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時間:2022-07-16 21:14:36 養老保險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4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2014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1

  (一)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

  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

  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帳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帳問題。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xx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xx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7%繳費(20xx年為7%,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到8%)。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一)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資的300%。(二)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http://www.shddsc.com/

2014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

  個人辦理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

  (一)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帳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帳問題。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xx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xx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

  (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7%繳費(20xx年為7%,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到8%)。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三)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資的300%。

  (四)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個人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法律明文規定的,交納的方式和時間也是有要求的。關于養老保險的具體待遇以及領取時間等問題您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詢網站。

  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

  什么是五險一金?“五險”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是住房公積金。那么,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到底是多少呢?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網友提問:

  五險一金是哪些?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是什么?

  律師解答:

  一、五險一金是哪些?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 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 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二、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是什么?

  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 ),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 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公積金繳費比例: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 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 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 )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 利于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 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關于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 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 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后還必須有求職的意愿,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 如果失業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給你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

  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怎么區別

  養老保險作為作為一種社會保險,一直是社會廣泛討論的焦點問題。那么,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怎么區別?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參照新農保制度同步實施,因此歸納起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保障對象、實施強度、繳費標準、籌資結構、統籌機制、待遇計發等六個方面。

  1.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障城鎮就業群體;而新農保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城鎮非從業居民群體。

  2.實施強度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雇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基數和比例來繳費的;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3.繳費標準不同。新農保政策中“有彈性”,這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沒有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準,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準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準,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4.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老年人基礎養老金,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三方籌資結構,不僅僅局限于集體經濟,國家還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5.統籌機制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進行統籌,不論是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還他人資助全部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6.待遇計發不同。不論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但二者的計發辦法不盡相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相同的,都是以個人達到60周歲(或退休年齡)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于139(139指個人賬戶計發系數)。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二者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以絕對額來確定的,目前,國家規定的全國統一的最低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較為繁雜,其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相加后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加發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按照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確定。計算參保人員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時,應當包括其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工資指數。

  當事人需要多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注意二者養老保險的區別,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本文由小編為您整理提供,歡迎參考咨詢。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有何不同?

  保險,最為一種投資理財活動深受廣大人民的熱切追捧。對于正處在求職階段的人來說,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家更看重的是轉正之后公司給予的保險福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然而像這樣的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有何不同呢,小編帶您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1、什么是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失業、疾病、工傷等失去勞動能力的情況下,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女工生育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六個部分。

  2、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有什么區別?

  (1)屬性不同。社會保險的依據是國家《憲法》,是國家的基本社會政策和勞動政策,是通過國家或地方立法強制執行的。商業保險是國家經濟活動的一個方面,是人民保險公司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的經營活動,這種經營活動是由保險者與被保險者雙方按照自愿原則、通過簽定契約來實現的。

  (2)保險的對象和作用不同。社會保險是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為保險對象,其作用是保障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和失業時的基本生活,這種保障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商業保險是以投保的自然人為保險對象,其作用是根據契約規定給予投保者一定的經濟補償。

  (3)待遇水平不同。社會保險從保障基本生活、安定社會出發,著眼于長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保障水平隨著物價上升和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有所提高。商業保險只著眼于一次性經濟補償,給付水平的確定只考慮被保險人繳費額的多少,而不考慮其他因素。

  (4)管理體制不同。社會保險的管理體制是以各級政府主管社會保險的職能部門及所屬的社會保險事業機構為主體,為實現法律賦予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而對勞動者的社會保險事務實行人、財、物的統一管理。商業保險的管理體制是自主經營的各經濟實體自主經營,其管理工作全部圍繞嚴格履行保險合同而進行的。

  (5)立法范疇不同。社會保險是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之一,也是國家對勞動者應盡的義務,屬于勞動立法范疇。商業保險是一種金融活動,保險合同雙方的權利受經濟合同法保護,屬于經濟立法范疇。

  我們在投資理財為自己的未來作規劃的時候,不能盲目的追求銷售人員所推銷“低投入、高收益、低風險”。投資有風險,需要大家謹慎的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不要跟風。

  如何計算養老保險數額

  對于不同的人,繳納的養老保險等級不同、繳納的年限不同、數額不同,最后所領取的養老保險金的數額也是不同的。在社保局算這筆錢的時候,細心的你是不是也應該知道如何計算養老保險數額呢?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基數

  職工繳費工資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基于如今社平工資逐年提高,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檔級。

  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已辦理退休手續;

  2.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并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4.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5.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6.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余額繼承

  20xx年5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征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的公眾

  養老保險

  意見。草案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并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于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后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對于不愿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愿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草案明確規定,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

  為了規范管理,草案明確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和個人賬戶余額繼承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同時,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

  草案還明確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具體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知道了養老保險數額的計算方式,可以提前算算自己所繳納的保險費在退休之后每月能領取多少的退休金,根據這樣一種數字來評估自己的投資情況,更合理的規劃以后的繳納情況。

2014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3

  社會養老保險,全稱社會養老保險金,即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

  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

  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帳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帳問題。

  二、個體勞動者職工養老保險繳費

  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17年最新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20xx年最新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

  例如:20xx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xx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

  (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費

  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20xx年最新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保險經紀人。

  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一)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于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資的300%。

  (二)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2014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4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政策規定:20xx年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是多少?

  什么是“五險一金”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繳納比例: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 .用人單位每個月你繳納0.5%,個人無需繳納;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用人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xx年下半年起,全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相關閱讀

  全國各地養老金發放標準不斷升高,近日,為降低企業負擔,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國務院決定階段性降低社保繳費比例。繳費比例下調,百姓社保待遇不受影響,那么,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變為多少?究竟有哪些地區可以降費呢?

  20xx年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政策規定

  【企業繳費比例】19%

  【個人繳費比例】8%

  【注】個別城市根據城市經濟發展情況而定,但最新比例均有所下調。

  目前各省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都是8%,單位繳費比例,上海是21%,山東和福建是18%,廣東和浙江是14%,其他省份都是20%。按照要求,全國大部分省市是符合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條件的。具體來說,有21個省市區,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江西、山西、四川和新疆都已降到19%,其余16個省市區是北京、天津、內蒙、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云南、貴州、西藏、甘肅和寧夏,符合降低費率的條件,可以由20%降低到19%。

  20xx年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是多少?

  根據國家最新的社保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已經有所降低,對于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事情。據悉,從20xx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xx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于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马鞍山市| 开江县| 洛阳市| 亚东县| 朝阳区| 扶沟县| 洪江市| 灵川县| 沐川县| 合川市| 峡江县| 济南市| 法库县| 通州区| 襄城县| 大邑县| 新建县| 南通市| 枣强县| 石河子市| 库尔勒市| 泊头市| 文山县| 万宁市| 鹤岗市| 乳源| 鄂尔多斯市| 犍为县| 长子县| 宁明县| 枞阳县| 青阳县| 于田县| 武汉市| 浦北县| 神池县| 射阳县| 石棉县| 离岛区|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