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如何尋找“最理想雇主”
雷曼兄弟破產波及到的不僅是全球金融市場,連美國大學生就業市場也受到了沖擊。《紐約郵報》稱,今年的金融危機可能會使得紐約州未來6個月的收入減少10億美元,并導致多達3萬人失業。就業難,已經成了全球性的問題。
中國有個成語叫“金九銀 十”,而在初秋來臨時,找工作勢必又要掀起一個高潮。在2008中國大學生最理想雇主榜單的TOP10中,中國移動連續四年名列榜首,寶潔和谷歌緊隨其后,排名第二和第三。在奧運經濟的帶動下中國銀行首次進入前十,排名第四。另一位闖入前十的明星企業是2000年誕生于中關村的民族品牌百度,排名第八。此外,IBM、麥肯錫、中石油、花旗集團和中國電信等中外老牌企業再次穩居前十。就業情況可以體現出國計民生,大學生的擇業情況也無不反應了當前的經濟運行軌跡。自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的整體形勢就不甚明朗,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對中國經濟更如溫水煮蛙,負面效應逐漸顯現。不明朗的經濟形勢讓學生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下降。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更多人的首選,國企憑借公認的穩定性自然受到更多青睞。
然而在大學生青睞進入國企的同時,“今年新增畢業生有多少萬”“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的消息總是不斷充斥著大小報紙。每個畢業的學生都期望找到理想的雇主,每個企業都希望召到理想的員工,但兩者之間似乎總有差距和矛盾。畢業生們在選擇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時,是認真而謹慎的,他們除了關注企業的品牌實力、企業發展史、企業文化、管理理念等企業自身應具備的“硬件”外,也關注企業能給員工帶來什么,于是薪酬待遇如何、是否有系統的培訓機會、是否有海外發展機會等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軟件”。雖然對心中理想的雇主有很多的想法,但剛踏上社會的青年們總是不斷的在現實里碰壁。
畢業生多了,并不意味著人才過剩。企業仍然對人才求賢若渴,但什么樣的人才才是企業所需要的呢?麥肯錫曾經有份報告稱:中國缺乏訓練有素的畢業生,這可能阻礙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及發展更先進的產業。報告表示,中國大學生缺乏應用技能,英語水平低下,“只有10%的畢業生擁有去外企工作的技能”。畢業的大學生并非都是企業所滿意,每個大學生都想進大企業,每家大企業都想招有工作經驗、有工作能力的大學生。大學生就業也是自己和社會之間的一個匹配過程,只有在相互磨合之后才能找打最佳結合點。
曾有調查顯示,大學生求職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乏工作經驗”的情況占63%。我國的教育體制多年來按照一種模式培養人才,專業設置脫離社會需求,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有的是專業知識,缺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禮儀和法律觀念,大學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練”。大學生與企業雇主之間最大的矛盾在于機會和經驗。在跨國公司喊出"招人難"的同時,不少大學生都認為,現在多數單位招聘不僅考試和面試,還在工作經驗等方面有要求,實在太苛刻了。
世界雇主品牌咨詢公司Universum最新調查揭示出一個問題:學生目前獲取公司信息主要通媒體和雇主的校園宣傳,不免有不夠客觀、不夠深入之嫌。同學們更希望能通過在公司工作的熟人和實習工作機會去了解公司的文化。商科同學們都殷切希望有實習機會,但是抱怨實習機會太少的同學也不在少數。業內人士表示,實習是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門磚。我國的大學生卻很少有好的實習機會。勞動力不缺的企業,一般不愿意招實習生。而勞動力短缺的企業,一般不會注重大學生實習期的.短期培養。規范企業對實習生的學校背景和生源素質都有要求,企業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實習生。這個尷尬的存在讓實習生進退為難。
除去企業因素外,在校生也可以盡量多參加活動來獲取更多的社會經驗和尋找更好的實習機會。
我在加拿大讀書時,暑期會出去找工作。我在北美發現參加研討會或展銷會是一個很好的介入社會、交流或結識人的方式。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找工作的方式。加拿大的公司和個人一般都比較重視這一類的活動。就在我參加的一個研討會上,我注意到加拿大城市聯合會的會長在發言中提到他們正在考慮爭取同加拿大聯邦政府一起,發起一個“協助中國14個沿海城市發展” 的項目。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便毛遂自薦去做他們的顧問。在寄去簡歷后,我便被聘用了,幫助加拿大城市聯合會做有關咨詢工作,其中包括與加拿大政府國際開發署一起,制定一個如何與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合作的項目。沒想到參加一個研討會就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實習工作。所以,機會總是有的,就看你是不是善于發現它、抓住它
實習是讓大學生了解職場、認識社會的良好機會。通過實習,大學生可以了解企業對人才衡量標準,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實習來親身體驗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結合個人特長和性格提早進行職業發展規劃。而誰來給大學生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在此,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中國的企業家能否提供工作機會給這些大學生?
當前我國企業開始逐漸縮小了與歐美的差距,今年的500強企業評選中,也有33家上榜。雖然多為國有壟斷性企業,但中國企業的進步與發展是不容置疑的。在企業進一步強大的同時,是否調整一下思路,多組織一些讓實習生實習的機會呢?企業參與教育發展,捐資辦學、建立教育基金會等等,這是企業為社會做出的慈善之舉,但當前我國的企業家慈善概念多停留在“捐贈”階段。其實,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也就是為他們提供了鍛煉的機會,這也是一種“慈善”行為,而且,在實習的學生中,還可以找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工程和電子公司之一的西門子,同各國高校建立了密切聯系,為學生和老師安排活動,并無償提供實習場所和教學場所,舉辦報告會等。西門子公司每年在重點院校頒發300多項獎學金,并為優秀學生提供畢業后求職的指導和幫助。西門子也因此儲備了大量的管理人員。我國企業也應該積極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培訓的機會。反對包括學校、學歷、性別、戶籍、身體等在內的各種就業歧視,努力為畢業生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和良好的人才環境。
荷蘭為了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高校里每個本科生都有實習機會,商務類專業的學生甚至有一年的實習期,有的學生甚至可以到美國的大公司實習。國外很多國家都注重實習環節,但因為我國教育體制等因素,中國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還一直存在。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些政策性的服務或指導。如呼吁那些排名靠前的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對吸納實習生的企業給予獎勵等。
當然,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但企業和政府聯手,多創造一些工作實習的機會和項目,或者提供這方面的輔導,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除了社會上的因素外,大學生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來解決問題,擺正心態,在求學期間多找實習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實習的機會,通過實習,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雇主
http://www.shddsc.com/【畢業如何尋找“最理想雇主”】相關文章:
創業項目如何尋找03-26
作為戀愛伴侶最理想的星座02-22
如何尋找自己的投資創業信息03-24
如何尋找優質的創業項目04-05
教您如何尋找優勢創業項目04-04
如何尋找到合適自己的穩定的創業項目04-05
工傷保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11-11
如何寫畢業贈言04-06
畢業論文如何答辯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