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內容
世界知識產權日(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2001年4月26日設立,并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世界知識產權日由來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正式成立;1980年6月3日我國加入該公約,成為該公約第90個成員國。
1999年,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共同提出的關于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
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系列會議通過了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目的
促進各界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活動形式
每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會確定一個主題,各成員國應圍繞當年主題在世界知識產權日期間舉辦各種宣傳活動。
意義
確定“世界知識產權日”和開展有關活動將有助于突出知識產權在所有國家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并提高公眾對人類在這一領域努力的認識和理解。
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保護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大幅度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有力支撐。
當今世界,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從一定程度上說,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完全釋放,這不僅關系我國的形象,更影響我們自身發展,事關國家利益。因此,我們當前要著力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積極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大幅度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從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支撐。
這些年來,我國在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連續6年頒布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到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眾多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的政策措施相繼實施,并且取得了不少積極的成效,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52.6萬余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41萬多件,占總量的79.0%;共授權發明專利約17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1萬余件,占總量的65.3%。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總體而言,我國知識產權制度仍不完善,自主知識產權水平和擁有量尚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社會公眾知識產權意識仍較薄弱,市場主體運用知識產權能力不強,侵犯知識產權現象還比較突出,知識產權濫用行為時有發生,知識產權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當前,我們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大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不僅有利于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且有利于增強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從破解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著力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具體而言,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首先,要積極參與國內外技術標準的制訂,力爭將自主創新、發明專利與標準化制訂相結合,從而為企業產品獨占市場創造條件。其次,要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應用戰略,有效地運用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保護企業已獲得的各項知識產權。再次,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對引進技術產品,一定要吸收消化再創新,同時要結合國內外有關信息進行集成創新,創造條件進行原始創新,不斷增加知識創新的數量和高標準的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第二,構建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首先,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出臺全國統一的法律和法規;統一中介管理機構,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促進產權交易市場合理有序的競爭,并在競爭中逐步完善。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產權評估機構。由于技術創新的專業性、獨特性,決定對其評估的復雜性,因而,要制定一套專業評估程序的方法,并配備專業人員。此外,還要建立知識產權的監管機構,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證知識產權在應用過程中不受損以及在評估中的準確性。
第三,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提高企業對現有知識產權的利用率,增強企業對核心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的能力。“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專利”,企業是最活躍的市場主體,也是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的主體,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和創造、運用能力不僅決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實力。因此,要對知識產權進行高效的管理、控制和使用,以本企業技術知識為基礎實現企業領域知識共享,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識技術基礎。此外,還要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第四,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一方面,要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保障研發資金的投入,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同時,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的需要。
第五,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準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而且,標準本身也是一種產品,是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準誰就能擁有市場。因此,要高度重視技術標準戰略,大力提高標準的生產力。
第六,實施品牌戰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內容10-21
世界讀書日手抄報內容10-21
世界問候日手抄報內容08-01
2016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內容資料08-14
關于世界問候日的手抄報內容07-20
世界動物日手抄報內容資料09-28
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資料09-02
2015關于世界海洋日的手抄報內容10-06
小學世界地球日手抄報內容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