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高薪背后的“陰暗面”
3月26日,中國四家證券報共同刊登了三則公告,分別是《中國證監會2012年引進中高層次專業人才招聘公告》、《中國證監會2012年公開選聘高級專業職位人員公告》和《證券、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公開選聘公告》。
上述三則公告的發布,被業界更多的解讀為是中國證監會新一輪的招賢納士的開始。業內人士認為,引進金融方面的人才,或將帶給中國金融業一個新的面貌,促進金融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其實,這并非證監會首次對外招賢納士: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證監會就一次性從美國、中國香港等地引進20名人才,截止目前,全行業海外引進人才中已有11人入選,引進人才在引領市場創新發展上發揮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此外,2011年證監系統也曾進行過副局級崗位的競聘活動。
當前,中國正處于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階段。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是人才,尤其高層次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的核心力量。高層次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縱觀發達國家在吸引高層次人才方面的措施,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比如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奉行人才引進戰略,重視吸引和留住外國留學生,同時利用靈活多樣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從世界各地引進人才。
英國則將人才戰略瞄準全世界,對外國留學生和科研人員放寬入境限制,大量外國人才在英國供職已經成為英國人才市場一大特點;歐盟成員國則通過“藍卡”計劃,為海外人才簽發居留許可;日本則是通過制定《外國科技人員招聘制度》等法規,著力吸納外國人才,短時間內實現國家的崛起。
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且,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這為中國大力引進全球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因此要抓住當前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戰略機遇期,全方位吸引全球高層次人才。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這是一個繁榮的“陰暗面”:在中國的公司正因快速的員工更替而苦苦掙扎。不少公司存在過多的職位空缺,因為招聘不到合格的員工,必須打出“高薪牌”。人才緊缺今后可能威脅中國的發展。
德國化學公司“瓦克”大中華區去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一年內,該公司“只有”15%的員工離職。在德國,這是個很高的員工周轉率,預示著危機。而在中國,卻被認為是成功的。
為了找到最佳雇員,長久以來,各家在華企業進行著一場痛苦的“人才爭奪戰”。因為“聰明的大腦”意味著高營業額。
在德國,公司員工在同一家公司的工作年份平均為10.8年,而在中國只有5年。對企業來說,這是個大問題。在華公司中十有八九把找到合格人才視為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與此同時,中國卻有數量龐大的農民工隊伍,他們愿意干任何工作,且收入不超過350歐元。
“在某些行業,如汽車行業或IT業,跳槽率高達30%”,上海德國商會董事會成員羅爾夫科勒說。這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很高,因為新員工必須不斷培訓,這嚴重阻礙企業的生產力。一個新員工平均必須用40個月才能完全取代老員工。更糟的是,中國員工往往在離職前幾天才通知公司。
專業技術人員的短缺造成另一種結果:員工年薪以兩位數幅度增長,這在中國很普遍。在工資上漲的同時,商品價格也開始上漲,形成“價格螺旋”現象。這可能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扼殺增長!皟r格螺旋”越轉越快,還會增加通貨膨脹率。
實際上,越來越高的工資也不再足以長期吸引專業人員。羅爾夫科勒認為,對大多數中國員工來說,工作氛圍、企業形象和透明的晉升機會,比高年薪更為重要。這方面,中國員工與德國員工沒有差別。
【中國高薪背后的“陰暗面”】相關文章:
中國未來熱門高薪職業預測資訊09-18
中國十大高薪職業201708-09
2022中國適合女生的高薪職業排名09-16
中國未來十年熱門高薪職業排行榜09-17
2016中國十大高薪職業排行榜09-26
2017中國最受歡迎高薪專業排行榜09-26
如何提高薪水09-25
2017年中國最受歡迎高薪專業排行榜09-26
放棄高薪創業成功的故事09-25
新聞的背后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