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范類畢業生教學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篇1:教師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一、教育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1.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有關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與全面鍛煉,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向優秀教師學習,認識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樹立和鞏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
3.通過實習,全面檢查我們師范技能的強弱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教育實習的內容和要求
教育實習包括教學實習、班主任實習和教育調查三個方面。
1、教學實習工作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
(1) 隊員見習期間必須參加原任教師的授課,做好見習記錄,課后虛心請教。爭取本科組老師的課。
(2)每位隊員必須講授新課10節以上(不包括重復課),其中6節獨立課(不需要教師指導,獨立寫出教案上課)。
(3)每個實習生都必須認真鉆研所實習學科的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實質,對于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寫出詳細教案,要進行集體備課。教案必須交原任教師指導,必須按指導教師的意見進行修改。
(5)每節課上課前應進行檢查性預講,同專業的隊員必須參加聽課,并邀請原任教師指導,預講后由聽課師生提出意見,實習老師對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最后送原任教師審閱批準后方能試教。
(6)堅持互相聽課和評議制度。在備課、預講上課等活動中,應該虛心向原科任教師學習,發揚團結互助精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特別是同一備課小組和同一個班的實習老師,必須集體備課,必須互相聽課,互相評議,并認真做好聽課和評議的記錄。
(7)實習授課期間,如出現課時沖突等情況,一定要請示原任老師批準。
(8)認真做好批改作業和下班輔導中學生的工作,認真研究作業的正確答案,特別是對比較復雜的疑難問題,要經過集體研究,作出統一正確答案,送原科任老師審批,然后才著手批改作業,作業批改后,應先在小組內互相檢查防止錯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師審閱后才發給學生,對于作業中的普遍錯誤,要進行集體輔導,個別錯,個別當面改。應對中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9)每個實習老師應根據本學科知識及專長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應用本學科知識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知識講座或指導閱讀文學、藝術、體育等各類課外讀物。并做好專題講座內容、次數,以及科技活動內容、次數的記錄。
(10)實習老師必須登記好教學的新課節數,重復課節數,聽課節數,小組對自己聽課節數,批改作業份數,輔導學生次數,實驗課節數以及專題講座內容、次數,科技活動次數等,便于隊長填寫教育實習基本情況統計表。
2、班主任實習工作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
(1)在見習周內熟悉學校的規章制度,并通過看學生手冊、學籍登記表、學生姓名表、座位表、與學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和熟悉學生, 了解班風、班規及目前存在問題,了解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訂出班主任工作計劃(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標要求、班活動安排、主題班會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集體工作措施)。
(2)領導班集體,對班集體進行思想教育,認真指導班委,團委開展工作,發動班、團干部的模范作用。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每位實習老師須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的基礎上,深入了解一名后進生的學習、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典型情況,作好個別學生的轉化工作。
(4)尊敬原班主任,要虛心向原班主任學習,一切工作須在原班主任指導下進行,要維護原班主任的威信,批準請假,必須請示原班主任。
(5)認真執行學校各種制度和班規,開展活動不得與學校、班級的規定發生沖突。開展各項活動必須提出申請,經原班主任、級長甚至學校批準后才能開展,并要注意安全,特別不要開展危險性的活動。
(6)做好班主任日常工作,與學生一起出操,督促學生早讀、晚修,開展文體活動,檢查教學日志、檢查衛生、批改周記,檢查作業等。
(7)每個實習老師上一次主題班會課,獨立主持一次班活動(包括班課、團課,班干部會議,班、團活動)。鼓勵全體實習老師出席,必要時應積極參與準備工作,發揚團結互助精神。
(8)實習老師登記好主題會次數,輔導班團活動次數,重點教育學生人數,家訪學生人數,實習總結階段將該記錄上交給隊長做統計。
3、教育調查和教育科研
每個實習生在搞好教學和班主任實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教育調查或教育科研,鍛煉調查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調查研究必須在取得實習學校同意后進行,具體要求如下:
(1)從實習學校和當地情況出發,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可結合當地情況加以選擇。
(2)教育科研可以對某學科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專題研究,也可以和實習指導老師合作共同進行某項教育教學改革實驗。
(3)寫出調查報告或科研論文(五千字左右,最好在實習返校前寫好,因為返校就要上交了)。
篇2:教師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一、教育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教育實習是提高師范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教育實習可以進一步培養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學實際,獲得教師職業的初步實際知識和能力,從而縮短從教適應期,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可以使我院加強與中學的聯系,了解和學習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檢查我院教育教學質量,進而推動我院的教學改革和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
二、教育實習內容及要求
根據本科培養方案的安排,本科生在四年級進行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包括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及教育調查三項內容,每個實習生都必須完成這三方面的工作。
1.課堂教學實習
(1)每個本科實習生在雙方教師指導下,至少完成四個不同內容教案的課堂教學任務。
(2)實習生在雙方教師指導下,要認真學習所授科目的教學大綱,根據大綱要求鉆研教材,結合實際備好每節課。教案應在試講前兩天寫好交雙方教師審閱,并進行試講,試講合格經指導教師簽字后方可正式上課,實習生不要任意改動教師簽字后的教案。
(3)實習生講完每節課后,要認真做好自我分析,在此基礎上,雙方指導教師應對實習生指出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和改進意見。對每個實習生的課堂教學至少召開一次評議會。
(4)實習期間,實習生應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各系在實習中應組織好實習生的觀摩課。
2.實習班主任工作
(1)實習生應在實習中學原班主任指導下,根據中學的要求和原教學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實習班主任工作計劃,并按計劃積極開展工作。
(2)實習生要積極參加實習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要深入班級,廣泛接觸學生,盡快地了解班內情況,協助原班主任做好工作。
(3)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觀念為指導,通過開展班級活動或進行家訪、談心等方式對學生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要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4)在中學原班主任指導下,除開展班主任工作和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以外;還應獨立組織一次主題班(隊)會。
3.教育調查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學教育、教學現狀,實習生要對中學的學生、教師、管理、教育教學改革以及中學對我院教育教學工作的反饋信息等問題進行專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在組內或系內交流(調查題目可各系自擬)。通過調查,充分發揮實習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工作與思維方式,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方法手段,培養實際寫作的能力,為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打下基礎。
三、組織管理
加強對教育實習的組織管理,是提高教育實習質量的重要保證。在主管院長領導下由教務處等相關部門共同組成院教育實習領導小組。
負責
(1)組織系實習領導小組,并領導本系實習工作。制定實習計劃并上報教務處。
(2)選派有經驗和責任心強的教師參加教育實習。
(3)到各中學聯系、安排實習工作。安排人員向實習學校遞交實習計劃及有關實習資料。實習開始后要深入中學聽課,檢查、了解實習情況,聽取中學意見。
(4)聽取教師匯報,研究解決實習中的各項工作。
(5)注意發現典型,組織交流經驗,表揚先進。
(6)審定實習成績。
(7)實習結束時做出本系書面實習總結報院教務處。并負責向院推薦參加院教育實習匯報講課比賽優秀實習生。
(8)實習結束時審批本系實習經費的開支。
(9)負責實習學生實習期間的安全教育工作。
【師范類畢業生教學實習的目的和意義】相關文章:
實習目的和意義04-13
實習目的和意義09-26
認識實習的目的和意義06-23
實習的目的和意義模板06-09
畢業實習目的和意義09-28
教育實習的目的和意義09-26
物流專業實習目的和意義09-25
頂崗生產實習目的和意義06-14
實習目的和意義優秀19篇08-08
實習目的和意義16篇(實用)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