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書籍大全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書籍大全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國學經典書籍1
史部
《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后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部
《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
《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春秋繁露》、《韓詩外傳》、《大戴禮記》
子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太平廣記》、《孔子家語》、《韓非子》、《墨子》、《列子》、《莊子》、《荀子》、《公孫龍子》、《鬼谷子》、《搜神記》、《搜神后記》、《周易參同契》、《山海經》、《校注》、《歸田錄》、《藝文類聚》、《穆天子傳》、《唐摭言》、《唐新語》、《顏氏家訓》、《古畫品錄》、《鹽鐵論》、《弘明集》、《廣弘明集》、《宋高僧傳》、《道德經》、《鈍吟雜錄》、《申鑒》、《論衡》、《說苑》、《新語》、《宣室志》、《九章算術》、《呂氏春秋》、《世說新語》、《黃帝內經靈樞經》、《黃帝內經素問》、《備急千金要方》、《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難經本義》、《神農本草經》、《棋經》、《茶經》、《抱樸子內篇》、《法言義疏》、《風俗通義》、《鹖冠子》、《孔叢子》、《齊民要術》、《潛夫論》、《人物志》、《西京雜記》、《晏子春秋》、《中論》、《周髀算經》、《朱子語類》、《鄧子》、《林泉高致集》、《山房隨筆》
集部
《全唐詩》、《全宋詞》、《李太白全集》、《樂府詩集》、《文心雕龍》、《文選》、《王右丞集箋注》、《楚辭》、《楚辭補注》、《觀林詩話》、《優古堂詩話》、《誠齋詩話》、《庚溪詩話》、《草堂詩話》、《藏海詩話》、《六一詩話》、《后山詩話》、《彥周詩話》、《二老堂詩話》、《懷麓堂詩話》、《滄浪詩話》、《詩品》、《詩人玉屑》、《中山詩話》
國學經典書籍2
《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說<孟子>》
作者:王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本書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對孟子及其著作《孟子》進行了精彩絕倫、睿智深刻的“王解”與“評點”。王蒙先生打破《孟子》原有段落,重新編輯組合排列,力求將其精華元素與啟迪內涵盡可能展現給讀者。
除此外,這本書還深入挖掘了孟子“民本”、“仁政”思想對于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將《孟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針對性、有現實感、貼近你我人生的“新書”。本書近乎完美地融合孟子與王蒙兩位大家的智慧,閱讀本書必將受益匪淺。
該系列還有《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游刃有余:王蒙談<老莊>》。
《于丹—<論語>感悟》
作者:于丹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年12月
從《<論語>心得》《<莊子>心得》到《<論語>感悟》《重溫最美古詩詞》,于丹專注古典文學專業,集17年大學授課精髓,厚積薄發,讓傳統文化經典進一步走進大眾、走進當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于丹:〈論語〉感悟》延續了于丹的獨特風格,以現代的視角來講述孔子的思想。在書中,于丹從多個方面闡釋了《論語》的樸素與溫暖,以及至始至終充滿的智慧。她用通俗易懂、妙語連珠且能激起共鳴的文字告訴我們,《論語》的智慧不止于一兩則警句,更珍貴的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它總是用最樸素的話去點明至高的真理。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作者:余世存著,老樹繪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年12月
節氣是中國人生存的時間和背景,生產和生活的指南。
有關節氣的介紹往往僅止于天文、農業、養生等專業常識,本書依托作者的研究,將節氣等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格規定做了說明,第一次說明人在時間中的`使命、義務和人格成就。
作者對每一節氣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對二十四節氣中眾多的物候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在中國人千百年間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做了精彩的介紹;又從現代人的視野出發,理性地分析了時間的功能,證實中國人將律歷并稱的意義,在日歷變易之際,有我們生存的規律和律令。
《北大國學講座》
作者:胡適、章太炎等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本書遴選了胡適、章太炎、梁啟超、蔡元培、聞一多、傅斯年、鄭振鐸、王國維、蔣夢麟、辜鴻銘、許地山等國學大師的經典文章,包含了經學、哲學、史學、文學等國學各門類。讀者一卷在握,便能入窺國學堂奧。
因時代之隔膜,現代人理解國學原典有較大的障礙。因是之故,為便于讀者更輕松地了解國學,本書所選篇目,力避佶屈聱牙之文,俱為深入淺出之作,以助讀者開啟國學門徑,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淵深。
《國學概論》
作者:錢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年01月
《國學概論》就是錢穆先生所寫的教案。但是,這部所謂的“教案”,以清代學術界盛行的《谷(?)梁傳》作為思想核心,講述“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這部講義在錢穆先生看來“未盡精微者也”,卻極為適合現在的初學者。淺顯易懂,瑯瑯上口,能讓初學者懂得“古今學術流變之大趨”,粗略地了解國學之精妙。
不同于以“經史子集”等分類講解國學的辦法,此書更是一部“中國傳統學術史”。自孔子與百家始,迄于梁啟超、陳獨秀、胡適等之現代。隨時代更迭演變,著重于我國傳統學術思想研究的漸次傳承與沿革。
《季羨林談國學》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年01月
季老說,國學決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過去的文化的,因此過去有一些學者使用“國故”這樣一個詞兒。但是,實際上,它既與過去有密切聯系,又與現在甚至將來有密切聯系。
面對“國學熱”,季羨林晚年提出了“大國學”的概念,主張以開放宏觀的視角看待國學。他認為凡是中國特有的,不同于外國文化的,都可以列在國學之內;中國文化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他們創造的文化都屬于國學的范圍,同時,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外來文化,也屬于國學的范圍。
《華夏美學》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2008年06月
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它的悠久歷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禮樂傳統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觀點、范疇,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蘊涵在這個傳統根源里。從而,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情感與形式、藝術與政治、天與人等等的關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為華夏美學的重心所在。
作者漸次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人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和禪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結論:中國哲學、美學和文藝、以至倫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不是某種經驗科學的對象,而是以情感為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內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為審美的形上學。
【國學經典書籍】相關文章:
書籍的句子01-13
書籍贈言12-03
國學經典心得11-18
國學的句子01-13
書籍調查的報告02-09
書籍名言警句01-12
關于書籍的句子04-21
風水書籍推薦10-24
書籍的名言警句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