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的目的與意義
動物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但是理論的知識沒有通過實踐產生感性的認識的話,始終是死知識,也許學過就忘。因此,動物學實習能加深和鞏固學習過的理論知識,更好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跟實際相結合,同時通過實習還能達到以下5點的目的:
①通過到野外田野、林間、各種不同分類動物的外部形態和特征,以熟悉各種不同分類動物的分類特征,基本外形,了解動物千姿百態的各種變化,加強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鞏固。
②通過在野外直接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習性,了解動物的生存環境及動物與環境的關系
③通過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動物,學習采集動物標本的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類鑒定,動物分類檢索表、主要特征鑒別等方法進行動物分類鑒定
④通過對捕捉到的動物進行動物標本的浸制、剝制、等的標本制作,學會動物標本制作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⑤實習過程中的參與和學習,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意識。
二、 實習日程安排
時間 |
內容 |
5月31日 |
珠海琪澳島海濱實習 |
6月1日 |
廣州帽峰山山地實習 |
6月2日 |
標本整理、分類 |
6月3日 |
廣州火爐山山地實習 |
6月4日 |
標本整理、展示、考試 |
三、實習地點簡況:
①珠海琪澳島:淇澳島紅樹林濕地保護區內共擁有底棲動物5綱14目48科103種;魚類1綱 10目41科90種;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4綱25目,58科1 56種(含兩棲動物15種、爬行動物27種、鳥類99種、哺乳動物15種)。同時,保護區境內有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也是珍稀瀕危動物共計15種,占廣東省珍稀瀕危動物總數(117種)的12.8%,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種(中華白海豚),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如虎紋蛙、鳶、風頭鷹、赤腹鷹、松雀鷹、水獺等),淇澳島保護區是中國三大候鳥遷徙路徑之一,秋冬季棲息著許多跨境的越冬候鳥和在此停留的候鳥,這些種類許多都是國際協定中的保護鳥類,如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的34種鳥類,占候鳥保護協定總數(227種)的15%;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的16種鳥類,占中澳候鳥協定總數(81種)的19.8%,此外,區內還具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確定的物種20種。另外,還有廣東省省級重點保護動物的17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113種。
②廣州帽峰山山地:帽峰山北起華坑,南至羅布洞,東至沙田,西達頭陂,方圓約30平方公里。周圍聚集著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個。因山勢陡峭、溝谷幽深、森林茂盛、流水淙淙,尤其朝暮雨后,山峰隱現于云霧之間,宛若戴上一頂雪白的大帽子,故名帽峰山。帽峰山森林公園位于廣州市東北部,面積約為30 平方公里。公園屬丘陵區,帽峰山海拔534.9米,為廣州市區最高峰,周圍聚集著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個,形成復雜的地形,山的絕對高度不大,但相對高差大,加上山坡陡峭,溝谷幽深,給人莽莽蒼蒼之感,全園森林覆蓋率大于95%,景色秀美,環境幽靜。公園屬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黃樟、中華楠、觀光木、桫欏等珍貴樹種,也有穿山甲、貓頭鷹、蟒蛇等保護動物。
③廣州火爐山:火爐山位于廣州東北部的岑村,因狀似葫蘆得名為葫蘆山。廣州白話中“葫蘆”與“火爐”發音相同,所以又名火爐山。火爐山長約三公里,面積600公頃,而主峰白架頂,海撥321.8米。火爐山動植物資源豐富。
四、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由于天氣和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們采集到動物標本主要是無脊椎動物,而且是昆蟲標本居多,其他種類動物標本和脊椎動物標本相對較少。昆蟲是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其基本特點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三對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昆蟲的構造有異于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并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構成的殼。
另外,本次實習內容主要包括室外活動:動物標本的采集、環境的觀察;室內活動: 動物標本的整理、鑒定、制作以及標本的展示。
1. 常用的采集工具
①捕蟲網:主要用于捕捉空中飛動的昆蟲,如蝶、蛾類、蜻蜓類等等。網的結構由網袋和網柄組成。 網袋宜用薄柔的細紗,顏色以白色或淡色為好,如羅紗或蚊帳紗,也可用尼龍紗巾改制,目的是減少揮網時的阻力,利于昆蟲入網并便于透視網內。
②掃網 :用以捕捉灌木叢或雜草中棲息的昆蟲。規格結構與捕蟲網相同,但網袋應選擇結實、耐磨的白布或亞麻布制作。
③水網: 專門用以捕捉水生昆蟲。制作水網的材料要求堅固耐用,透水性良好,通常用細紗或亞麻布制作。網圈規格與捕蟲網相同,但網袋較短呈盆底狀,網柄應長些,以便使用者站在塘邊或小溪岸邊,采集水面或水中的昆蟲。
④毒瓶:用于迅速毒殺昆蟲。毒瓶用直筒形瓶制成,也可用廣口瓶或平底試管等制成。本次實習采用乙酸乙酯代替毒劑。外出采集時要根據需要準備幾個大小不一樣的毒瓶,對蛾蝶類要單獨使用一個毒瓶,不可以和其他昆蟲放在一起毒殺,以免損壞鱗翅上的花紋。若在毒瓶內防止一些碎紙條,科減少蟲體互相碰撞而減少損壞。小形昆蟲可采用小毒瓶毒殺。毒瓶一般不用于毒殺軟體的幼蟲和蛹。
⑤吸蟲管:用以捕捉小型、微型和蟲體脆弱的昆蟲。它是由厚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管、橡皮吸氣球和細玻璃管等組成。制作時按厚玻璃管的內徑選用合適的橡皮塞,按細玻璃管的粗細在橡皮塞上穿兩個孔,其中一個孔插入略彎的細玻璃管(進蟲管);另一孔插入吸氣管,并與橡皮管和吸氣球連接。吸氣管下管口扎以紗布,以免昆蟲被吸入吸氣球內;組裝完畢后,將橡皮塞塞在厚玻璃管口,便可使用。采集時將進蟲管口對準所要采集的小昆蟲,利用吸氣形成的氣流,將小蟲吸到厚玻璃管內,然后將所采到的小蟲放入毒瓶殺死。采集蚊類、蠓類、蚜蟲、薊馬和一些小型寄生蜂,均可使用吸蟲管。
⑥三角紙包:外出采集,為防止捕獲的蝶﹑蛾﹑蜻蜓等類昆蟲蟲體的鱗粉脫落或翅損壞,不能立即做成標本,可先用三角紙包包好,編號記載后,帶回駐地或學校做。三角紙包的大小可由昆蟲的大小決定,取較柔軟難透水的紙一張折成三角袋。
⑦塑料封口袋 小型塑料封口袋裝標本非常方便,但標本要盡快處理。
⑧塑料瓶 采到一些微小的昆蟲,最好毒殺完后立刻放入塑料瓶內,以70%酒精暫時保存,瓶外一定要貼上卷標以免弄混了。
⑨其他工具:棉層、鑷子、剪刀、毛筆、放大鏡、筆記本、筆、70%酒精、小鏟。
2. 昆蟲采集方法
①網捕法 ②掃捕法 ③振落法 ④誘集法
3.采集地點:應根據采集目的而定,按照昆蟲的生態環境去采集。一般來說,植物種類復雜多樣的地方也是動物豐富的地方。
4. 采集的注意事項
①必須全面采集.蟲態,外形,大小,不要嫌標本太多.對同種的雌雄個體,顏色不同的個體,地域不同的個體要盡量多采.
②采集完整的昆蟲標本,提高標本質量.特別是最易損壞的觸角,足、翅和鱗片等,因為這是鑒定昆蟲的重要特征,務必認真注意標本采集,毒殺,包裝等環節.
③采集的昆蟲標本應在當天給予分類處理,一些來不及處理的昆蟲可暫時喂養和保濕次日再處理。如果所采的蟲態不全,也可以通過喂養的方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