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本人同班子成員一道,圍繞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強化管理,狠抓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本年度個人述職述責述廉述德報告如下:
一、以德為先,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自xxxx1年8月任職以來,個人始終堅持以德為先,把以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為內容的“四德”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強化自律意識。一是強化政治意識。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思想入黨,對黨忠誠,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講大局,顧大局。二是堅持錘煉黨性。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班、報告會,自9月中旬,參加了為期2個月的市委黨校縣處級干部培訓班;結合今年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參加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議,堅持“三個一”學習制度和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做到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全面系統地學習領悟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來的大政方針政策以及中央、省、市和縣的一系列領導講話和文件精神,做學習貫徹黨的政策、方針的帶頭人。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二、扮好角色,正確行使權力。
政府的職責是執行落實黨委的決策,我謹記這一責任,始終如一地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用好權但不越權。執行黨委決策時,我帶頭執行,在班子內部很好地貫徹民主集中制;落實工作責任時,實行目標責任制,將工作和權力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放手、放心、放權地讓各位分管領導抓好本職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充分發揮班子的整體效能;工作協調配合時,我敢于承擔,關心干部工作和生活,盡力解決工作矛盾和生活困難。工作中,鎮黨政班子關系融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團結共事。
三、真抓實干,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8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4.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9446萬元,同比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12330元,同比增長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4億元;財政收入2576.5萬元。
(一)抓項目建設,培植經濟發展后勁。工業項目發展穩中求進。全年新引進項目3個(精密機械與醫療器械配件生產制造項目、年產6萬立方米天然礦泉水生產線建設項目、旅游工藝品生產加工項目);新開工項目2個(鑫寧機械二期項目、旅游工藝品生產加工項目、華順鑄造技改項目);竣工投產項目3個(萬臣服飾、才哥服飾、鑫寧機械二期項目)。成功申報益和塑膠、萬臣服飾兩家“規上”企業。旅游發展節節攀升。不斷完善旅游產業體系發展,全力抓好旅游項目建設,香山莊園、寧和農莊、孫堡莊園項目推進有力,進展明顯。成功申報AAA級旅游風景區1處(xxxx溫泉度假村)、三星級農家樂3個(香樟樹、桃花源、梨園)。10月份,成功舉辦和縣第三屆溫泉文化旅游周活動,僅啟動儀式當天,便吸引了來自南京、馬鞍山等地2000多名游客。現代農業彰顯特色。依托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抓好水稻、小麥、油菜千畝示范片和百畝攻關田推廣工作,建立龍山村千畝水稻核心示范片;重點抓好龍山村300畝、xxxx100畝集中連片大棚蔬菜技術指導工作;大力抓好森堡園林綠化項目,栽植苗木花卉1500畝,采摘園、垂釣中心、苗圃道路正在建設。
(二)抓城鎮建設,助推城鎮化進程。公共設施日趨完善。累計投入資金230萬元,完成小澗溝污水管道、xxxx老街農具廠處排水管道以及老街后雨污水管道建設;完成公共浴室后公廁翻建及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曉山公墓附屬設施建設。城鎮建設快速推進。一是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50萬元,完成張集老街、xxxx老街水泥路建設;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龍泉渠濱水二期等處綠化工程;投入資金100萬元,完成昭明路四期立面改造,集鎮760㎡文化墻繪制。二是實施美好鄉村項目。投入資金1300余萬元,完成大徐安置區4棟樓,即將交付使用;總投資600萬元,完成楊莊、李漢宮、街口章三個點環境整治工程。三是實施村村通工程。順利完成縣下達的4.8公里村村通建設任務,同時向縣申請,提前實施并完成明后年計劃4.6公里。人居環境煥然一新。一是全面實施環境連片整治工程。項目總投資xxxx3萬元,目前已投入資金1200萬元,xxxx、張集、孫堡三個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完工,農村環境不斷改善。二是強力推進“三線三邊”整治工作。投入財政資金100多萬元,集中開展沿主干道環境整治和沿途陽光棚拆除行動;采取補助土地租賃費的方式,每年補助40多萬元,將沿線700畝綠色長廊發包經營;投入資金500萬元左右,完成150畝森林城鎮建設。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投入資金約90萬元,對沿線豬舍、草堆等一一定點銷號;每年投資9萬多元,對沿途的垃圾、雜樹、雜草等進行公開發包整治;同時,出臺一系列規范性文明創建監督管理辦法,全力保障創建工作常態開展。三是加大控拆違整治力度。組織開展拆違專項整治行動10次,強制拆除各類違法建筑11處,拆除面積1120㎡。四是認真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年重建、修繕低保戶、困難戶92戶,補助資金103萬元。
(三)抓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優先發展。加大教育投入, 實施鎮中心小學遷址工程,目前新址綜合樓、教學樓已完工封頂。實施鎮衛生院遷址工程,目前,主體工程已封頂。人口計生水平不斷優化,發放各類獎補資金、救助金近82萬元。文娛活動精彩多。積極組織開展書畫展、龍舟賽、文化節等文娛活動,成立和縣龍舟協會、和縣書法協會xxxx分會,建成和州書法院,文化活動載體不斷豐富,群眾生活不斷活躍。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完成新增參保370人,續保15277人,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4.58%,續保率居全縣首位;鞏固和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保,群眾參保率達到99%以上,辦理醫療報銷補償約1500人次,補償金額近500萬元;鎮敬老院成功申報為和縣唯一一個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轉型升級省級試點敬老院。民生工程穩步實施。完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1個。發放殘疾人補助369人、26余萬元。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工程6例。超額完成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完成率111.3%。社會秩序安全穩定。積極開展春節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百日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累計檢查企業50多家,發現隱患236處,發出整改240次。加大信訪維穩工作力度,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調解”專項活動,成功調解各類民間矛盾糾紛209起,辦結信訪案件150余起。
四、以身作則,強化機制約束。
堅持以自律為本,以廉潔從政為起點,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效能建設的落實,嚴格管理,嚴肅“三抓”,轉變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增速提效。
“一抓”廉政教育。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對鎮村干部政治理論學習,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專題活動,開展“三嚴三嚴”主題活動,不斷拓寬視野,增強“大局、擔當、奉獻”意識,增強廉政意識,筑牢思想防線。
“二抓”作風轉變。開展正風肅紀專項行動,開展人、財、物專項清理行動,清理干部和企業欠款200多萬元;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考勤簽到、領導值班住勤等各項制度;加強督查暗訪,不定期對上班在崗、考勤等干部作風情況開展督查,增強干部責任感。
“三抓”廉潔自律。作為鎮主要負責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己帶頭認真遵守中央和省市縣加強作風建設反對“四風”各項禁止性規定,嚴管公款吃喝等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規定。正確對待和使用權力,嚴于律己,潔身自好,不利用職權謀取個人利益,不搞特殊化,不參與高消費娛樂活動,不違反財經紀律和組織人事紀律,堅決拒收拒送“紅包”,堅決杜絕小“四風”。從嚴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以自己實際行動,帶動影響班子一班人及周邊同志,使全鎮機關保持廉潔、勤政的優良作風。
回顧一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深入反思,把抓學習與練內功相結合,把深入實踐與不斷創新相結合,爭取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進展。
一是帶頭加強學習,提高戰斗力。堅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依法治國等一系列大政方針政策,拓寬視野,廣納博收,在思想上不斷完善,在政治上不斷求強,在工作上不斷求精,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二是帶頭創新思維,提升凝聚力。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堅持統攬全局、協調各方,謀劃全面工作,有效推動各項工作爭先創優。始終把保障民生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謀發展、想發展、會發展,與時俱進,大膽突破,敢試敢闖,創新工作思路,用新辦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是帶頭轉變作風,提升執行力。始終牢記組織和群眾的重托,深入村組,深入農家,在為群眾多辦好事上下功夫做到“進農家門、聽農家話、知農家事、解農家憂、交農家友”。
四是帶頭依法行政,提升公信力。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依法治國戰略,帶頭學法、用法,堅持依法履職,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堅持執法嚴明,依法辦事。
以上述職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