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廠如家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廠如家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廠如家心得體會1
一天24個小時,我們有10個小時在廠里;一年有365天,我們有340天在廠里;我們面對同事的時間超過家人;我們與同事的通話超過了朋友;我們對老板的敬畏超過了兄長。
我們來到這里也許都是為了錢,我們就像同乘一艘去遠方淘金的船,我們有智勇雙全的船長,我們有能干的舵手,我們有辛勤的水手......
船的前行離不開我們每一個成員,哪怕你只是一個水手,我們都很辛勞,哪怕你是船長。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大家都放下所有的不公,坦然的.,努力的為這艘船的前行出一份力,前行的路上有風有雨,有其他更好的豪華的船的誘惑,有船長的指責,有同船人的排擠,有......
其實哪里不是一樣,哪條船,哪個人又不是一樣呢?環境能改變多少,改變的只能是自己,適者生存是久遠的規律。
我們做的只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面對困難和錯誤,而不是互相看笑話,互相揪小辮子,互相包庇,遇到問題,我們不怕,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彼此推卸責任,落井下石。就好比船壞了個洞,一船的人都在說不是我弄的,是舵手的錯,是水手的錯,是莫莫莫的錯,那結果可想而知,而如果大家齊心合力,把那個洞及時補上,那不一切沒事了嗎?
淘金的路上有太多的瑣事,一大廠的人有太多的矛盾和情感,最重要是要以廠為家,把廠當家,愛廠如家!
愛廠如家心得體會2
愛廠如家是每一個企業對每一位員工的期望,也是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實現的一個根本目標。我們每一位員工怎樣才算做到愛廠如家?最起碼有十個標準是要達到的。
在生產勞動實踐中節約一滴水、一滴油、一度電,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努力提高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就是愛廠如家;
遵守廠紀廠規,不違反勞動紀律、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就是愛廠如家;
勤奮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刻苦鉆研和學習技術,爭做“學習型、知識型”職工就是愛廠如家;
同志之間和鄰里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愛護、互相團結,充分發揮團隊的`精神和力量就是愛廠如家;
尊重領導、尊重同事、尊重他人,講禮貌,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就是愛廠如家;
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愛廠如家;
不損壞一花、一草、一木,不損壞公物,講社會公德就是愛廠如家;
不隨地亂吐淡、不亂丟紙屑,不亂丟亂倒垃圾,自覺愛護公共環境衛生就是愛廠如家;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鄰里和睦相處,夫妻相親相愛,講文明就是愛廠如家;
愛廠如家心得體會3
日前,一位私營企業老板向筆者嘆苦說:“如今的員工不好管,個個跟錢過不去,給再多的錢他們也沒滿足感。”我問他為何發出如此感嘆,他向我講了這么一件事:“企業訂單交貨期很急,我讓員工每天加班8小時,并給予三倍的加班工資,可員工們不干也罷,還向有關部門告狀,你看看,這些員工真不知好歹!人們常說,員工要把企業當家,要愛廠如家,這些員工根本就不把企業當家看!”
聽了老板這樣的“苦經”,筆者琢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時下的員工不愛“家”,不把企業當“家”看,連金錢也難動員工心?本來,員工上班干活,就是想多拿錢,有了錢才能養家糊口,才能發家致富。可員工們為什么反而不“愛”家,又不“愛”錢呢?
“老板”們是這樣理解的:“我給你錢,你就要干活,你多干活才能多掙錢,天經地義。”員工們對這種說法不買賬:“錢,對我們員工來說當然是重要的,但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員工的心。員工的心都涼了,還要錢做什么?”
從老板和員工站在不同角度的理解,我終于明白一個淺顯而實在的道理:任何一個企業或私營老板,要員工愛廠如家,首先要讓企業有“家”的溫暖;要員工愛企業,首先企業要愛員工。員工們的滿足感不僅僅是來自金錢,他們不只是光干活的機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靈長。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需要尊重、理解和關心,他們有七情六欲,需要企業這個“家長”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關心過問,這不是錢就能解決的問題。要求員工有愛廠如家的歸宿感和責任感,是在員工自身成就感、滿足感實現的前提之下。
國外企業在設計薪酬制度時,就很重視物質和非物質的報酬的結合。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都在他們隨時掌控之中。一旦員工“精神狀態”不佳,他們便采取有效措施,設法使員工精神愉悅,心靈暢快。員工們的吃、喝、拉、洗、醫、住、玩這些生活小事,從企業關心員工的角度來說就是最大的事。事事想著員工,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員工們的滿足感就越強。人心都是肉長的,金錢難買員工心。心靈與心靈的吻合,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愛廠如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法律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范文09-13
團建后的心得體會,團建過后的心得體會10-29
測量學心得體會測量心得體會11-30
汽車銷售專業實習心得體會-實習心得體會06-08
面試心得體會08-25
理想心得體會07-20
實習的心得體會08-02
教育心得體會08-09
家訪心得體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