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主要特點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作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專家學者共同完成的首部報告,主要對“十二五”進行回顧和總結,對“十三五”進行展望和思考。以下是CNrencai小編為讀者整理的資訊。
2月18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首發式在京舉行。此次發布的《報告》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發布的第一部公開的社會保障智庫報告。
《報告》認為,中國目前正在從長期漸進的試驗性改革狀態向成熟、定型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邁進。“十二五”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規?涨、發展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廣的時期,社會保障已經成為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證!秷蟾妗吠瑫r對“十三五”期間的社會保障進行了展望,認為“十三五”是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從長期試驗性改革狀態經過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成熟、定型的決定性時期。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報告》聚焦公眾普遍關注的社會保障問題,全景式地回顧、總結了“十二五”期間的社會保障改革進展,對改革成效進行了客觀評估,同時展望了“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取向,并提出了系統的政策建議。它是社會保障學界對公眾關切的社會保障問題的回應,也是助力國家深化社會保障改革的建言書。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發布
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首發式18日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組織編寫的全面、綜合、權威的年度報告,旨在客觀描述中國社會保障政策及實施現狀、檢討政策得失、提出政策建議,是全面了解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情況的一個全景式讀本。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作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專家學者共同完成的首部報告,主要對“十二五”進行回顧和總結,對“十三五”進行展望和思考。它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總報告,對全國社會保障發展進行整體描繪、綜合評價與展望,提出了社會保障領域改革與制度建設的四個問題和五大挑戰,以及 2016年值得期待的社會保障發展進展。二是分報告,包括社會救助、農村扶貧、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基金、醫療保險、養老服務業、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住房保障、慈善事業等10個專題報告。三是動態分析,解讀2015年度國內發生的社會保障十大事件和世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狀況及發展趨勢。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教授在首發式上指出,《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有四個特點:
一是內容完整,反映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全貌與主要制度安排的發展情況。
二是評價客觀,立足于國家全局與民生福祉,從專業視角對中國社會保障體系進行客觀描述與評價。
三是崇尚理性,在尊重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客觀規律和發展變化中的中國國情基礎上,理性地提出政策建議。
四是觀點權威,依托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匯集全國長期跟蹤研究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等各個專業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進行專業、權威的分析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