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間漢族節日雨水節
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雨水節是流行于川西一帶民間的漢族節日習俗,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傳統節日,雨水這天,不管天公下雨不下雨,都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一種雨意蒙蒙的詩情畫意,出嫁的女兒們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而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節日介紹
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雨水節是流行于川西一帶民間的漢族節日習俗,是一個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傳統節日,雨水這天,不管天公下雨不下雨,都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一種雨意蒙蒙的詩情畫意,出嫁的女兒們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而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那些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保盡快懷孕生子。
節日習俗
“撞拜寄”
雨水節這天天剛亮,霧蒙蒙的大路邊就有一些年輕婦女,手牽了幼小的兒子或女兒,在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經過,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攔住對方,就把兒子或女兒按捺在地,磕頭拜寄,給對方做干兒子或干女兒。
這個奇特的習俗在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著誰就是誰。“撞拜寄”找干爹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家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當然現在“撞拜寄”的習俗只有一些農村還保留著了,城市里朋友或同學、同事相互“拜寄”子女,只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到一起聚聚。
送節
雨水節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女兒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長,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也就是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恭敬地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雨水節吃什么風俗食物
1、香椿
香椿是香椿樹在3月初的時候新發的嫩芽,這個時蔬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只有在雨水時節到來的時候才會有。所以在傳統的飲食習俗上面,有3月初吃香椿的習俗,把新鮮的香椿從樹枝上采摘下來,洗干凈剁碎,可以用來炒雞蛋,或者是制作成香椿餅,味道非常鮮美,也只有在這個時節才能品嘗到它的美味。
2、紅棗粥
雨水節氣濕度比較大,而且容易出現脾虛胃弱的狀態,因此這個時候可以多吃一些補氣補血的食物補氣血養脾胃的食物。而紅棗粥就是非常適合在這個時節吃的食物,既美味又滋補。熬成的紅棗粥香甜可口養胃健脾,所以紅棗粥也是在雨水節氣家家戶戶都會熬制的傳統美食。
3、蜂蜜水
在傳統的飲食習俗上到了雨水節氣的時候應該多喝一些蜂蜜水。因為蜂蜜水有滋潤的作用,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因此到了雨水節氣,很多人習慣性的每天喝上一杯蜂蜜水,養顏美容滋陰。
4、罐罐肉
罐罐肉是在一個陶制的罐頭在里面將肉以及各種時蔬配菜放入一起熬制,有點像瓦罐湯一樣。熬制好的食材非常的軟糯,營養非常的豐富,雨水季節吃的時候也是有可以有滋補的作用。
5、春筍
雨水節氣也就是在2月底3月初的時候,這時候也是春筍剛剛上市的時候。鮮嫩的春筍從地里冒出,采摘之后不管是熬湯還是爆炒,味道都非常鮮美,所以在傳統的雨水節氣也有吃春筍的習俗。
雨水時節注意事項
1、勿過早減外衣
“燥寒凍肉,濕寒入骨。”由于春氣涌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交換于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
2、老體弱者勿用冷水
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滯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于頭,頭易疼痛。
3、洗頭及時吹干
洗頭之后應及時用熱風機吹干。否則,水濕留于發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于頭,由表及里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如毛發未干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癥。
4、吃食物以平性為宜
“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郁熱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郁熱令人“貪涼”,過于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癥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