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五水共治知識競賽培訓試題精選
如果大家從增強全社會的親水、愛水、保水意識抓起,繼而從日常節材、節電、節煤、節油、節糧的良好習慣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節約、節儉的新風和正氣。下面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五水共治知識競賽培訓試題精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判斷題
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 )
2、“五水共治”是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策。( √ )
3、國家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無償使用制度。( × )
4、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 )
5、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 √ )
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無權采取臨時處置措施。( × )
7、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 )
8、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根據情況確定是否采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 )
9、根據法律有關規定,當事人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 )
10、違反環境保護法之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
11、我國法律規定,海洋污染防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 )
12、禁止企業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廢水、污水。( √ )
13、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 )
14、因水污染受到損害的當事人,有權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 √ )
15、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可以設置排污口。( × )
16、因蓄滯洪區而直接受益的地區和單位,不需要對蓄滯洪區承擔補償、救助義務。( × )
17、防洪區是指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分為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 )
18、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防洪工程設施和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 √ )
19、在蓄滯洪區內建造房屋應當采用坡頂式結構。( × )
20、河道、湖泊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加強防護,確保暢通。( √ )
21、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進行舉報。( √ )
22、可以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 × )
23、對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 )
24、水土流失地區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承包給個人使用的,應當將治理水土流失的責任列入承包合同。( √ )
25、《浙江省河道管理條例》中的“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 √ )
26、錢塘江、東西苕溪、甬江、椒江、甌江、飛云江、鰲江的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運河浙江境內段為省級河道。( √ )
27、無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圍為兩岸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以及兩岸堤防和護堤地。( × )
28、河道砂石開采權,應當按照規定采取招標等公開、公平方式出讓。( √ )
29、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查時,必須舉行聽證會,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 )
30、條例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 )
31、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 √ )
32、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 √ )
33、用水實行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 )
34、節約用水規劃應當包括節水目標、節水措施、節水設施建設等內容。( √ )
35、自備水源戶不用安裝取水計量設施。( × )
36、水資源費的收取、使用和管理,按照《浙江省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 )
37、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建筑施工等用水,應當優先利用江河湖泊水、再生水。( √ )
38、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確保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 √ )
39、甬江、椒江、鰲江、飛云江和錢塘江其他支流的洪水調度方案,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組織制定。( × )
40、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錢塘江干流、新安江、浦陽江、東苕溪干流等主要江河的洪水調度。( √ )
【五水共治知識競賽培訓試題】相關文章:
五水共治征文11-04
稅收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9-25
健康知識競賽培訓問答試題08-04
2017安全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8-02
關于廉潔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7-29
關于安全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7-29
2016安全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7-29
關于黨建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9-26
關于環保知識競賽培訓試題09-25
稅法知識競賽初賽培訓試題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