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銷售實習報告
大學畢業生即將步入社會,實習的時候又是要寫實習報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叉車銷售實習報告,歡迎閱讀。
叉車銷售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畢業設計是在大學期間的最后一個學習階段,是我們之前學習和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也是對我們的綜合素質,工程實踐能力與科研能力的系統檢驗。畢業實習調研就是要對設計與研究的目標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進行探討深入,全面了解;分析所研究問題的要求,性質及特點,分析各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及其相關要素;對通過實習調研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調整,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及該類課題的研究狀況。
在大四上學期,通過在洛陽一拖公司的參觀實習,對叉車的系統、分類、組成、工作狀態等各項參數指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參觀實習的同時,我還向技術人員學習,聽取技術報告,完成了收集有關技術資料等工作。
二 實習內容
(一)叉車構造
1. 動力部分
叉車動力裝置的作用是供給叉車工作裝置裝卸貨物和輪胎底盤運行所需的動力,一般裝于叉車的后部兼起平衡配重作用。
電動叉車的動力裝置是蓄電池和直流串激電動機,它的驅動特性最接近恒功率軟特性的要求,其牽引性能優于內燃機。此外,運轉平穩無噪聲,不排廢氣,檢修容易,操縱簡單;營運費用較低,整車的使用年限較長。缺點是:需要充電設備,基本投資高,充電時間較長(一般7~8h,快速充電2~3h),一次充電后的連續工作時間短,蓄電池怕沖擊振動,對路面要求高。由于蓄電池容量的限制,電動機功率小,車速和爬坡能力較低。因此,蓄電池一電動機驅動的蓄電池叉車主要用于通道較窄、搬運距離不長、路面好、起重量較小、車速不要求太快的倉庫和車間中。在易燃品倉庫或要求空氣潔凈的地方,只能使用蓄電池叉車。冷凍倉庫中內燃機起動困難。也應采用蓄電池叉車。
內燃機的機械特性不符合對叉車原動機恒功率軟特性的要求,它的輸出功率隨著轉速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內燃機必須配裝增大輸出轉矩的機械變速器、液力變矩器或液壓傳動裝置等以后才能使用。內燃叉車和蓄電池叉車相反,它的主優點是:不需要充電設備,作業持續時間長,功率大,爬坡能力強,對路面要求低,基本投資少。如果采用合適的傳動方式,能獲得理想的牽動性能。缺點是:運轉時有噪聲和振動,排廢氣,檢修次數多,營運費用較高,整車的使用年限較短。因此,一般起重量在中等噸位以上時,宜優先采用內燃叉車。
在內燃叉車中,采用柴油機最普遍,起重量3t以上的叉車基本上全都采用柴油機。這是由于柴油機耗油少。但柴油機比較笨重,噪聲、振動大。起重量較小的叉車可選用汽油機,它體積小、重量較輕,但耗油多;汽油價格貴,廢氣中有害成分較多,易著火。在國外還有采用液化石油氣發動機的叉車,其燃料價格低,排出的廢氣也較少。
2.底盤
底盤接受動力裝置的動力,使叉車動力,并保證其正常行走。它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制動系組成。
傳動系是接受動力并把動力傳遞給行駛系的裝置。
機械式傳動系由摩擦式離合器、齒輪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及裝在驅動橋內的主傳動裝置和差速組成;液力機械式傳動系以液力變矩器取代摩擦式離合器,其余部分與前者相同。
行駛系是保證叉車滾動運行并支撐整個叉車的裝置。它由支架、車橋、車輪以及懸架裝置等組成;叉車的前橋為驅動橋,這是為了增大有載搬運時的前橋軸荷,以提高驅動輪上的附著質量,使地面附著力增加,以確保發動機的驅動力得以充分發揮。其后橋為轉向橋。轉向裝置位于駕駛員前方,變速桿等操縱桿件置于駕駛員坐位的右側。
轉向系是用來使叉車按著駕駛員的意愿所決定的方向行走的系統,叉車轉向系按轉向所需的能源的不同,可分為機械轉向系和動力轉向系兩種。前者以駕駛員的體能為轉向能源,由轉向器、轉向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3部分組成:后者是兼用駕駛員的體能和發動機動力為轉向能源的轉向裝置。在正常情況下,叉車轉向所需能量,只有很小一部分由駕駛員提供,大部分是由發動機通過轉向加力裝置提供。但在轉向加力裝置失效時,一般還應當能由駕駛員獨立承擔轉向任務。叉車作業時,轉向行走多變,為減輕駕駛員操縱負擔,內燃叉車多采用動力轉向裝置。常使用的動力轉身裝置有整體式動力轉向器、半整體式動力轉身器和轉向加力器3種。制動系是使叉車減速或停車的系統。它由制動器和制動傳動機構組成。制動系按制動能源可分類人力制動系、動力制動系和伺服制動系3種。前者以駕駛員體能為制動能源;動力制動系完全依靠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為制動能源;后者則是前兩者的組合。
叉車底盤的組成及其它各部分的組成、功用和工作原理,與汽車很相似。
3.工作裝置
叉車工作部分是直接承受全部貨重,完成貨物的叉取、升降、堆垛等工序的直接工作機構,由直接進行裝卸作業的工作裝置及操縱工作裝置動作的液壓傳動系統組成。從設計制造和不同工作條件兩方面要求,它有多種結構形式。
貨叉是直接承載貨物的叉形構件,它通過掛鉤裝在叉架上,兩貨叉間的距離可以根據作業的需要進行調整,由定位裝置鎖定。
叉架是由鋼板焊接而成的結構件,具有滾輪組,內門架內側具有上下方向的槽形軌道,叉架與內門架的聯接方式一樣,同樣也只能沿外門架的軌道作上下運動。
內門架是由兩個槽形型作為立柱和棟梁組焊的框架結構。它的下部鉸接在叉車的驅動橋(前橋)上,借助于傾斜液壓缸的作用,門架可以在前后方向傾斜一定角度。門架前傾是為了裝卸貨物方便,后傾的目的是當叉車行駛時,使貨叉上的貨物不至于滑落。
起升液壓缸下端在外門架橫梁上,上端與內門架橫梁和鏈輪聯接。起升鏈條的一端與外門架下部聯接,另一端繞過鏈輪與叉架相連,向液壓缸通入壓力油時,活塞桿以速度v向上運動并帶動鏈輪、內門架以同樣的速度v起升,由于動滑輪原理,鏈條牽動叉架以2v速度起升。當液壓缸全行程終了時,內門架處于外門架上方極端位置,叉架處于內門架上方極端位置。當泄掉油壓時,貨物或貨叉等構件靠自身重力下降。
1、叉車工作裝置的主要類型
1)按起升形式分類
(1)無自由起升式:只要起升貨叉,內門架也同時起升,且h=2h’。
(2)部分自由起行政工作計劃升式:在貨叉從地面起升到最大起升高度過程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由起升階段)貨叉以液壓缸2倍的行程起升,內門架不動,叉車的整車高度不變。第二階段貨叉以液壓缸2倍的行程起升,內門架起升和液壓缸的行程同步。第三階段內門架與貨叉同步以2倍液壓缸行程起升直到最大起升高度。
(3)全自由起升式:它的起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自由起升,內門架不動,貨叉沿它起升直到內門架的最上端。第二階段貨叉相對內門架不動,它隨內門架一同起升至最大起升高度。這是靠兩套液壓缸(自由起升液壓缸和起升液壓缸)實現的。兩套液壓缸油路是并聯的,而自由起升液壓缸的動作壓力低,故它總是先起后降。
無自由起升工作裝置的結構最簡單,多用在露天場地起重量比較大叉車上。出入于庫房、車間的6t以下的叉車多用部分自由起升的工作裝置。對于在低矮
倉房和進入集裝箱內進行裝拆箱的3t以下的叉車,則必須采用全自由起升的工作裝置。
2)按門架的級數分類
(1)單級門架:它只有一個門架,叉車沿著它起升,液壓缸也短,最大起升高度永遠低于叉車高度,結構簡單,剛性好,只有在起升高度很小的叉車上才用。
(2)兩級門架:在單級門架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個內門架。它的起升高度可以高于叉車的高度,是叉車上應用最多的一種形式。
(3)三級門架:在內外門架之間加了一個中門架,形式葳節伸縮機構。它的起升高度與叉車全高相差懸殊,在要求起升高度大或叉車的全高受到限制時采用這種形式,其結構復雜,駕駛員的視野差。
(二)技術參數
叉車的技術參數:是用來表明叉車的結構特征和工作性能的。叉車的主要技術參數有:額定起重量,載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門架傾角,最大行駛速度,最小轉彎半徑,最小離地間隙和軸距、輪距等。
1、額定起重量:叉車的額定起重量是指貨物重心至貨叉前壁的距離不大于載荷中心距時,允許起升的貨物的最大重量,以t (噸)表示。當貨叉上的貨物重心超出了規定的載荷中心距時,由于叉車縱向穩定性的限制,起重量應相應減小。
2、載荷中心距:載荷中心距是指在貨叉上放置標準的貨物時,其重心到貨叉垂直段前壁的水平距離,以mm(毫米)表示。對于1t叉車規定載荷中心距為500mm。
3、最大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高度是指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叉車滿載,貨物升至最高位置時,貨叉水平段的上表面離地面的垂直距離。
4、門架傾角,門架傾角是指無載的叉車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門架相對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最大傾角。前傾角的作用是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貨物;后傾角的作用是當叉車帶貨運行時,預防貨物從貨叉上滑落。根據作業需要, 一般叉車前傾角為3°~6°,后傾角為10°~12°。
5、最大起升速度:叉車最大起升速度通常是指叉車滿載時,貨物起升的最大速度,以m/min (米/分) 表示。提高最大起升速度,可以提高作業效率;但起升速度過限,容易發生貨損和機損事故。目前國內叉車的最大起升速度已提高到20m/min。
6、最高行駛速度;提高行駛速度對提高叉車的作業效率有很大影響。對手起重量為1t的內燃叉車,其滿載時最高行駛速度不少于17m/min。
7、最小轉彎半徑:當叉車在無載低速行駛、打滿方向盤轉彎時,車體最外側和最內側至轉彎中心的最小距離,分別稱為最小外側轉彎半徑Rmin外和最小內側轉彎半徑rmin內。最小外側轉彎半徑愈小,則叉車轉彎時需要的地面面積愈小,機動性愈好。
8、最小離地間隙:最小離地間隙是指車輪以外,車體上固定的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它表示叉車無碰撞地越過地面凸起障礙物的能力。最小離地間隙愈大,則叉車的通過性愈高。
9、軸距及輪距:叉車軸距是指叉車前后橋中心線的水平距離。輪距是指同一軸上左右輪中心的距離。增大軸距、有利于叉車的縱向穩定性,但使車身長度增加,最小轉彎半徑增大。增大輪距,有利于叉車的橫向穩定性,但會使車身總寬和最小轉彎半徑增加。
(三)叉車分類
叉車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內燃叉車、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
(1)內燃叉車
內燃叉車又分為普通內燃叉車、重型叉車、集裝箱叉車和側面叉車。
① 普通內燃叉車
一般采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發動機作為動力,載荷能力 1.2~8.0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0米,考慮到尾氣排放和噪音問題,通常用在室外、車間或其他對尾氣排放和噪音沒有特殊要求的場所。由于 燃料補充方便,因此可實現長時間的連續作業,而且能勝任在惡劣的環境下(如雨天)工作。
② 重型叉車
采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10.0~52.0噸,一般用于貨物較重的碼頭、鋼鐵等行業的戶外作業。
③ 集裝箱叉車
采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8.0~45.0噸,一般分為空箱堆高機、重箱堆高機和集裝箱正面吊。應用于集裝箱搬運,如集裝箱堆場或港口碼頭作業。
④ 側面叉車
采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承載能力 3.0~6.0噸。在不轉彎的情況下,具有直接從側面叉取貨物的能力,因此主要用來叉取長條型的貨物,如木條、鋼筋等。
(2)電動叉車
以電動機為動力,蓄電池為能源。承載能力 1.0~4.8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0米。由于沒有污染、噪音小,因此廣泛應用于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工況,如醫藥、食品等行業。由于每個電池一般在工作約8小時后需要充電,因此對于多班制的工況需要配備備用電池。
(3)倉儲叉車
倉儲叉車主要是為倉庫內貨物搬運而設計的叉車。除了少數倉儲叉車(如手動托盤叉車)是采用人力驅動的,其他都是以電動機驅動的,因其車體緊湊、移動靈活、自重輕和環保性能好而在倉儲業得到普遍應用。在多班作業時,電機驅動的倉儲叉車需要有備用電池。
①電動托盤搬運叉車
承載能力 1.6~3.0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3~2.8米,貨叉提升高度一般在210mm左右,主要用于倉庫內的水平搬運及貨物裝卸。一般有步行式和站駕式兩種操作方式,可根據效率要求選擇。
②電動托盤堆垛叉車
承載能力為 1.0~1.6噸,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3~2.8米,在結構上比電動托盤搬運叉車多了門架,貨叉提升高度一般在4.8米內,主要用于倉庫內的貨物堆垛及裝卸。
③ 前移式叉車
承載能力 1.0~2.5噸,門架可以整體前移或縮回,縮回時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2.7~3.2米,提升高度最高可達11米左右,常用于倉庫內中等高度的堆垛、取貨作業。
④ 電動揀選叉車
在某些工況下(如超市的配送中心),不需要整托盤出貨,而是按照訂單揀選多種品種的貨物組成一個托盤,此環節稱為揀選。按照揀選貨物的高度,電動揀選叉車可分為低位揀選叉車(2.5米內)和中高位揀選叉車(最高可達10米)。 承載能力2.0~2.5噸(低位)、1.0~1.2噸(中高位,帶駕駛室提升)。
⑤ 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通常配備一個三向堆垛頭,叉車不需要轉向,貨叉旋轉就可以實現兩側的貨物堆垛和取貨,通道寬度1.5~2.0米,提升高度可達12米。叉車的駕駛室始終在地面不能提升,考慮到操作視野的限制,主要用于提升高度低于6米的工況。
⑥ 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與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類似,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也配有一個三向堆垛頭,通道寬度 1.5~2.0米,提升高度可達14.5米。其駕駛室可以提升,駕駛員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任何高度的貨物,也可以進行揀選作業。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在效率和各種性能都優于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因此該車型已經逐步替代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
⑦ 電動牽引車
牽引車采用電動機驅動,利用其牽引能力(3.0~25噸),后面拉動幾個裝載貨物的小車。經常用于車間內或車間之間大批貨物的運輸,如汽車制造業倉庫向裝配線的運輸、機場的行李運輸。
(四)叉車性能
高質量的叉車其優越的性能往往體現在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人機工效設計好以及服務便利等諸多方面。
1、高效率
高效率并不只意味著高速度(行駛、提升、下降速度),它還意味著操作者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所需的時間短,并且能在整個工作時間始終保持這個效率。許多因素都可以促使效率提高:
① 速度的高低,如行駛速度、提升和下降速度等;
② 人機工程設計的應用,減少操作動作的次數;
③ 操作的精確性;
④ 人機工程設計的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疲勞;
⑤ 良好的視野;
2、 低成本
企業購買和使用叉車時,每年所需花費的總成本包括:
① 采購成本;
② 維護成本;
③ 能耗成本;
④ 人工成本。
采購成本將被平攤到叉車壽命中。因此高價叉車將因其壽命更長而使采購成本降低。
實際的維修費用不僅與維修配件的成本有關,而且與故障率或故障時間有關。因此,一臺高品質的叉車,由于其較低的故障率,它的維護成本也更低。 能耗成本將隨不同動力系統的叉車而不同,如電能、柴油、液化石油氣或汽油。
3、 高安全性
叉車的安全性設計,應能夠全面保證駕駛員、貨物以及叉車本身的安全。高品質的叉車往往在安全設計方面考慮到每個細節、每個可能性。
4、 人機工程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廣泛應用于產品設計特別是改善操作環境的科學,目的是通過降低駕駛員疲勞度和增加操作的舒適性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生產效率。 在叉車設計上,人機工程學體現在方方面面:
① 降低駕駛員操作時的疲勞度:獨特的設計能減少駕駛員的操作動作,使操作更省力;
② 舒適性:人性化的設計能夠使駕駛員保持良好的心情,減少操作失誤; ③ 良好的視野:為叉車作業過程提供良好的視野,不僅能提高效率,同時確保駕駛員安全。
5、 維護方便
要考慮叉車是否方便維護。所有的零部件應更換方便,故障的確診和排除要快。高品質的叉車的控制系統都已經模塊化,可直接與手提電腦聯接,利用診斷程序來快速地查找故障或修改參數設置(如行駛速度)。
(五)叉車工作裝置的安全要求
1. 門架不得有變形和焊縫脫焊現象,內外門架的滾動間隙應調整合理,不得大于1.5mm,滾輪轉動應靈活,滾輪及軸應無裂紋、缺陷。輪槽磨損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
2. 兩根起重鏈條張緊度應均勻,不得扭曲變形,端部聯接牢靠,鏈條的節距不得超出原長度的4%銷售工作計劃,否則應更換鏈條。鏈輪轉動應靈活。
3.貨叉架不得有嚴重變形,焊縫脫焊現象。貨叉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縫開焊現象。貨叉根角不得大于93°,厚度不得低于原尺寸的90%。左、右貨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過貨叉水平段長度的3%。貨叉定位應可靠,貨叉掛鉤的支承面、定位面不得有明顯缺陷,貨叉與貨叉架的配合間隙不應過大,且移動平順。
4.起升油缸與門架聯接部位應牢靠,傾斜油缸與門架、車架的鉸接應牢靠、靈活,配合間隙不得過大。油缸應密封良好,無裂紋,工作平穩。在額定載荷下,lOmin門架自沉量不大于20mm,傾角不大于0.5°。滿載時起升速度不應低于標準值的一半。
5.護頂架、擋貨架須齊全有效。
6. 貨叉上下嚴禁站人,不允許用單支貨叉叉取高過載荷的貨物。
(六)叉車裝卸時注意事項
(1)叉載物品時,應按需調整兩貨叉間距,使兩叉負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應貼靠擋貨架,叉載的重量應符合載荷中心曲線標志牌的規定。
(2)載物高度不得庶擋駕駛員的視線。
(3)在進行物品的裝卸過程中,必須用制動器制動叉車。
(4)貨叉車接近或撤離物品時,車速應緩慢平穩,注意車輪不要碾壓物品、木墊等,以免碾壓物飛起傷人。
(5)用貨叉叉取貨物時,貨叉應盡可能深地叉入載荷下面,還要注意貨叉尖不能碰到其它貨物或物件。應采用最小的門架后傾來穩定載荷,以免載荷向后滑動。放下載荷時,可使門架小量前傾,以便于安放載荷和抽出貨叉。
(6)禁止高速叉取貨物和用叉頭缶堅硬物體碰撞。
(7)叉車作業時,禁止人員站在貨叉上。
(8)叉車叉物作業,禁止人員站在貨叉周圍,以免貨物倒塌傷人。
(9)禁止用貸叉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以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10)不準用制動慣性溜放物品。
三 總結
通過這次自學叉車知識以及實地參觀,使我對叉車的知識與設計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理論在實際的生產中得到了運用。 近年來,我國的各項社會事業特別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且其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于從事機械設計的工作者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作為將要走出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和設計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將來的發展,使自己在此領域內也有所作為。此次編寫實習報告皆是從網上和圖書館查找資料而來,如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望老師多多指教。在此,謝謝學校給我們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并衷心感謝王小平老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的指導!
【叉車銷售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叉車的實習報告范文12-16
叉車鏟車班長述職報告01-16
叉車的大學生實習證明01-14
叉車司機實習工作總結06-13
叉車培訓心得04-29
銷售實習報告06-08
銷售實習報告精選02-01
英語銷售實習報告09-20
暑假銷售實習報告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