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最新世界糧食日手抄報內容集錦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世界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 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后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最新世界糧食日手抄報內容
產生背景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饑餓和營養不良作斗爭。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發展歷史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創建紀念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選定10 月16 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是因為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 年的這一天。來自全球糧食系統不 同部門的參與者利用世界糧食日的機會,共同反思糧食在我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并探討如何可以做 得更好。糧食從生產到擺上餐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眾多環節和人員 不僅僅是農民和 漁民,而且還包括開發和改良技術的科學家;農業投入物的供應商;從事糧食運輸、儲存和加工以及 銷售活動的人員。當然,所有的人都是糧食消費者,而且他們食用、獲得和加工糧食的方法,以及孩 子的多少都決定了總體糧食需求的性質和規模。
設立宗旨
促進人們重視農業糧食生產,為此激勵國家、雙邊、多邊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和技術合作;
鼓勵農村人民,尤其是婦女和最不利群體參與影響其生活條件的決定和活動;
增強公眾對于世界饑餓問題的意識;
促進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
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饑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產生影響
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于滅絕的邊緣。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自馬爾薩斯于1798年發表《人口論》,提出人口增長將超過生活資料生產的觀點之后,人們對他的預言持不同觀點。1968年,保羅.愛赫利奇發表了《人口炸彈》;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這兩部著作都進一步表示擔心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將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對這種觀點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人不僅僅消費,而且還能生產出比消費多得多的東西。70年代末,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來斯特.布朗爭辯說,世界各地的農場主和農民已經用盡了能夠提高產量的辦法,但稻谷和小麥的產量正開始下降。在亞洲的其它地區,水稻研究人員20多年來也未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2009年,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速度增長,地球提供給人們“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許多國家政府對于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或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以及糧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視和研究。
【最新世界糧食日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小學世界糧食日手抄報內容資料10-18
世界糧食日手抄報文字內容07-29
世界糧食日手抄報:世界糧食日是幾月幾日07-29
世界糧食日手抄報07-29
世界糧食日黑板報內容10-17
世界糧食日手抄報圖片07-29
世界讀書日手抄報內容10-21
世界問候日手抄報內容08-01
2016最新世界地球日手抄報內容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