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故事簡介
在這個心理學日益被廣泛關注的時代,《心理學的故事》作為一部及時的、重要的、引人入勝的心理學著作,力圖準確地解釋人們心中的疑問――人類行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內容簡介
《心理學的故事(精編普及版)》的主人公都是人類思想領域中的探索者——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梅斯梅爾、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巴普洛夫、斯金納、皮亞杰等。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僅注重人物的個人經歷,而且通過有趣的描述使讀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正確的理論和作為心理學主要構成部分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和功效,是一部集大成的心理學史佳作。該書自面世以來,深受廣大心理學專業學者,學生,以及普通心理學愛好者的歡迎。被很多高校心理學系教師推薦為心理學入門讀物。
《心理學的故事(精編普及版)》保留原著的內涵和知識結構,精心編譯,刪繁就簡,確保原著所有重要知識點完整,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全面、翔實、易讀、實用,目的是讓讀者用較短時間全面了解2500年來的心理學發展史,掌握心理學的所有關鍵知識點和重要人物概況,幫助讀者迅速打開通向心理學殿堂的大門。
目錄
第一部分 前科學心理學
第一章 猜想者
第一節 榮耀歸于希臘
第二節 先驅
第三節 “思想的接生婆”:蘇格拉底
第四節 理想主義者:柏拉圖
第五節 現實主義者:亞里士多德
第二章 學者們
第一節 漫長的休眠
第二節 羅馬拿來者
第三節 教父改造者
第四節 教父折中者
第五節 黎明前的黑暗
精彩書摘
《心理學的故事(精編普及版)》:
公元前7世紀后半葉,埃及受制于國王普薩美提克一世。在其漫長的統治時期,普薩美提克建立的卓越功勛數不勝數,其中包括將亞述人驅逐出境,使埃及的藝術和建筑發揚光大,為社會積累了令人炫目的巨額財富,等等。更有趣的是,他還別出心裁地構想并指導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心理測試。
很久以來,埃及人自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普薩美提克出于好奇,決定探索并證明這一觀念。像其他優秀的心理學家一樣,他的實驗起始于一個假設: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后即被剝奪學習語言的機會,那么,他們就會本能地說出某種最原始的語言——人類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語言。普薩美提克認為,這個語言應當是最古老民族的自然語言,而他想證明的是,這個最古老的民族是埃及人。
為證實這種假設,普薩美提克征召了兩個出生于社會下層的嬰兒,然后把他們交給一個邊遠地區的牧人撫養。兩個孩子被安置在相互隔離的小屋里,得到舒適的`食宿與照料,但不讓他們聽到任何言語。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追溯了這個故事的真正起源。故事出于麥菲斯的赫菲斯托斯教堂牧師之口,那牧師說,普薩美提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傾聽兩個嬰兒在咿呀學語時所發出的第一個音符是什么。
實驗成功了。在孩子兩歲時的某天,當牧人打開房門時,孩子們跑向他,不停地重復一個單詞:“貝克斯”。對于牧人來說,這個詞沒有任何意義,因而沒有在意。然而,由于兩個孩子此后經常叫喊“貝克斯”,他就將此報告給普薩美提克。普薩美提克傳令把孩子們帶來,親耳聽到他們口中說出的“貝克斯”。他不知所云,讓人四處探訪,從弗里吉亞人那兒得知“貝克斯”是他們的語言,意思是“面包”。
這個結局讓普薩美提克頗覺失望,因為它無疑是在告訴他:比埃及更古老的民族是弗里吉亞。
今天的我們倒是可以聊以自慰了。通過對隔離條件下所撫養大的孩子的研究,我們已經得知:世界上絕對沒有天然語言,一個從未聽過別人說話的孩子是不可能說話的。普薩美提克受束于一個假設,又想當然地把一個咿呀之音認定為真正的單詞。
雖然如此,我們仍要敬佩他,因為他的所有努力皆為證明一個假設,而且,這一實驗基于這樣一個觀念:大腦通過內在進程形成思想的概念,可以通過實證取得。
【心理學的故事簡介】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由來的傳說故事與習俗簡介10-15
冬至節的簡介10-24
過年的傳說簡介03-20
涼拌芥菜的做法簡介04-06
涼拌豬心的做法簡介04-05
紅燒梭魚的做法簡介11-21
關于元旦的由來簡介06-08
元旦的由來介紹簡介01-01
西方元旦的由來簡介01-11
元旦的由來英語簡介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