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退休人員繳納醫保
從2015年11月初中央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到上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求是》雜志上的文章都明確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專家認為,在人口老齡化快速到來的情況下,讓退休人員繳納醫保費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前提是保障退休人員的收入不能再降低,因此必須同步配合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醫保基金的錢不夠,后果的確會很嚴重,但將手伸向退休人員,卻是不妥的,如果一定要讓退休人員繳納醫保,也應該是在窮盡一切辦法之后,并且讓公眾覺得這是非常必要的,才可以實施,否則只會讓人覺得很是寒心。
醫保基金收不抵支,這是不爭的事實。2014年,全國有225個統籌地區的職工醫保資金出現收不抵支,占全國城鎮職工統籌地區的.32%,其中22個統籌地區將歷年累計結余全部花完。居民醫保方面,全國有108個統籌地區出現收不抵支。此外,各項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增長率均超過了收入增長率。以2013年為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增長率18.9%,支出增長率22.7%;新農合基金增長率19.6%,支出增長率20.8%。顯然,醫保基金的形勢相當嚴峻。
醫保基金的錢不夠了,如何解決?一種方式是開源,一種方式是節流,還有一個是保值。那么首先要問的是,節流是否真正做到了?增值是否做好了?在現實中,醫保基金浪費現象也很嚴重。更重要的是,醫保的雙軌制并沒有真正廢除,享受公費全額報銷的群體規模依然很大。在節流問題上可以做的文章還很多。
讓退休人員繳納醫保是醫保基金“開源”之策,但這種政策現在“研究”,還是為時過早。雖然,讓退休人員繳納醫保,對于個體而言,數目并不大,需要繳納的平均額度為每人每月180元。而實際操作下來,可能是每人每月百元左右。每月百元左右,對于退休人員也是沉重的負擔,畢竟他們沒有額外收入,且本身退休工資總量有限。這會影響到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我國《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讓退休人員繳納醫保,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當然,如果一定要收費,是要先修改法律的。
退休人員是弱勢群體。能不傷及就不能傷及,這是最起碼的原則。“開源”的辦法還是不少的,比退休人員繳納醫保的“研究”路徑還很多,比如增加收益,合理化報銷制度等等,這些都是更為急切和根本的措施。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先別打退休人員的主意。
讓退休人員繳醫保,這樣的醫保改革讓人心存疑慮。
【淺析退休人員繳納醫保】相關文章:
杭州退休人員醫保待遇審核流程10-29
退休職工醫保怎么報銷08-31
醫保一般需要繳納多少年09-08
因病提前退休需要續醫保嗎09-10
失業人員養老保險如何繳納08-30
退休時醫保還未繳滿期限怎么辦10-05
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03-23
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說明03-19
下崗失業人員要延遲退休嗎05-27
退休人員是否有誤工費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