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失業保險費率下降多少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那么。2017年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及標準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
在社保費率降低政策中,失業保險是最先進行費率下調的。那么具體的下調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影響?
業保險金的繳納比例是什么?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工資總額,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額。單位工資總額按照國家有關工資政策予以認定其構成和計算方式。它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是指由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收入。
在確定繳費基數時,各地可以根據情況統一規定各單位以哪一個時期的工資總額和工資額為繳費基數。如:可以上一年度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平攤到本年度各個月份,每月按相同數額征收;可以上月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按實際發生數確定征收數額;對工資總額不易認定的,可由負責征繳的機構參照當地工資水平和該單位生產經營狀況核定繳費基數。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方法應與單位相一致。
失業保險金的`繳納標準是什么?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社會團體按照本單位專職人員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專職人員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國家機關按照本單位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事業編制人員、勞動合同制工人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
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職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由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難以確認工資總額的單位,按照單位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人數計算工資總額。
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或者職工本人工資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事業保險費率下調的影響
1、失業保險費率調整時間:3月1日起
2、失業保險費率調整內容:失業保險費率暫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降至2%,單位和個人繳費的具體比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單位及職工的費率應當統一。
3、失業保險費率下調影響:
①初步測算,僅失業保險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就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
②不會影響職工原有福利。各項社會保險費中只有失業保險與個人福利待遇掛鉤較少,并只針對極少數失業人群,這部分降低繳費的比例政府可以通過其他救助形式補充,因此不會影響個人福利待遇,還可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③降低程度并不足以影響五項社保費率總體壓力。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五險”的總費率已達到企業工資總額的39.25%,企業負擔為28.25%,個人負擔為11%。其中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為0.75%,下調力度不超2個百分點,對于企業所承擔的社保費率壓力并沒有起到明顯減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