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征的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1
生在和平的國家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每天享受著充足的陽光和甘甜的雨露,讀著美麗動人的童話故事,我們無憂無慮快樂地成長著。懷著敬仰的心情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行少先隊隊禮,卻很少知道紅旗的背后經歷了怎么樣的艱辛和磨難,灑滿了多少英雄的鮮血……直到我有幸讀到了《長征的故事》,渾身的血液都僵硬了,心靈被深深地震撼到,久久不能平靜……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一位位鮮活無私的英雄形象,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浮現在我的眼前。我輕輕睜開雙眸,淚水在不經意間悄悄落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歷經磨難。在布滿沼澤的草地上,有他們頑強的身影。茫茫草地,一望無涯,遍地是水草沼澤泥潭,根本沒有路,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缺衣少食,吃草皮,吃樹根,等這些吃完了,紅軍就把他們身上的皮帶,舊皮鞋煮著吃,只有有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的人,才能把吃下去的皮帶皮鞋,草根樹皮變成生命的動力和勝利的力量,才能完成艱苦卓絕的長征歷程。
在漫天飛雪的雪山上,有他們堅強的腳印。紅軍長征的時候要爬過一座連鳥都不敢飛的夾金山,剛跑上去的時候還好,他們一路上唱著山歌,快到山頂的時候停止的歌聲,因為他們聽當地人說,“到山頂的時候不能大聲說話”。山頂上堆滿了雪,突然有一個人暈倒了,他心跳微弱,沒過多久就死了,可是其他人卻沒有一個人后退,沒有一個人放棄,繼續著長征之路,革命之路。在白雪和藍天的映襯下,飄舞的紅旗仿佛這山上的.英魄,正熱烈地燃燒著……
在波濤洶涌的江河上,有他們團結拼搏的足跡。強渡大渡河時,大渡河河面三百多米寬,河水深不見底,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陡峭的山崖,根本沒有路,山上還有敵人的重兵堡壘,河面上布滿了子彈激起的小浪花,營長孫繼先率領17勇士奇跡般強渡成功,一個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紅軍戰士不僅完成了,且完成得非常出色。紅軍戰士們用頑強不屈的勁頭,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英明果斷的決策完成了這個光榮使命,為長征取得最終勝利開辟了道路。
這個暑假學習自行車就讓我領悟到了“長征精神”。這個周末,爸爸給了買了一個全新的自行車,然后開始了學車之旅。我先一只腳上去了,正當我再放另一只腳的時候,車子哐當一聲倒了,連人帶車摔在了地上。我咬了咬牙爬了起來。然后一只腳上去了。另外一只腳還是一樣,這回,我的屁股直接“開花”了,整個人仰馬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爸爸見我那狼狽的樣子,笑得比誰都大聲。我生氣地從自行車上下來,“不騎了!不騎了!“我大聲嚷嚷著。爸爸告訴我不要急于求成。自行車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要有耐心,慢慢來。
我不服氣地又回到地上,爸爸告訴我,手要扶穩,身上坐直。心不要慌。我牢牢記住了這幾句話。當然結果還是一樣,不停地摔不停地爬起來。爸爸看我那可憐兮兮的樣子。跑過來幫我扶著車頭。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終于邁出了第一步。接著爸爸突然松開了手,我心一慌,又一次重重摔在地上。我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就這樣我反復練,反復摔,最終經過4天一步一個摔的學習中學會了騎自行車。通過學騎自行車的經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堅忍不拔的勇氣,要有不放棄的決心。
作為新中國的小學生,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如今的時代需要我們去追趕,需要我們去奮發。周總理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有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目標。我們也應該抱著這份信念,時刻提醒自己,哪怕以后能為中國貢獻出一點點的力量,也不會愧于自己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是新生的花朵,綻放自己為中國增添一份色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為了中國這片大海更加充實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星,為中國在暢游宇宙時散發自己的光彩。我們要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鼓勵自己不斷前進,做一個真正的有志少年。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2
(一)長征主題故事讀后感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都會感人肺腑,而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會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就比如說長征故事的一篇《一袋干糧》。
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含不小。一個13歲的小孩就懂得了關心戰友。其實他可以問戰友要一些干糧,可她卻沒有問,自己受苦。我們應該學習小紅軍小蘭這種體諒他人的精神!
讀完長征故事后,我深有感觸。我們因為前輩而走進新時代的科學發展,我們深深的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快樂成長,快樂生活。歲月漣漪,木雕流金,紅軍長征的戰士們用歷史證明他們的不退縮的堅強精神!也體現了紅軍,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的品質。
我從中知道之要從起跑線堅持的跑到終點勝利就在眼前!加油,堅持就是勝利!這個勝利經歷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吃過多少個苦難,他們用他們的經歷換去了我們的現在快樂的生活,謝謝!我深深地感謝你們!
(二)長征主題故事讀后感
《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
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三)長征主題故事讀后感
眾所周知,紅軍長征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中間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在長征途中,紅軍們糧食缺乏。一位13歲的小紅軍小蘭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糧食,卻又因一時疏忽將糧食掉進了河里。她不想讓大家知道,就在布袋里塞滿野草繼續向前走。小蘭的身體很快就不行了,當戰士知道她吃布袋里的野草當干糧時,大家都感動了,就紛紛將自己的糧食分給她一些,讓她感受到了溫暖。
事情雖小,卻反映了一個紅軍的品質,說明了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無私奉獻熱心的精神。13歲的小蘭,把糧食弄丟了,她完全可以向其他戰士要可她沒有,她選擇了不得沉默。此刻,她心里只有戰士的利益,沒有自己,她寧可自己吃苦,自己挨餓也不連累大家。而現在的我們吃東西挑肥揀瘦,這個愛吃那個不要吃,在家里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紅軍戰士比起來,真感到慚愧。
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以后做一名吃苦耐勞,樂意奉獻的接班人。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2016紅軍長征故事作文07-12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8-18
長征故事讀后感03-25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11-14
長征主題書籍《長征》08-02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7-06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長征故事讀后感精選14篇03-26
紅軍長征故事讀后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