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青銅葵花》有感 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青銅葵花》有感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青銅葵花》有感 1
今天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名字叫《青銅葵花》老師還說:“這是著名的曹文軒叔叔寫的。”一聽到這,我就很喜歡這本書,因為以前我也看過一本曹文軒叔叔的作品,名字叫《草房子》,他寫的很生動,也很有趣,所以我非常喜歡。
他寫的這本《青銅葵花》是寫的:葵花的爸爸媽媽是孤兒,葵花的媽媽在葵花兩歲的時候的病而死,葵花的爸爸駕著小船出去游玩,路上突然遇見了龍卷風,小船翻到了,葵花的爸爸不會游泳,被淹死了。葵花很傷心,后來被青銅一家人給收養了,青銅的爸爸媽媽很喜歡葵花,就像照顧青銅一樣,奶奶更喜歡葵花,什么都給最好的,就說葵花上學的事情吧,青銅一家人雖然很清貧,但是過的很幸福,葵花到了上學的年齡,青銅早就到了,但是家里面拿不出那么多錢,后來商量了商量,決定讓葵花上學,因為青銅是個啞巴,爸爸媽媽想,青銅是個啞巴,認幾個字就行了,大不了讓葵花教教他。就行了,可是青銅不愿意,青銅很喜歡讀書認字,每當她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他就想學一學,他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那兩個銀杏,一個涂成紅色,另一個涂成綠色,誰先拿到綠色誰就贏了,最后還是讓葵花贏了。直到葵花上到五年級,城里的叔叔阿姨才把葵花接走。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錢乃身外之物,不要把它看得太重,就像葵花一家人,他們雖然清貧,但是很幸福。
讀《青銅葵花》有感 2
說來也奇怪,在我所讀過的作家曹文軒寫的所有書中,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只有《青銅葵花》。看完這本書,我仍沉浸在青銅對葵花的呼喊聲中:葵花和爸爸、青銅和爸爸媽媽,青銅和奶奶、青銅和葵花……像熟悉的鄰居一樣在我眼前閃過。他們樸實卻真摯的情感,像一簇簇跳動的火苗溫暖著我的心,尤其是葵花和奶奶,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葵花和奶奶第一次見面時,“奶奶看著她,她也看著奶奶,她覺得奶奶的頭發非常非常好看,她從未見過這么好看的頭發,一根一根的都像是銀絲。風吹來時,這些銀絲在顫動,閃著亮光。奶奶慈祥和藹的目光在她的臉頰上撫摸著。”這不僅僅是青銅和葵花的奶奶,這也是我的奶奶呀。我的奶奶也是這般,用慈祥和藹的目光看我,用溫柔體貼的心愛我。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回到奶奶家,那天天氣炎熱,太陽火辣辣的掛在天上,曬得那奇形怪狀的云彩都飛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片湛藍的影子。我進了門之后,坐在了沙發上,覺得口干舌燥,我小聲的說了一句:要是有冰塊或者雪糕什么的東西,那該多好呀。不料,這句話正好被廚房的奶奶聽到了。她什么也沒說,整了整自己的衣服,然后穿上了鞋,走下了樓。我一開始以為她是去走廊拿土豆、小毛蔥什么的東西,結果她卻滿頭大汗地拎回來滿滿一大袋子雪糕,“奶奶,您怎么買這么多雪糕呀?”“我不知道你喜歡吃哪種呀,就一樣買一個。”我開心地摟住了奶奶對她連親了好幾下,之后拿出了兩個雪糕,奶奶一個,我一個。剩下的雪糕都讓我放冰箱里了。從此以后,每到夏天,奶奶家冰箱里的雪糕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就像葵花愛她的奶奶一樣,我也愛我的奶奶。
奶奶很節儉,沒怎么去過飯店。有一天我們全家到外面吃火鍋,我怕奶奶局促,特意坐在奶奶旁邊。我像小時候一樣牽著奶奶的手,有說有笑地拉著奶奶走向了調料臺。我給奶奶調了一個老三樣之后,端著兩個碗和奶奶走回了房間,這時菜已經上齊了。我告訴奶奶怎么開火鍋的電源,怎么調火。我把奶奶教會了之后,幫她涮肉,給奶奶煮她喜歡吃的菜。并不斷地把熟了的肉和菜放到奶奶的盤子里,就像我小時候她照顧我那樣。奶奶吃著我煮的東西,連聲說好吃,爸爸媽媽都對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晚飯時間,我們過得其樂融融。
像葵花第一次見到的奶奶,一根根銀絲閃著溫暖的亮光,我們的家,也因為有奶奶,而有了愛的溫度。
讀《青銅葵花》有感 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暑假中,我讀了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對這詩句又有了獨特的看法。苦寒中的梅花會開放得更香,而經歷過苦難與磨練的愛,會變得更加強烈,更加有力量!
《青銅葵花》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青銅和葵花,他們生活在窮苦環境中,經歷過失去聲音、失去親人及沒錢治病等苦難,但他們在苦難中產生的愛,使他們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信心,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文中的葵花因一件事故失去了爸爸,陷入了久久的傷心之中。好心的青銅一家收留了葵花。青銅家本來就很窮,青銅還是啞巴,再加上葵花,再沒有一點閑錢了,不過貧窮并沒打倒他們。他們愛家人、愛朋友,愛最終戰勝了貧窮與苦難,獲得內心的幸福和快樂。
奶奶去種棉花的表妹家“修養”。為了讓家里省錢,奶奶剛到就堅持去摘棉花為青銅葵花做新衣服。這愛的力量使青銅葵花穿上了新棉衣,卻把奶奶給累倒了。奶奶對家人的愛如此偉大,讓我不禁留下了熱淚。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愛;這種愛,在他們這個貧困的家庭里更顯得珍貴!
葵花,一個瘦弱的女孩,為了給奶奶治病,獨自一人跑到江南去撿銀杏賺錢。她這種為了親愛的人不畏艱巨、堅強勇敢的精神十分讓我敬佩。是什么力量使葵花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是愛!是葵花對奶奶的愛讓她勇敢地向前沖!這種愛,在當時的苦難環境中更顯得有偉大!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又酷又帥的歌手秦勇因為孩子大珍珠患有自閉癥,他放棄了舞臺,專心用愛來感染兒子。雖然,教自閉癥的兒子比教正常孩子要付出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秦勇并沒有放棄,始終相信愛會讓他的付出得到收獲,有愛他的孩子會越來越好。他成功了,現在大珍珠已經不比正常人差,還比正常人更懂得孝敬爸爸。秦勇的堅持,讓我明白了:有些人的花是生長在苦難中,但只要用愛心來灌溉,就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地震中,舞蹈老師繆智失去了雙腿。因為有媽媽、親友和許許多多愛心人士的關愛,所以她沒有放棄生活。為了能重新站起來,回報關愛她的人,她裝上假肢,3天學會站立,10天重新開始學舞蹈。她重新教孩子們學習舞蹈,用自己的例子鼓勵那些在地震中失去手和腿的人。她登上了《我要上春晚》的舞臺,她的經歷讓無數人震驚……
手捧《青銅葵花》一書,我想到了秦勇叔叔和他的兒子大珍珠,想到了繆智,還想到了很多很多。這一切讓我相信:如果有愛,那么苦難就并不是一件壞事,苦難會讓愛更加有力量,讓人生更加出彩!
讀《青銅葵花》有感 4
《青銅葵花》是部令人愛不釋手的佳作,講述了一段無邪、純潔的兄妹故事,每一段都散發出美好感情的芳香,把幸福、災難刻畫到了極致。
女孩葵花,隨著爸爸來到大麥地,爸爸意外去世,傷心至極的她被好心的,也是全村最窮的男孩青銅一家收養,與青銅一家生活得幸福圓滿。貧窮使他倆變得能干,更加孝順,兄妹之間也互相幫助,共渡難關。
青銅放棄自己,讓葵花去上學;青銅為了妹妹好看,吹疼腮幫做了個獨一無二的“冰項鏈”;為了讓全家住上好房子,他放棄玩耍跟爸爸去打工;為了讓葵花自己晚上回家不害怕,青銅天天提著燈籠在橋上等候;為了方便妹妹學習,青銅費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個“熒火燈籠”。
葵花為了為貧窮的家省錢,故意考差;為了給奶奶看病,獨自一個人去江南撿銀杏換錢;為了給哥哥爭光,特意教哥哥識字;為了給自己的家爭光,努力學習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為了不給家里添加負擔,葵花不去照像。
類似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令我們為之動容,相信他們身上的精神大多城里兒童是沒有的,當我們覺得學習任務太重時,看看他們;當我們嫌零花錢太少時,再看看他們;生活艱苦,生活得卻很美好;學習艱苦,學習得卻很優秀。他們有著樂觀與拼搏精神,連他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學得那么好,條件充足的我們,學不好就不像話了,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
讀《青銅葵花》有感 5
《青銅葵花》這本書的作者是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由于情節動人,所以老師推薦給我們讀,這是本暢銷書,20xx年4月第一次出版,先后印刷了57次,我讀的是20xx年第20次印刷的版本。
書的內容主要講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青銅和葵花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城市女孩和鄉下男孩結為兄妹之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十二歲那年,葵花上五年級時,命運就又把她召回了城市,從那以后,青銅就天天爬上大草垛頂上遙望女孩葵花遠去之處,就在此時,青銅意外地學會了說話。
作品寫苦難——大苦難,把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品寫美——大美。把美寫到極致;作品寫愛——至愛,將愛寫到充滿生機和情義。
讀完全書,讓我對人生的歡樂與苦難有了新的理解;人生的痛苦與歡樂是一對孿生兄弟,我們應當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的確是人生值得贊賞的,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青銅和葵花在一起時很快樂,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相聚,總是快樂的,而離別,也飽含了痛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與青銅葵花一樣,歡聚時快樂,分別是痛苦。
就比如說我自己,每次回老家,都可以無憂無慮地在田野上奔跑;可以吃到各種小零食和新鮮水果;還可以長時間上網打游戲等。只可惜,歡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時間一到,我就不得不馬上回蘇州,一想到蘇州沒完沒了的作業,我就免不了傷感。
歡樂和痛苦都是人生要面臨的,我們的生活不可能只是歡樂的,有時也會是痛苦的,但無論痛苦,還是歡樂,都要勇于面對,積極向上。
讀《青銅葵花》有感 6
《青銅葵花》之《葵花田》是我在這本書里十分喜歡的一個小故事,它講述的是:在一場大火中,一個名叫青銅的男孩變成了一個啞巴,從此,他的生活就變得很孤獨——別人家的孩子都背著書包去上學了,而他卻只能在一旁默默的看著,因為學校不招收啞巴;除了自己的家人外,就只有一頭老黃牛和他最最親密了。但是一個名叫葵花的小女孩出現時,青銅就認為:原來不光只有我的個孤獨的小孩呀!他們倆一有時間就在一起玩,雖然青銅無法與葵花交流,但他卻用他的行動來讓葵花高興。葵花的爸爸是一位雕塑家,他最最著名的雕塑就是青銅葵花,葵花的爸爸發現了一大片的葵花田,便在一邊畫,一邊想到了葵花,葵花小時候很聽話,從不因為自己而耽誤爸爸的工作突然,葵花爸爸迫切的想要見到葵花,便坐了一艘小船去河對岸,卻沒想到發生了意外。葵花得知了這個消息后,哭的泣不成聲,把嗓子都給哭啞了。
我看完了這篇小故事之后,覺得鼻子酸酸的,葵花小的時候沒有了母親,都是爸爸把她拉扯大的,而現在這個不幸的消息徹底讓葵花成了一個孤兒,她以后又該怎么辦呢?再看看我們,想要什么跟爸爸媽媽一說,不管有多遠,都會幫我們買到,可我們還不滿足,經常耍小孩子脾氣,那我們又有沒有想過爸爸媽媽的感受?萬一那一天爸爸媽媽管不了我們了,我們又該怎么辦?雖然我們什么都做不了,但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讀《青銅葵花》有感 7
橘紅色的夕陽漸漸拉長了兩個身影,一個高高的,一個稍微矮了一些。但那緊握的小手,又讓人感覺那人影在不停地重疊著。那個稍矮的小女孩望了望斜下的夕陽,腳步不免加快了些,說:“姐,咱們走快些。”
小女孩的一只手緊緊地握著一個小木盒,很精致,那是姐姐送給她的禮物。另一只手被姐姐緊緊地牽著,汗津津的。她的小腦瓜一直在琢磨著手上那個沉沉的小木盒,里面到底裝了什么呢?
剛踏入家門,小女孩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那個小木盒。令小女孩驚奇的是,里面竟然靜靜地躺著一個八音盒。小女孩小心翼翼地轉動了發條,隨即一串動人優美的叮當聲從房間里飄蕩開來――像是在水上綻開的浪花兒。“好聽嗎?”姐姐的聲音在小女孩的耳邊響起。小女孩使勁點了點頭。
“姐姐走的時候,為什么送我一個八音盒?”小女孩盯著那上下跳動的琴鍵,好奇地想著。
漸漸地,小女孩長大了,曾經愛不釋手的八音盒也被遺忘在了抽屜的某個角落……
望著抽屜那靜靜地躺著的八音盒,我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回憶里,那時的我和姐姐像兩條魚,游啊游,游在八音盒彈起的樂符中,游在時光的流水中……要不是因為這次大搬家,我都快要遺忘這個八音盒了。
記得那時,我最愛這個八音盒了。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輕輕撥動它的發條,讓那跳躍的音符在我的房間跳舞;記得那時,我最愛炫耀這個八音盒了。每次朋友來我家,我都會獻寶似的拿出八音盒跟朋友一起分享;記得……
“星雨,星雨,你在家嗎?”姐姐的叫喊聲打斷了我的回憶。我欣喜地拿著八音盒就跑了下去,姐姐好久沒有回來看我了,這次回來肯定是來幫我搬家的。
我高興地拉著姐姐,好奇地問東問西的,姐姐總是那么淡然地笑著。突然間,我想起了那個剛剛被我找到的八音盒,獻寶似的拿了出來。
姐姐看到那個漂亮依舊的八音盒,愣了一下:“那可是我的大學時光啊,希望你也能好好珍惜自己的時光……”
姐姐看我一臉茫然的樣子,笑著說道:“這個八音盒,是我最要好的朋友送的。當時我們快要畢業了,舍不得大學的美好時光。離別之際,她把她心愛的八音盒送給了我。你知道嗎?這個八音盒里彈奏的是我最喜歡的音樂……我當時就在想,要是我的妹妹也像我一樣,有這樣一段美好時光就好了……”
啊,我的眼淚終于落了下來――姐姐后來又送了我很多禮物,本子、畫冊、吃的用的,卻唯獨這件禮物她還記著。原來她也舍不得她的時光,但是她卻把她的回憶送給了我!
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曹文軒先生筆下的青銅和葵花。
那個青銅是個啞巴,是葵花的哥哥。他們不是親兄妹,但是他們的情感卻是很多親兄妹做不到的。
《小木船》中,青銅初次遇見葵花,并救了她;《冰項鏈》里的青銅為了漂亮的葵花演出,用冰做了一條美麗無比的冰項鏈送給了葵花……青銅是多么向往學校,可家里只供得起一個人讀書。青銅卻把這寶貴的機會給了沒有血緣關系的葵花。而葵花又是那樣的善良,不怕辛苦地教哥哥寫字……他們的感情多么深,不正和我和姐姐一樣嗎?
搬家結束后,姐姐又走了,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工作,姐姐說那里有她的事業。我捧著八音盒,忍著眼淚跟姐姐揮手再見。青銅的葵花也走了,她的心里永遠住著她的哥哥。我的姐姐也走了,她的心里永遠裝著不是親妹妹的我。
讀《青銅葵花》有感 8
暑假里我看了3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書是《青銅葵花》,這本書主要講了男孩青銅與女孩葵花之間在苦難中的生活。
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在葵花二十歲的那一年,命運又將她召回城市,青銅從此遙望著葵花所在的地方,思念葵花。這就是這本書的大概意思,這些可愛的文字在曹文軒叔叔的筆下變得生動有趣,有時候讓我哭,有時候讓我笑。它們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了人類天性中的關懷與情意。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冰項鏈”這個章節,它講述了青銅為了幫助葵花順利表演節目而不顧寒冷,采集冰凌,用錘子敲碎,挑選出合適的冰塊,用蘆葦稈把一個個的冰塊吹出一個個小洞,直到他的兩都吹麻了,一串晶瑩剔透的冰項鏈才大功告成。看完這個章節,我有許多的話想對葵花說,也有許多的話想對青銅說。我想對葵花說:“在你的心中,這項鏈一定是無價的,它飽含了青銅對葵花的親情,它是用青銅的心血凝成的,葵花你是多么幸福啊!有了這么一個關愛你的哥哥。”我想對青銅說:“好人有好報,你這你的妹妹付出了這么多,一定會有回報的,你是一個善良、勇敢的孩子,我要向你學習。”
我也十分敬佩青銅的奶奶,她是一個勤勞、有愛心的老人。她為了供葵花上學,賣掉了自己心愛的首飾,又到外地采摘棉花。最后因為勞累過度而一病不起。葵花為了給奶奶治病,孤身一個到江南采銀杏。最后奶奶還是因病去逝,多么偉大的祖孫情啊!多么偉大的老人啊!她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里,還堅持等葵花從江南回來。我想,一定是愛的力量讓這個老人變得這么頑強。可我不是這樣,我看完了這本書才好好地反省了。我的奶奶從小就很寵愛我,我要什么她就會給我買什么,但是我還是不知足,嫌奶奶太煩人了,問我東,問我西,不給我一點自由。現在我知道了,我對奶奶說話總是大吼大叫是很沒有禮貌的。我以后不再這樣了,對奶奶說話要有禮貌。
奶奶總是問東問西,說明她關心我,我不會再討厭她了。奶奶什么東西都給我買,我看什么好就買什么,現在我想了想奶奶賺錢不容易,從今以后,我再也不亂花奶奶的錢了。在這本書的深深感動之下,我長大了,我懂得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孝心,在這茫茫書海中,我長大了……
讀《青銅葵花》有感 9
一本書,一支筆,我可以在房間里呆上一整天。因為有書,暑假里我過得充實又快樂。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在暑假里讀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青銅葵花》。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講述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為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可以說,他和她都是不幸的,他們幾乎經歷了人世間所有的可以稱得上苦難與痛苦的東西,但他們又是幸福的,不同的命運讓他們成了幸運的兄妹。在苦難與痛苦面前,他們用各自的愛溫暖著對方,用愛的力量征服了一切困難。
這本書詮釋了痛苦與苦難的定義!在生活中,我們認為沒有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是痛苦,我們認為被爸爸媽媽打一頓就是痛苦,我們認為一天不吃飯就是苦難,我們認為飯桌上的菜不合胃口就是苦難……記得上三年級時,媽媽懷孕生下了弟弟,從此三口之家變成了四口之家。隨之而來的負效應就像地震后的殘局——變化太大。媽媽不再能每天陪我閱讀后入睡,爸爸也不能每天按時來學校接我回家,爺爺奶奶們也總是圍著弟弟轉,甚至雙休日、寒暑假也再沒了外出旅行的計劃……每天放學后回家,回家后上學,還總是要忍受弟弟無休止的吵鬧。那段時間,我真不想回家,變著法兒地讓爸爸晚點來接我。
終于有一天,我徹底爆發了。剛學會到處爬的弟弟,把我放在床頭柜上新買的鬧鐘鐘面摔碎了,我發了瘋似的吼叫,淚也像斷了線的珍珠,在臉上肆意流淌。爸爸關起了我的房門,嚴厲地訓斥了我,可當時的我并不吃他這一套。桌上的書被我全都掀到了地上,就連放在一旁的水晶音樂盒也沒有幸免,在地上永遠結束了使命。爸爸見我如此不冷靜,就關上了門出去了……一連幾天,我沒有跟爸爸媽媽說一句話,面色凝重的他們也少言寡語。現在想來,在蜜罐里泡大的我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擊!
現在的我們要珍惜當下的幸福,不要碰到點困難,就覺得周圍的人都要和自己一樣感同身受。我們要像青銅、葵花一樣,面對困境擁有樂觀的心態,學會付出,學會愛!
《青銅葵花》它像一劑湯藥,凈化了我的心靈,修補了我內心的缺陷。請你翻開這本書,來一次閱讀之旅吧!
讀《青銅葵花》有感 10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青銅葵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刻畫了兩個在苦難中生活的孩子:青銅和葵花講訴了他們之間感人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葵花。
一心想掙錢給奶奶治病的事。葵花的奶奶病了,活不了多久了,葵花一心想為家里做些事,便準備為奶奶住院掙點錢。得知可以去江南撿銀杏賣錢,葵花很興奮,便寫了張紙條留在家里。青銅看到后,提著紙燈籠天天晚上在橋上守候著她。奶奶也與病魔頑強斗爭著,因為她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一定要見到葵花。我心中一顫,葵花真是一個有孝心懂事的好孩子!哥哥青銅每天在橋上守候,青銅就好像是葵花的守護神,奶奶也為此等候著…。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我想,在逆境中生長的孩子們,才可能人生獲得成功,才可能創造奇跡,才能承受住挫折對自己的打擊,書中青銅一家人雖然貧困,但卻擁有一個濃濃親情的家庭,這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青銅葵花》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書名。書中的親情、苦難將陪伴我的心,在心靈的最深處燃起一團明亮的火。
讀《青銅葵花》有感 11
《青銅葵花》是一本有史以來我看過最好看,最吸引我的一本書。因為這本書的每個地方,每個細節都十分精彩,直到現在都能歷歷在目呢。
這本書里主要講了,葵花是個七歲的小女孩,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后來被一對善良的人家收養了。正好這家人家還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青銅。青銅很喜歡葵花,并把她當做親生妹妹一樣對待她。這家人家雖然很窮,卻也沒有讓葵花吃到苦,還供她上學。青銅為了葵花上學,放棄了自己上學的機會。在葵花上學的期間,青銅他每天早上都騎著牛送葵花上學。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青銅。因為我認此為青銅他是一個懂事。善良的一個小男孩。
他為了實現一個讓葵花拍一張照片的愿望,每天晚上都去賣蘆花鞋,其中有一天下著雪氣溫很低,可是他為了葵花,還是堅持去賣蘆花鞋。蘆花鞋賣完了,他還把自己腳上穿的鞋子給賣了。所以青銅就只能赤著腳踩在冰冷的雪地上跑回家。回到家,青銅的叫都已被凍得發紫,可青銅是心甘情愿的。
讀了這本書,我真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像青銅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這是一本讓我永遠看不膩的書,也是一本讓我留下淚水的一本書。
讀《青銅葵花》有感 12
因為女兒考級,幫她買了不少書,五年級的考級書目中有一本《草房子》,女兒用二天時間就讀完了,大概也在學校里與同學交流過了,有一天放學回家,叫我幫她買同是曹文軒的一系列的書,強調要買《青銅葵花》,是因為有同學特別推薦的,讀青銅葵花有感。
幫她訂了一套,書到的那天,女兒當然先挑了她額外加的《哈里波特》,便把先讀《青銅葵花》的任務給我了,還跟我約定了,看完了要跟她交流讀后感,讀后感《讀青銅葵花有感》。
晚上回家的時候就把書帶回家了,那幾天正好一直在看中央八套的《海魂》,連續劇,每天五集,因為回家晚,常常到家就已經放過二集了。于是窩在床上邊看電視邊看書,想想自己好象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書的習慣了,不過看著倒也有放不下的感覺,一鼓作氣,把書看完了。
第二天女兒放學,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書好不好看?看了有什么感想?小說的情節談不上曲折,但是人的感情卻是真摯的,這一點,我常常感慨,物質生活的提高,卻沖淡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每個人都似乎把目標定在掙多少錢上面,而忽略了彼此的交流。
書中人物刻畫的很質樸,沒有華麗的詞表,但是表達的就是一種很純很真的情感,好多次跟表姐一起的時候,也會感慨那年少時的歲月,盡管沒有豐富的物質,但是那時的歡樂卻是那么單純。
所以很多人常常會感嘆,人是回不去的,也就如此,因為經歷得多了,卻把很多東西看得淡了,比如情感,比如滿足感,還有很多……
讀《青銅葵花》有感 13
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青銅葵花》他的作者叫曹文軒。
這是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的女孩葵花和鄉村的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閉上眼睛回想著書中的所有場景,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哥哥青銅為了讓妹妹葵花拍張照片,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們一家人拿著蘆花編蘆花鞋,讓青銅去鎮上賣蘆花鞋,給葵花拍照。青銅為了讓家人住上溫暖的房子,去遠方的大海邊上割金茅草,小學二年級作文《讀《青銅葵花》有感作文》。他為了讓妹妹每天晚上不到別人家去寫作業,就親自捉了幾個螢火蟲,給葵花做燈。他為了讓妹妹看到馬戲團的表演,就讓她站在自己的肩上看表演。青銅為了讓妹妹的演出時候更加漂亮,自己采了許多冰凌,用蘆葦把這些冰凌串起來,制成了冰項鏈。
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人是那么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人那樣關心別人,那么這個世界該會多么美好呀!人不能只顧自己,只注重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人要有奉獻愛心的精神,這比什么都重要。擁有了愛心,就算日子過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充實的、幸福的。
讀《青銅葵花》有感 14
青銅將繩子的兩頭分別系在窩柵里的兩根柱子上,然后朝他們笑:燈!這是燈!
晚上,葵花不用再去翠環家或秋妮家了。
這是大麥地最亮最美麗的燈。
青銅葵花本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可是曾經有這么一對兄妹,他們沒有任何一點血緣關系,而且哥哥住在鄉村,妹妹住在城市,在一個非常巧合的機會,他們相遇了:妹妹的爸爸帶著妹妹來到了哥哥住的大麥地,因為爸爸工作很忙,所以,妹妹便住到了哥哥家里,但當時他們并不認識。終于,他們的友情越來越深,可是,妹妹卻要走了,在妹妹要走的前一刻,啞巴的哥哥終于說出話來了。這對兄妹就是青銅葵花。
讀完這本書,我被青銅葵花的善良的純潔所感動,大愛,大苦難,大善良,這就是他們純潔的友誼,有的感情轟轟烈烈蕩氣回腸,但這種親情卻平平淡淡清婉如茶,有的感情沉默寡言深遠如海,但這種親情卻彎彎延延如溪悠揚!
有一位作家曾經有這樣的感慨: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這位作家就是曹文軒,他也是青銅葵花,這對感人的兄妹的締造者。
讀《青銅葵花》有感 15
這本籠罩著黃色憂傷的書,帶我進入了一個鄉村世界。我被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景深深感動著。
這本書就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作品------《青銅葵花》。故事的主人公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兄妹,7歲的女孩葵花和啞巴哥哥青銅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甚至是苦難,但是他們仍很堅強。
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三月蝗》這一章,三月的蝗蟲遮天蓋地,將大麥地人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吃了個精光。看著漫天飛舞的蝗蟲,人們無能為力。苦難來襲,大麥地人為了整天看上去精神飽滿,還要求一位教師帶領大家唱歌。而青銅為了讓葵花和家人能夠飽腹,便帶上葵花去蘆葦蕩挖蘆根。挖了很多的蘆根后,青銅和葵花一起回家,但在這密密的蘆葦蕩中,他們走散了。青銅被堅硬的蘆葦劃傷,但仍堅持著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面對苦難,大麥地人沒有哭,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冷靜的看待著這一切,積極的接受困難的挑戰,直到糧船到來……
苦難,一個聽著就覺得酸澀的詞語。而我們生活在幸福又安全的城市,無法想象苦難到來的情景和之后的荒涼景象,也不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因此當困難像石頭一樣擋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必須要克服它,戰勝它!也許爬上石頭,會摔得痛不欲生,但如果連爬起的勇氣都沒有,只能成為被命運拋棄的一棵小草。
我不禁想起三年級跳繩不達標的情景,跳繩比目標少了40個的我開始練習,可剛練了幾個星期,只提升了9個,我沮喪又氣惱,想要就此作罷,后來媽媽說:“跳繩也要循序漸進,而且不可能一下子就跳那么好的,遇到困難不能心灰意冷,一定要堅持!”我聽了媽媽的話,又開始練習。耐力不夠,去跑步,節奏跟不上,原地跳。“129, 130, 131, 132。”我在同學們的驚嘆中,達標了!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大學,它能讓人堅強,讓人在生活的波瀾面前變得淡然。
【讀《青銅葵花》有感】相關文章:
讀《青銅葵花》心得02-08
讀青銅葵花的讀書筆記11-17
讀《青銅葵花》有感05-01
讀《青銅葵花》有感01-05
讀青銅葵花有感05-11
讀《青銅葵花》有感06-19
讀青銅葵花有感03-03
讀《青銅葵花》有感03-03
【精】讀青銅葵花有感06-26
【薦】讀青銅葵花有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