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求職,如何防騙
2013年的暑期又到來了,在校學生們的實習大戰拉開了序幕。“有沒有暑期工可以介紹?”暑期一開始,許多學生便尋思為自己找一份暑期工,通過暑期工走出校園,增加一些社會閱歷,為簡歷添上精彩的一筆。暑期找工的學生很多,學生們在實習求職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也越來越多:招聘暑期工的企業也很魚龍混雜,經常出現侵權和欺騙事件屢見不鮮,實習崗位減少、名企實習門檻提高……各式問題都困擾著想利用暑期求職的學生們!
暑期求職是熱潮,每年的這時候,一些不法分子乘虛而入,利用求職者求職心切的心理,以“招工”的名義騙取求職者錢財。他們利用勞動力招聘市場、中介、網絡或者游說等途徑,通過收取擔保金、中介費、服裝費等方式實施詐騙。
應對這些“妖魔鬼怪”,求職者只有煉就識別求職陷阱的“火眼金睛”,方能逢兇化吉!
常見的騙術,請注意!
一、“張貼廣告”招聘詐騙。
不法分子在街頭人員密集地區張貼招聘啟事,吸引應聘人員上門,在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后稱職位已滿,并且承諾及早聯系合適的單位,讓應聘者留下聯系方式,但是其根本沒有兌現,后尋找各類借口敷衍。
二、中介招聘詐騙。
少數勞務中介所為了獲取應聘者的信任,和一些騙子公司或者皮包公司合伙進行詐騙,先由中介單位以推薦工做為名收取報名費、服務費,后由騙子公司或者皮包公司假裝招聘工人,收取體檢費、服裝費、押金等費用后,再編織各種各樣理由拒絕上崗或者中途辭退。
三、“網絡”或者短信招聘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短信發布虛假招工信息,誘騙打工者應聘,通過電話聯系、匯款等方式詐騙錢財;
四、“找關系”招聘詐騙。
犯罪分子謊稱關系廣、能力強,可以為求職者打通關系找工作,再以花錢打點的名義騙取錢財。
除了以上四大常見招術,騙子們還有很多手段意圖侵害對你的錢財和人身安全,聯英人才網提醒您:一般情況下,正規的招聘網站和企業不會要求求職者入職前繳納服裝費、中介費、押金等,遇到這樣的要求,請一定要謹慎!
工作為餌,騙求職者服裝費
【案例】去年6月,大學畢業生小劉在鄭州北環一家電器貿易公司面試通過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裝費,然后才能簽合同、培訓,再開始工作。交費后,她同該公司簽了勞動合同,上面還特別注明:如因個人原因辭職或自動離職,公司不予退還,服裝費由自己承擔。上班后,小劉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辭職并退還服裝費,被對方以簽有協議為由拒絕。
【特征】向涉世不深的大學生收取所謂的服裝費、資料費、手續費、培訓費等費用后,卻遲遲不給安排工作,迫使求職者自動辭職。
【對策】凡應聘時,招聘單位提出收取服裝費、押金,或以其他方式變相收錢的,都是非法的,很可能是個騙局,求職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另外,遭遇詐騙后要及時報案,否則不僅本人的損失難以挽回,還會讓更多人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