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臨床實習心得體會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臨床實習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臨床實習心得體會 篇1
我是20xx級醫學系高護10班學生宋XX。通過2年的理論知識學習后,根據學習的需要,學校為我們安排了為期9個月的臨床實踐學習。
我們于xx年7月份進入了鄭州市中心醫院,進行為期9個月的臨床護理實踐。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和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與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前的最佳鍛煉階段。在這里我要感謝鄭州市中心醫院給我提供了這樣好的實習環境和各種優越的實習條件,也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的關心照顧和辛勤指導,讓我能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擁有如此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
在醫院實習的這段時間里,根據護理部的精心安排,我們分別手術室.外科.內科兒科等幾個科室輪流進行實習。
我實習的第一站是手術室,在這里我們的實習時間只有兩周,但由于是我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此充滿了好奇與期待。第一次走進手術室的時候,腦子里是一片空白,一切看來都那么的新鮮。剛去的時候護士長給我們分別安排了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先帶領我們熟悉了這里的環境,接著為我們講解手術室的工作性質。剛開始的幾天感覺仍是陌生和不解,因為是學生的身份,所以感覺就是站也不對,坐也不是。好在帶教老師對我很好,什么事情都為我們講解,有些事情也讓我們去動手,慢慢的我們也熟悉了這里的程序。
在這兩周里,我們很認真的學習關于手術室方面的知識,了解手術室的工作性質,熟悉每臺手術所需要準備的物品以及特殊器械,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對于無菌操作技術,如戴無菌手套.穿脫手術衣以及正確的洗手方法等,都能夠熟練準確的操作。但是由于時間的短暫,對于有些手術器械的名稱及用途仍不是很了解,真是有些遺憾。由于是首次實習實踐,所以醫院對我們很是嚴格,并沒有讓我們進行臨床操作。
第二個科室是神經外科,雖然已經實習了一個科室,但由于性質完全不一樣,所以仍是陌生的。對病房的陌生。
這是我們第一次進入病房實習,在病房實習和手術室完全不一樣,在這里接觸最多的是病人及其家屬,所以對我們的要求也不一樣,在病房實習要處處小心,回答患者的問題要求更是甚嚴,真可謂是如履薄冰。
在病房實習,由于是學生,所以開始只能轉轉病房,在累也不能當者護士長及科室的老師的面休息,感覺真的好累好累,全身都是酸痛,下班后回到住處倒床就是睡。身心具累。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護理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情還是沒有形成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帶教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個班的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比較快的適應醫院各科室的護理工作。能夠盡快的適應醫院環境,為以后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得上是實習階段的一個收獲:學會適應,是自己融入新的環境并在其中成長和生存。
隨著時間的腳步,環境已熟悉,學習也逐漸進入正規軌道,在各個科室的病房實習階段,了解最多的是各種疾病及其常用的治療藥物,如藥物的用法及用量。掌握各項護理的基本操作。
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如導尿.插胃管.床上插浴.口腔護理,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各種基礎護理的操作。
我知道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未入臨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后,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說是很低微,可是透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說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床的實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進入臨床的第二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這個科室對于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它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讓我知道,作為一名護士,不僅僅要學會最基礎的扎針技術,也要會例如,導尿,灌腸,吸痰,鼻飼等等之類的很多東西。
在之后的幾個月的實習生活里,使我又明白了很多,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與感受。我覺得,護士這個職業很平凡卻又很偉大,一個好的護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要耐心,細心,膽大。護士會得到病人尊重的同時,也會時常受氣,受累,但是也必須用笑臉去面對病人。護士長常教導我說,我們護士也算是服務行業,就算你再累,再氣,也要臉上充滿笑容。剛開始,我對這句話很不在意,甚至有些反感,但是現在之后的幾個科室里,聽說都是很忙和很累。但是心里還是很期待,畢竟能學到東西,這才是我的目的。
在之后的科室,感覺就是不一樣,忙了,充實了,也學了不少東西。帶教老師和護士長都很耐心的傳授給我知識,在實踐中也一點一點的教會我。這個病區的病人都是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的,所以我們的工作也比較累,有時候家屬的工作也很難做。夜班的時候,還要定時給病人翻身排背,吸痰。這9個月里我感覺我成長了很多,感覺肩上的擔子突然就重了,明白了護士是要對病人和自己負責的。
臨床實習心得體會 篇2
內科門診兩周的實習一下子就過去了,這兩周,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收獲了不少知識,現匯報如下:
1. 熟悉門診系統的操作與轉運
對門診電子系統的較好程序,患者的就診順序有了一個清晰具體的了解。在老師的演示下,能夠熟練掌握運用門診電子系統,能夠協助老師開藥,開檢驗單等。對檢驗項目具體事項有了認識。并對市醫保,省醫保,門慢,門特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能夠協助老師幫助病人撰寫申請門慢,門特的表格。
2. 對檢驗項目有了一定的認識
對一些檢查前所需的狀態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需在空腹下進行的項目有:血脂類,血糖,血液流變學,肝功,血沉試驗、血清鐵、轉鐵蛋白等,免疫球蛋白三項,風濕三項,肝膽B超等。甲功抽血檢查無限制規定,吹氣試驗需在飯后4小時后進行等等。
對疾病的確診需要的輔助檢測也有了認識,如一個右側下腹疼痛的病人,除了排除婦科疾病外,還可進行抽血,B超,尿常規檢查,排除腎結石,闌尾炎。一個下肢水腫,無其他明顯誘因導致的,可檢測腎損害四項以查腎功能。尿微量蛋白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腎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診斷指標。糖尿病的輔助診斷為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
3. 門診問診的技巧
不像在住院部,問診的時間很充足,可以充分的與病人接觸,詳細的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生活史,現病史等等。而在門診,病人量多,時間有限,往往是要在幾分鐘之內就要對病人的病情有一個認識,并作出診斷。因此門診問診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來說,在就診前要求病人填寫好病歷首頁的各種信息,在接診時就可以了解到病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家庭住址,有無藥物過敏史與及既往病史。問診時要抓住病人的主訴,有些病人絮絮叨叨,有些沉默不語,這時作為醫生就應該站主導地位,通過詢問,讓病人說出這次就診最不舒服最想解決的問題,同時了解起病的時間,治療情況等等。通過問診要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有時候有些問題是涉及個人隱私的,作為醫生我們一定要讓病人感受到我們是會保密,不會泄露任何相關信息。周圍人多時,我們應該散開不相關人員,讓患者有一個安全環境。同時,詢問時不能硬邦邦,如一個處于婚育年齡的女性前來就診,應友好的詢問有無結婚,有無男朋友,有無懷孕的可能。
4. 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中醫時,似乎有一個誤解,辨證論治,理解為通過癥候治療,而忽略了疾病的診斷。我想仲景的在《傷寒論》中提出的辨證論治是在一個病的前提下,如太陽病,少陽病,太陰病。這就是已經對這個病作出了確診,而不是單純的`憑癥狀開方藥。對于疾病,一個明確的診斷是相當重要的,有了一個明確的診斷,對這個病的發生,發展,預后情況有一定的把握,同時也能預知這個病對生命的危險性,能夠提前告訴患者,讓患者預防,謹慎。
對于一個疾病的診斷,除了一般癥狀,體征之外,我們也要借助實驗室輔助檢查,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很多輔助檢查能對疾病的診斷做出一個判斷,這其實也就是望診的一個延伸,所以作為中醫生,我們沒必要去排斥它,而應該熟練的掌握它,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時候不需要,心里面有個度,用起來就得心應手。對疾病也就能夠更好更早的給出診斷。
兩周的實習,老師不僅讓我收獲了作為一個門診醫生所應知道的知識,同時在空閑時,也給我講了這個行業所會出現的一些情況,和所應采取的策施。感謝老師,感謝患者讓我在這兩個星期里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臨床實習心得體會 篇3
在內科的臨床實習過程中,我遇見過的一些臨床常見疾病總結有: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小腦出血,頭痛,急性脊髓炎,麻醉意外性腦癱,周圍性面癱,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癥,腎盂腎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部感染,咯血查因,上消化道出血,酒精性肝硬化,脾腫大,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貧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毒蛇咬傷,急性農藥中毒,食物中毒等。
從上述臨床常見疾病觀察,我們可以得知當前疾病存在以下特點。一、老年性疾病常見,隨著人口逐漸老年化的趨勢,老年人臟腑功能衰弱,容易罹患各種內科疾病。二、多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人們日常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偏于肥甘厚膩,生活習慣與起居規律異常,“富貴病”,“三高征”常見,并有年輕化趨勢。三、病因多為外感,飲食,情志與體虛。四、農村條件相對落后,診療費用偏昂貴,因此病情多遷延加重。
由此觀之,關注老年人及老年性疾病是一項重大的任務,合理飲食,提倡低鹽低脂飲食,改變不良生活衛生習慣,提倡體育運動,增強人體免疫力,能減少疾病的發生發展,提高農村生活水平,能促進疾病早期診斷,早日康復,延緩病情的發展。
在內科的這段臨床實習過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常規病歷書寫,熟悉并了解這些常見疾病的癥狀體征,一般體格檢查,輔助檢查, 診斷治療,常規護理及預后轉歸。比如:神經內科應注意監測血壓,注意病人意識、瞳孔變化,區分腦出血與腦梗死,從ct或mri可以加以鑒別;心內科應注意病人體位,心電圖、心肌酶學檢查,避免感受寒邪,患者多因肺部感染而引起胸悶氣促。腎內科應注意病人水腫程度,復查電解質及腎功能變化;貧血患者應詢問病人有無長期飲茶史;毒蛇咬傷患者應區分神經毒與臟腑毒,及時給予抗毒血清,目前常用“季德勝蛇藥膏”敷用,但必須注意傷口部位不能敷藥;2型糖尿病常見,胰島素的使用應控制用量,避免過度使用導致低血糖昏迷;消化道疾病多表現上腹部
疼痛。
這些疾病西醫臨床常用的診療措施是在入院詢問病史與一般體格檢查之后,查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心電圖,胸片等輔助診斷,經抗感染,護心,護胃,擴血管,降糖,降壓,利尿,增加腎血流等,對證支持治療后,病情好轉出院。出院醫囑是注意飲食,注意休息,避免受涼,回當地醫院繼續治療,不適隨診。可病人稍稍不注意疾病又容易再發。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預防很重要,中醫內經有“治未病”的思想,所以我體會到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性,我們臨床過程中應積極地真正地做到中西醫結合。
在臨床的學習過程中,我體會了西醫治病的迅速,降壓藥,降糖藥等對證后有立竿見影之效果;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單純運用西藥的局限性與對身體的有害性,比如卡托普利可以引起咳嗽,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我基本能夠診斷一些常見疾病,也了解一些治療措施,但對西醫用藥的規格劑量不熟悉,需要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加以熟悉與掌握;還有臨床技能操作方面欠缺一些,胸穿、骨穿、腰穿也只單純地看著老師操作,充當一下助手,缺乏親自操作,也需要在以后臨床上加以鍛煉與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做一名好的醫生必須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對病人負責,對疾病負責,是我們每一個臨床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在臨床學習中要學會做聰明的醫生,有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醫療糾紛,膽大心要細,耐心地為病人家屬講解病情的危重程度,這樣一來也能改善醫患關系,能更好地促進醫生與病人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醫患關系很重要,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有利于疾病的轉歸,彼此應當“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疾病的難度,患者的焦急,醫生的盡力,都需要很好的交流與溝通。我們醫生應當把病人與疾病放在第一位,以治好疾病為目的,以減輕病人痛苦為原則,認真耐心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及每一個疾病。
我是中西醫結合專業,在西醫院實習能夠直觀的了解病種,能夠掌握視觸叩聽,能夠了解一些臨床常用技術,但是對于中醫方面的望聞問切,辯證論治,
【精選臨床實習心得體會3篇】相關文章:
護士臨床實習心得體會11篇03-12
護士臨床實習心得體會8篇03-12
護士臨床實習心得體會9篇03-09
臨床醫學實習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3-23
臨床實習個人總結05-05
臨床醫生實習總結10-18
寒假臨床實習證明01-10
護士臨床實習心得01-17
臨床藥學實習鑒定01-07
臨床實習自我評價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