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飲食原則
冬季非常寒冷,此時如果不注意飲食原則的話容易生病。以下是CN人才小編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冬季的飲食原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冬季的飲食原則
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對于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分解代高謝增強,人體易出現負氮平衡。蛋白質的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15~17%為好,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制品等,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質,不僅便于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數量既少,品種也較單調,尤其是在我國北方,這一現象更為突出。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后,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不少老人發生口腔漬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癥狀。其防治方法首先應擴大食物來源,冬天綠葉菜相對減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特別是缺乏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只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還是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還可影響人體的營養代謝,使各種營養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體內代謝因素的影響,往往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體尿量增多,使上述無機鹽隨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應及時予以補充。可多吃些含鈣、鐵、鈉、鉀等豐富的食物,如蝦米、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等。如有鈉低者,做菜時,口味稍偏咸,即可補充。
擴展閱讀:便秘的危害
1、女人便秘老得快
女人長期便秘,大量便渣會滯留在腸道內發酵、腐爛,大量毒素和有害菌被腸道反復吸收,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人體各部位,成為女性健康和美麗的罪魁禍首,大象腿、魚尾紋、色斑、皮膚暗黃粗糙、大肚子等問題隨之出現,令生活黯然失色。另外,長期便秘易發生乳腺癌。
2、老年便秘疾病多
習慣性便秘因用力增加腹壓,屏氣使勁排便或誘發中老年男性高血脂、心腦血管病、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罪魁禍首,導致老人心腦血管病變死亡率急劇增加,出現痔瘡、肛裂等問題,令人痛苦不堪。
3、孩子便秘隱患多
便秘使小孩胃腸道菌群失衡,導致精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營養不良、心情急躁、消瘦、免疫力下降、易感冒、生長遲緩,如不及時調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病變。
【冬季的飲食原則】相關文章:
冬季金佛山滑雪旅游飲食攻略12-31
仫佬族的飲食習俗02-13
成功就業的原則02-19
各國的元旦飲食習俗11-11
中國元旦的飲食習俗01-10
創業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俞敏洪的創業原則05-22
關于冬季的結婚對聯05-07
廈門冬季的旅游攻略12-30
職場厚黑學的相關原則07-03
人際交往的原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