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退休后如何領取養老金
退休后如何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隨著退休年齡延遲的趨勢來臨,很多人都在擔心是不是自己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也會隨著退休的延遲而延遲,那么,在這里,法邦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詳細的關于養老保險的繳納和養老金的領取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社保交滿15年后可以不再交費。也就是說,養老保險交夠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但是,如果有單位,即使繳滿15年,但職工還未退休的,企業還得繼續繳費,直至退休;個人繳納社保的話,可停繳,也可繼續繳納。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社保需要要等到退休年齡到了以后辦理了退休才能領養老金。所以,延遲退休政策出來后,未退休這批人的領取年齡一定比已開始領取這批人的年齡大。
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15年后可以停交,但如果沒到退休年齡在停交保費到退休這期間,不能享受醫療待遇。在辦理了退休開始,可以享受醫療待遇。這之間可以用農合醫療或者城鄉醫療來代替。更多相關內容,請咨詢法邦網專業律師。
延退方案預計出臺
中國經濟周刊訊: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召開2016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李忠介紹,基于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遲退休政策,將分三步走:一是在實施上會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調幾個月。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比如會選取現在退休年齡相對較低的部分崗位開始。三是會在之前做及時的公告,也會在方案出臺前廣泛地聽取和征集意見。此前,在7月13日召開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勞工就業部長會議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臺。
更多相關閱讀:2022年延遲退休方案正式實施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所長金維剛27日在北京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將在明年正式出臺。出臺后會有五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實施。
金維剛是在當天舉行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論壇演講中,他表示,“十三五”時期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推進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臺后,還沒有正式實施,今年將會正式實施。
他表示,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建立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要實現制度的全覆蓋和法定人群的'全覆蓋。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預計可以把5000萬人納入到這個體系里,包括3800多萬在職和1500多萬退休人員。
對于延遲退休政策,金維剛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齡偏低,要適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實現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的辦法。這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各類群體差異比較大,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到不同群體的情況,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盡量穩妥。
延伸:如何處理養老保險引發的勞動糾紛
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后獲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是法律規定的勞動者應享有的一項權利,也是用人單位的一項法定義務,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不予履行,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勞動爭議處理機關在處理這類勞動糾紛案件時,應按糾紛的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不同的處理:
(一)勞動合同中規定企業應向社會保險機構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費而拒不交納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應教育企業行政領導,督促企業履行義務,并裁定企業行政負擔由此產生的其他義務。
(二)勞動合同中未規定企業應向社會保險機構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費用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應指明勞動合同的不完善之處、企業應盡的法定義務及由此而導致的相應法律責任,并裁定企業應在一定期間內向社會保險機構補交養老費和滯納金。
(三)企業以談判時未討論須承擔職工養老保險費為由,拒不交納職工養老保險費,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應明確指出,談判時未涉及該項內容,并不能免去其法定義務和責任,企業仍有交納職工養成老保險費用的義務。
(四)企業在職工單方要求解除勞動合同時,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補回企業為其交納的養老保險費,否則不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的,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應查清職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應裁定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不得附加任何條件;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應要求職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對堅持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裁定其承擔因不履行勞動合同而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或違約金,但不能支持企業要求職工交回養老保險費的決定。
【延遲退休,退休后如何領取養老金】相關文章:
退休后如何領取養老金10-16
退休后養老金是如何領取的10-11
退休如何領取養老金10-13
退休后怎么領取養老金10-16
養老金退休后怎么領取10-15
退休后養老金怎么領取10-12
退休了怎么領取養老金10-15
養老金退休能領取嗎10-13
退休后養老金怎么算09-22
退休后如何提取公積金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