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通全國首創建筑企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
【最新消息】南通在全國范圍內創造性提出了“建筑企業建筑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政策,成功實現了行業內農民工工傷保險無縫覆蓋,填補此前工作多項空白,相關經驗做法成為國家出臺文件的樣本。昨天,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人齊聚南通,以剖析研討“南通經驗”為教材,破解全國建筑行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難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副司長魯士海表示:“南通工作在全國具有開創性,我們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就是依托南通做法起草的。”
建筑業是我市最具活力、最具影響的經濟板塊之一,而從事建筑施工的多為農民工群體。由于這一群體安全意識淡薄、安全防護能力缺乏,加上工作環境相對惡劣等特點,建筑工人成為安全事故多發群體。市人社局局長江航介紹,一直以來,包括工傷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采用實名制參保的單一方式,但建筑企業施工人員流動性大、工種多、用工時間不一致,實名制參保不能滿足其需求,從而令建筑行業一度成為工傷保險參保工作中的灰色地帶,以致很大部分從事建筑施工工作的農民工在發生工傷事故后面臨工傷救助的困境。
針對這一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困局,從2006年,南通市就探索對工傷保險實名制參保制度進行了改進,在全國首創建筑企業建筑項目參保方式。由人社和建設部門密切配合,在每個建設項目核發施工許可證時,將工傷保險參保證明作為必備條件之一,使所有建設項目都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保證了所有在南通行政區域內施工的建筑企業,均要為其使用的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確保了在建工程農民工應保盡保。
南通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主任王泰山表示,在推行項目參保中,南通將參與施工項目建設的全部職工作為參保對象,發生在該項目工作過程中的受傷職工全部予以認定工傷,并為工傷職工開通綠色通道,確保了每個建筑業農民工都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來自四川的農民工吳文龍是一家建筑公司制模工人,此前因施工不慎,從高空墜落,導致脊椎、腰椎部分骨折,在治療中工傷部門很快為其認定工傷,“幸虧參加了保險,我一點也沒為治療康復費用擔心。”
http://www.shddsc.com/【2015南通全國首創建筑企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相關文章:
建筑項目工傷保險繳費標準09-25
建筑施工人員如何參加工傷保險10-07
上海建筑施工企業工傷保險登記指引11-29
企業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11-24
參加工傷保險如何繳費11-18
建筑企業工傷保險內部管理難點的研究論文03-27
參加工傷保險個人需要繳費嗎11-22
工傷保險待遇項目有哪些12-09
工傷保險賠償項目包括哪些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