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吃豆泥骨朵
飲食風俗是節日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長期的、眾多的節日活動的實踐中,形成了獨立的、特殊的節令食品,諸如春節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它同其它風俗習慣一樣,作為民族的一種共同情感、共同心態.統一著人們的.節日行為,對節日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令食品,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豆泥骨朵
材料
面粉250g,紅豆沙250g,糖25g,即溶酵母粉3g,水135g
做法
1.面粉和糖混合在一起,酵母粉溶于水中,將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揉成稍光滑的面團,用保鮮膜蓋上醒5分鐘
2.將紅豆沙平均分成10份備用
3.將醒好的面團平均分成10份
4.搟成圓形
5.放上豆沙餡
6.包成包子的形狀
豆沙包
材料
中筋面粉110g,自制紅豆沙100g,食用水60g,酵母2g
做法
1、把清水、面粉和酵母依次放入面包桶
2、啟動Imix程序,揉面30分鐘
3、取出面團,揉成光滑的面團
4、把面團置于深碗中,蓋上保鮮膜,下面墊一盆溫水,發酵至2倍大
5、趁著發酵面團的時間,把豆沙分成20g/份,搓圓備用
6、取出發酵好的面團,排氣重新揉圓,平均分成5個32g的小劑子,壓扁成圓形面皮
7、把豆沙放在面皮的中心,包成圓形包子,收口朝下
8、依次包完5個包子,蓋保鮮膜靜置(醒發)10分鐘
9、蒸鍋注入足夠水,把包子間隔排在蒸盤上,放入鍋內
10、蓋上鍋蓋,大火燒開水后轉中小火蒸10分鐘,蒸好之后燜5分鐘再開蓋享用
【下元節吃豆泥骨朵】相關文章:
下元節傳統禁忌06-04
下元節的由來10-04
下元節的節日別稱10-27
下元節有什么習俗10-04
下元節和寒食節的區別10-30
下元節的起源和民俗活動10-27
下元節和上元、中元節的區別10-30
下元節節日復興10-27
下元節是什么節日由來和傳說故事08-17
苗族節日吃新節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