癥狀,
2.肝損害:tb上升,酶膽分離。
3.pta≦40%,重癥肝炎的分期:早pta30%-40%,出現腹水二度以上的肝性腦病表現,晚期:pta≦20%,出現多種并發癥,危重pta﹤15%,100%死亡。進一步了解了抗病毒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共λ幬镏饕懈蓴_素和核苷類二類,hbeag+、hbv-dna﹥10e5拷貝;hbeag-、hbv-dna﹥10e4拷貝;需進行抗病毒治療。有黃疸不能使用干擾素,核苷類藥物act在正常值約2-10倍,黃疸值數在2倍以下考慮使用。
干擾素的.優點是療程肯定,缺點是副反應大,目前有普通干擾素和聚乙二醇干擾素兩種,普通干擾素療程為一年,隔天一針,主要引起c區或前c區變異,1年內18%核苷類藥物的優點是服用方便,起效較快,缺點是療程不肯定,目前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四種,均為每一天,療程至少兩年,肝硬化患者終生服用,拉米夫定發生耐藥率第1年為14%-32%,第2.3.4.5年分別為38%、49%、66%和75%,阿德福韋酯3年為10%,5年為29.5%,恩替卡韋1年內為0%,四年內小于2%,替比夫定1年為4.5%,3年為20%,拉米夫定發生耐藥不選用替比夫定,因為兩者耐藥位點為同一個,拉米夫定耐藥的患者改用恩替卡韋要加量。耐藥發生后,根據耐藥病毒基因測序的結果,為患者選擇沒有耐藥的那些藥物進行補救治療。
例如,拉米夫定耐藥一、加用或改用阿德福韋酯,二、改用恩替卡韋,三、加用替諾夫韋;針對阿德福韋酯類耐藥,一加用替比夫定中改用替比夫定,加用或用拉米夫定,二加用恩替卡韋,三改用恩替卡韋;恩替卡韋耐藥可以選擇一加用阿德福韋酯。二改用阿德福韋酯,三加用替諾夫韋。如果出現上述核苷類藥物抗病毒藥物的耐藥,也可改用干擾素特別是聚乙醇代干擾素治療。
已上是我的學習總結,我感謝院領導及科主任對我的培養與信任,給我了一次向醫療技術精湛科研實力,強大的綜合必研究現代臨床醫學院學習的機會。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9
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狠抓落實,抓實效,注重細節,抓住關鍵環節,強化醫院感染各項制度、措施,做到了醫院感染管理系統化、規范化、措施化,現結合本年度工作計劃,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結合醫療質量安全活動,細化院感質量管理措施。
為規范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去年制定《醫院感染管理手冊》的基礎上,本年度制定并實施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冊》,進一步規范了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明確了科室感染監控小組的職責。日常工作中,在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認真排查安全隱患,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院內感染控制措施,并常規進行督導、檢查,嚴防醫院感染的發生。同時加強了傳染病的管理,嚴格網絡直報工作,一年來未發生漏報、遲報現象。
二、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情況
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院感科加強了院感采樣監測,尤其是對對手術室、胃鏡室、口腔科、供應室等高危區 重點科室,從室內的保潔、消毒、醫務人員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情況、消毒滅菌等環節入手,每月全面監測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的手及消毒液等,全年全院共采樣4824份,合格率99.4%。
為掌握監測的準確性,于今年9月份專門邀請xx市疾病控制中心專門對我院的重點區域進行了抽樣監測,監測結果全部在正常范圍內。
三、規范透析室管理,透析程序嚴格把關
由于今年透析病人的增多,給透析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帶來了不少隱患。院感科針對透析室的具體情況與特殊布局,進一步規范細節管理,明確了人員崗位職責。從消毒滅菌、無菌操作、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到每位患者的透析病例的完整性,逐條規范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督導解決,保證了我院透析患者的安全。
四、規范治療室布局,嚴格無菌操作
重點對治療室污染區進行了改造,按相關要求規整了各種物品的擺放,保證了治療室的整潔、衛生。
五、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嚴防不良事件發生
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和常規督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責任到人、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事件。
六、存在的不足:
、偃横t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不能每治療一位患者及時吸收或手消毒。
、卺t院感染病例報告不及時,經常出現遲報漏報現象。
、坩t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不到位,不能按要求落實培訓制度。
總之,醫院感染涉及全院每個角落,貫穿于自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貫穿于治療和護理的每一個細節當中,為此醫院感染工作要常抓不懈,達到醫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標準,為我院醫療質量提高保駕護航。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10
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為了適應綜合發展需要,站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高度,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列為醫院總體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與醫院的快速發展相適應,整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進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安排了兼職人員從事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建立了規章制度;
三、加強了醫院感染控制知識的教育學習,全院在職醫務人員、新上崗人員進行了常規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學習,將醫院感染質量納入年終考核。
四、注射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更換消毒液,包括院內外和病房的消毒;
五、病房、供應室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消毒;
六、一次性醫療廢物都按照要求消毒、封燒。
我院因嚴格管理和操作,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與管理,無醫院感染不良事件的.發生。由于醫院感染的因素十分復雜,常常因小事釀成大錯。所以足以引起我們對醫院感染管理的高度重視。
回顧過去,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基礎設施落后與業務發展不相適應,職工對醫院感染的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隱患在某些方面還相當嚴峻,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已經進入法制化管理軌道,醫院感染事件特別
是群體感染事件釀成惡性醫療事故還在發生。因此,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醫療安全,杜絕醫療糾紛,已經是勢在必行,就我們醫院實際情況來看,目前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全體職工關于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強化責任意識
2、規范醫療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進一步加強注射室、病房等重點科室的消毒管理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 11
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醫院的正確領導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積極工作,進一步健全落實院感組織網絡,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監測檢查工作。醫院各科室有力配合,護理部切實抓好科室消毒隔離技術操作、無菌技術操作及檢查考核,臨床科室及時認真填寫和上報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監測與分析,指導臨床科室控制醫院感染。通過以上工作,20xx年,我院院感病例共5例,院感率0.9%,全院無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有效將醫院感染控制在較低水平。
一、健全組織,制定和完善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今年3月醫院調整了院感委員會,健全了院科兩級院感質量控制管理體系。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規章,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修訂了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傳染病管理制度、職責、措施、流程等。
二、針對院感薄弱環節,加強院感質量控制
進一步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制訂了醫院感染質量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根據綜合目標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產房、檢驗科、治療室、急診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三、根據傳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強傳染病的院感防控
進一步加強內科門診、發熱門(急)診等重點場所的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醫院感染防控力度,規范工作程序,特別是對全院醫務人員,加強了傳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護知識的培訓,嚴格落實了院感防控和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顧性調查
20xx年,全院共出院病人5456人次,其中外科出院2205次,內科出院2596人次,婦產科出院655人次,其中外科感染病例共3例,感染發生率為0.14%;內科醫院感染病例有1例,感染發生率為0.038%;婦產科醫院感染感染有1例,感染發生率為0.15%;中醫科、五官科、肛腸科醫院感染發生率均為0%。
五、抓好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工作
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院感科加強院感采樣監測,委托縣疾控中心對全院重點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對手術室、產房、護理部等高危區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門診的空氣進行了監測,合格率達100%。
六、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院感科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并常規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醫院感染暴發。重新設計醫療廢物回收登記表,利于回收存檔。對我院的醫療廢物暫存地進行了重新選址改建。是的醫療廢物的管理過程更符合實際,減少了污染和醫護人員受傷害的機會。
七、強化院感培訓及考核
進行了四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參加人員包括全院醫務人員,共118人次,培訓內容為:①院感基礎知識培訓,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解讀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③醫療廢物的處理,④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標準、手衛生標準預防,解讀二乙醫院院感有關標準。
通過培訓,全院醫務人員及工勤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重視。醫務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得到了增強,爭取人人做到有菌觀念,無菌操作。
八、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方法是從臨床科室采樣,到物質庫房索證。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
九、積極參與醫院建筑設計
在新建病房樓時,建議使用感應性水龍頭、重點科室配備干手紙,院領導同意并已經實施到位,投入使用。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建議治療室和換藥室的空氣消毒全部采用懸掛式紫外線消毒機動態臭氧空氣消毒機,其中懸掛式紫外線消毒實施不到位,將進一步完善,爭取落實到各科室。
十、雖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醫院感染環節質量需進一步加強。
2.臨床感染管理小組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用。
3.感染監測結果應定期向臨床科室反饋。
4.部分臨床科室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仍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5.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無菌觀念、手衛生知識仍需加強。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科將繼續開展各項工作,并針對本年度問題,不斷完善和提高。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爭取二乙醫院順利通過。
【醫院感染年終總結】相關文章:
醫院感染科室年終總結12-31
科室醫院感染年終總結01-01
醫院感染科年終總結10-29
醫院感染管理年終總結05-31
科室醫院感染年終總結12篇01-01
醫院感染科室年終總結14篇02-28
醫院感染科室年終總結(14篇)02-28
醫院感染管理質控年終總結(通用18篇)12-24
醫院感染科室年終總結合集14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