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育演講稿范文四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演講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演講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年是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校25周年,為了祝賀這一隆重的校慶,我帶來了一瓶獼猴桃酒(向聽眾展示),讓我們為中央農廣校建校25年的輝煌,舉杯!雖然這瓶散裝酒很不起眼,但它卻凝結著**農廣校教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是農業實用技術和三農工作的結晶,也是農業教育在實踐中的一個閃光點。**,是烏蒙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之所以窮,根本原因就是科學技術落后。要實施科技興縣,作為農業教育的農廣校,我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從領導到職工,從教師到學員,每個人都在思考:我們能為**農業的發展做點什么?**農廣校自1985年建校以來,共培養中專學員1698人;舉辦短期實用技術培訓51683人次;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培訓4868人;實施青年農民培訓工程培訓1512人;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3765人,先后輸往昆明、四川、廣東等地從事非農職業;在**電視臺開設農業實用技術講座38期。還采取多種形式,與云南農大、昆明旅游學校等聯合舉辦專、本科及中專班,千方百計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科教興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們的領導并不滿足于現狀。八年前,校長給我們講了一則寓言:一個哲學家要過河,他問船夫:你懂哲學嗎?船夫說:不懂。哲學家說:那你將失去生命的一半。船到中流,起了同風浪,眼看就要翻船,船夫問哲學家:你會游泳嗎?哲學家說:不會。船夫說:那你將失去生命的全部。寓言告訴我們,只有使農民既學會思考,又掌握生存技能,才可能發家致富。于是我們校長提出:讓農技從書中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農村。把碗長鄉孔壩村作為試點,也作為實習基地,送一至二門農業使用技術,幫助那里的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到過孔壩村的人都知道,那里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當時多數農民窮得叮當響,一年人均有糧不到300斤,純收入不到200元。改革開放的春風沒有使這里開花結果,科學技術在這里幾乎是一片空白,生產工具被稱為1079部隊:1是一根扁擔,0是一個背籮,7是一把鋤頭,9是一個舀子。有的人家整個家當不值500元,住的是杈杈房,睡的是杈杈床,真可謂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房屋不遮風雨啊!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質,我們決定幫助農民發展魔芋和人工種植獼猴桃。項目確定了,農民愿意了。但錢從哪里來?校長說,只要真心實意為百姓辦好事,就總會有辦法。當時,因工作需要,準備從聯合辦學的收入和上級給予的經費中拿出10萬元買一輛雙環越野車,后來只用了2萬元買了一輛被人們戲稱為翻幫皮鞋的二手吉普。翻幫皮鞋怎么了?二手吉普又怎么了?這不就為咱們省下了8萬元嗎?加上到縣扶貧辦爭取的1萬元,教職工省吃儉用捐助的1600元,帶著這來之不易的9萬多元,帶著獼猴桃和魔芋的種苗,帶著對農民的深情厚誼,農廣校派老師去指導,農技站具體負責,到碗廠鄉組織參加過實用技術培訓的學員實習,對農民進行逐家戶、心連心、手把手地教啊!善耕者必有收獲,有勞者必有成果,一年后,魔芋豐收,客商不斷;三年后,獼猴桃掛果,看著個頭碩大的累累果實,我們笑了,農民笑了,誰也沒想到銷路卻成了問題。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碗廠鄉的一位叫申杰的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建議:辦一個獼猴桃酒廠,對獼猴桃進行深加工。說干就干,雷厲風行,農廣校經過市場調查,多方求證,擔保貸款5萬元,動員農民集資5萬元,辦起了一個年產60噸的集體性獼猴桃酒廠。投資不久,所產獼猴桃酒便成為賓館酒樓宴請賓客、部門接待的佳釀,在昆交會上也倍受青睞,很快就打開了市場。由此,我想到了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古人學問無余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要躬行。農業科技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有付諸實踐,才能顯示旺盛的生命力。難怪門捷列夫說科學的種子是為人民的收獲而生長的。
如今的孔壩村已舊貌換新顏:茅草房、杈杈房,變成了水泥房;補丁衣服變成了靚麗時尚的新裝;以土豆、蕎麥為主食換成了白米飯加炒菜;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的馬路。這里還辦起了農民科技文化學校,文化室和合作醫療。人均收入已達20xx元,農民過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農技走出書本,走向農村,在這里找到了正確答案。由此,什么是三農問題,我懂得了;什么是現實生產力,我看到了;什么是利為民所謀,我理解了。在中央農廣校建校25年慶典之際,我想,行動是作為紀念的最好禮物,讓我們用行動為三農服務,用行動為農廣校增輝,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給金子再鍍上一層金,給百合花再涂上色,給紫羅蘭再灑上香水。爆竹慶典,鐵肩擔就發展任;農業教育,善將科學化神威。我相信,有我,有你,有我們大家,有我們農廣人的共同努力,農廣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是第xx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本周是第8個“xx省學校安全教育周”。主題為“我安全,我健康,我快樂”。安全是生命的覺醒,安全是價值的覺醒。盡管安全問題有發生的必然性,事實證明通過教育和預防,80%的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養成安全習慣,提升安全素養是全體師生的必修課。
為貫徹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安全教育日活動的要求,今天國旗下講話向全體師生提出以下倡議。
首先,我們要提升防范意識,養成安全習慣,將安全要求內化為行為文化。本月25日我校高一家長接到自稱是老師的電話,告知小孩摔傷,正在醫院搶救,要求匯款。結果家長在慌張沒有求證的情況下匯了一萬元,之后與對方再也聯系不上。如果多一分冷靜,多一分警惕,就能戳穿對方的伎倆。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要做到警于思,合于規、慎于行。
其次,我們要大力倡導安全教育進課堂,讓師生全面掌握安全常識,提升安全素養。根據教育部要求,本學期開始,各班級將利用“學校安全信息化平臺”規范開展安全教育進課堂活動。此外還希望大家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安全技能知識,儲備安全的能量,讓安全教育真正入心、入腦,做到有備無患。
第三,我們要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安全教育周期間,倡導全校師生開展“安全隱患我排查、我發現、我整治”活動,發揮全校師生力量,開展全校性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可以利用校園網報修欄反映,我們將歸類抓好隱患治理,進一步提升校園設施、活動管理等安全系數。
第四,我們要積極參加防災減災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避險演練,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汶川地震中,綿陽安縣桑棗中學全校兩千多名師生按照平時的演習,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離,創造了無一傷亡的奇跡。因為他們平時注意演練,每個班的疏散路線都是固定的,低樓層的學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高樓層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知道碰到這樣的事情懂得怎么處理,最后安然無恙。
下面我們來介紹全校固定緊急疏散路線:所有教室前4行從前門撤離,后3行從后門撤離,高一高二教學樓:以樓體中線為分界,集合疏散時兩個班合用一個就近樓梯,各層靠近田徑場的兩個班級從靠近田徑場的西樓梯上下樓梯,另外兩個班級從靠近求索杯的東樓梯上下樓梯,高一5、10班、高二13、14班從實驗樓電梯處的樓體上下樓梯。高三新教學樓:靠桃花山新村一側(即工地活動房)的班級從電梯處樓梯上下樓梯,靠近小禮堂一側的班級從洗手間一側的樓梯上下樓梯。所有單數樓層班級全部到一層上下樓梯,所有雙數樓層班級通過二層天橋上下樓梯。時代樓和學生宿舍樓也是以樓體中線為界分開疏散,避免現在大部分同學從靠近集合地點的通道上下樓梯,造成擁堵,影響速度。
明天課間操將舉行全校防擁擠踩踏應急疏散演練。集合地點:田徑場。秩序導護人員:年段長班主任、第二節任課教師和德育處人員。疏散導護職責如下:①聽到警報聲,秩序導護老師立即到達所在樓層樓梯轉彎處就位。②組織指導學生按規定路線疏散,控制合理密度,防止擁擠和慌亂。③疏散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腳下安全,步伐要小,腳步要輕要快。禁止開玩笑,互相推攘,勾肩搭背的行為。④萬一出現跌倒或被絆倒,要大聲喊叫,及時阻止后面學生下行,及時救護。
疏散導護是每位教師應盡職責,任何時候出現緊急情況都要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盡好保護責任。希望年段、生活指導組多宣傳疏散路線,把日常集會當做演練,做到疏散路線固定化、疏散演練常態化。
老師們、同學們:安全在于防患于未然。希望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全體同學時刻保持安全意識,積極學習安全技能,共同構筑校園堅固的安全防線。最后祝大家安全、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您們好!
西北的寒風雕琢的是冷峻的巨石,潺潺的小溪雕琢的是婉約的鵝卵石,它們都是自然界的藝術家,而我,一名被稱為“靈魂工程師”美譽的人民教師,我要雕琢的是一個個才華各異,個性彰顯,活生生的人。
而關心學生是班主任老師師德的一個關鍵問題。熱愛、關心學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思想方面,教師要對學生慢慢引導,點點滴滴做好思想工作,尤其是對較差的學生做好思想轉化工作;在生活中,教師要無微不至的關心體貼學生;在學習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精心指導。
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深入,關心學生突出地體現在關心學生的學習方面。既要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全新的素質教育理念,改進單一、落后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輕松學習,愉快簡單的來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了解學生,感染學生。
首先,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班主任老師來說,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門學問,是對靈魂的引導和塑造。
我們班上有一位女生張某,開始表現非常好,與同學關系融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可是后來,我發現她課上精神不定,若有所思的樣子,有時還趴在桌上睡大覺。這時,我想壞了,這孩子遇到事了。我就選了一個時間找到這位女生,問他我是不是有心事。我問了好長時間,他堅持說沒事。我接著給她講道理,說我們是到學校好好讀書來了,都希望三年后可以金榜題名,但是如果心思不專一,成績就會下降的;再有父母都很不容易,每天起早貪黑,省吃儉用,更希望子女越飛越高。女生落下了傷心的`淚水,哭著說她喜歡上了班里的一位男同學,可是人家男生不理他。我引導告訴她學習是現在最重要的,美好的時光不能白白流逝,為以后長遠打算;關于考慮個人感情現在太早了,思想并不成熟,等上大學后隨緣吧!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開導,女生明白現在該怎么做了。他在高考時考出了理想的成績,步入了大學之門。
二、點滴付出,關愛學生。
我了解到哪些學生家庭比較困難,在能力之內伸出援助之手。有兩位學生叫龐某和趙某,成績非常優秀,家庭條件很困難,因此高二時甚至有了輟學的念頭。我知道后心急如焚,急忙找著兩位同學談心,讓他們內心堅強些,給兩位學生每人50元生活費,并找了一些舊衣物送給他們,且發動全體師生捐款捐物來幫助他們。兩位同學在一片片愛心的觸動下,重新鼓起勇氣發誓堅持讀完高中,一定要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來回報一位位好心人!
三、嚴格要求,教其做人。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放縱寬容,也不是袒護溺愛,而是嚴格要求、深沉真摯的愛。現在與時俱進的新課程標準已應運而生,讓學生在自由、輕松中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有一名學生李某,在物理課上與老師發生口角,并威脅老師出校門后要打老師。情況非常嚴重,我馬上找到了同學李某,態度很不好,情緒不穩定。我采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策略,告訴他自古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與老師沖突是不禮貌的,是不尊敬老師,同時也有損自己在老師和同學中的美好形象,會成為成長歷程中的遺憾……經過長達2小時的引導,李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嚴重錯誤,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說找物理老師道歉,讓老師原諒他的無知與沖動,并在班里檢討向老師賠禮。后來李某一點錯誤也沒犯過,成為了一名尊師守紀的好學生。
分析: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名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德與愛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只有不斷培育我們美的師德才能培養學生美的品德。只有把我們的愛心化成陽光雨露,才能使學生沐浴其中,茁壯成長。
愛心使我們熱愛學生,熱愛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愛心使我們樂意做出奉獻;愛心使我們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愛心使我們為學生著想,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關心他們的一切;愛心使我們在工作中,始終熱情洋溢、細致入微。
云卷云舒,花謝花開。回憶自己與學生交往的日子里,有過憂慮、有過煩躁、有過傷感,但更多的體會到的是發自內心的歡心與喜悅。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每一個都讓自己感覺到幸福與踏實,這種感覺在以往的工作中是從未體會到的。自己暗暗琢磨,這該是因為自己調整了心態才有的收獲。
最后,我堅信用我們的愛心會點燃無數學生的激情,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
教育演講稿 篇4
學校把安全教育活動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 學校每次放假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與每位家長簽定安全責任書,希望各位家長按照責任書的要求,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責任意識。切實承擔起學生假期安全教育的責任。要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一生才安全”的良好風尚,在學校中樹立起“不抓安全的領導,就不是稱職的領導,不抓安全的教職工,就是不稱職的教職工,不注重安全的學生,就是不合格的學生”的濃厚的安全氛圍和安全第一的意識。要經常提醒學生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的、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要防溺水,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傳染病等知識教育。
今天,我重點講一下防火安全知識,翻閱眾多的火災案例,自救能力的缺乏是造成人員傷亡和嚴重經濟損失的重要原因,自救能力不僅僅包括家庭防火常識和火場逃生技能,家庭火災的撲滅也是自救能力最重要的一環,家庭起火,校園起火,往往具有燃燒猛烈,火勢蔓延迅速,煙霧彌漫快等特點,如果不及時撲滅,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有時能使整棟樓或整個村莊遭受到火災危害,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滅火常識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了解火災造成人類死亡的直接原因,歸納起來有三條。
1、煙霧中毒窒息死亡,這是火災致死的首要原因,因為大火煙霧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當人體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紅蛋白時,就會發生中毒,占50%時就會窒息死亡。
2、被火燒死
3、跳樓摔死,多數發生在高樓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識,被火逼得走投無路而跳樓摔死。
火口脫險五大要點:
1、沉著冷靜,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萬不要慌亂。
2、防煙堵火: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時,要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墻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濕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濕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濕毛巾可用其他棉織物代替,其除煙率達60%—100%,可濾去10%—40%一氧化碳,1983年哈爾濱“4、17”大火中河圖街73號居民大樓絕大部分被燒毀,只有一戶居民用堵火辦法阻擋了烈火入侵,堅持到消防隊把火勢壓下后才得救創造了“火海孤島”的奇跡。
3、設法脫離險境:利用各種地形,設施選擇各種比較安全的辦法下樓。首先是正常樓梯下樓,如果沒有起火,或火勢不大,可以裹上一件雨衣(尼龍,塑料禁用),用水浸濕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后,快速從樓梯沖下去。如果樓梯脫險已不可能,可利用墻外排水管下滑功用繩子,順繩而下,二樓可將棉被、席夢思墊等仍到窗外,然后跳在這些墊子上。跳時可先爬到窗外,雙手拉住窗臺,再跳,這樣可減少一人加一手臂高度,還可保持頭朝上體位減少內臟特別是頭顱損傷。
4、顯示求救信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勿因財物而貽誤逃生良機,一旦發生火災則應因火制宜,在可能情況下,顧及財物,但危急火勢下,切不可舍命救物。當家庭火災發生時,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1、發現著火要大聲呼喊并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一定要講請路名、門牌號,然后派人在路口迎侯消防車。
2、撲滅火苗要就地取材,如用毛毯、棉被罩住火焰,然后將火撲滅。
3、也可以用臉盆,水桶等將火撲滅,或利用樓層內的滅火器材及時撲滅苗,如火已燒大,不要立即開窗,要呼喊鄰居做好滅火的準備后,再開門窗滅火。
4、個別物品著火,要直接把著火物搬到窗外滅火。
5、由鍋起火,直接蓋上鍋蓋滅火,切不可用水撲救,因為油的比重比水輕,浮于水面之上仍能繼續燃燒,水往別處流動,會把火勢 蔓延,也不可用手端油鍋,以防止熱油爆濺,灼燒傷人和擴大火勢。
6、家用電器著火,要先切斷電源,然后用毛毯、棉被覆蓋窒息滅火,如仍未熄滅,再用水澆。
7、電視機著火用毛毯、棉被滅火時,人要站在側面,防止顯像管暴裂傷人。(要用濕毛巾或戴濕棉手套等,以免燙傷)
8、煤氣液化氣灶著火,要先關閉閥門,用圍裙、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蓋,往上澆水撲滅。
9、救火時門窗要慢開,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和突燃。(暴轟)
10、著火處附近的可燃物及液化氣鋼瓶及時疏散到安全地方。
同學們,發生火災時,千萬不驚荒,要視火勢情況及時利用身邊的棉被衣服,滅火器等迅速滅火,如火勢蔓延增大,要及時報警、求救,并迅速用濕毛巾捂嘴,迅速彎腰或爬出火場,在有人被困的情況下要首先救人,救人時,要重點搶救老人、兒童和受火勢威脅最大的人。
同學們,發生火災時,如山火、森林大火等,學生不參與,也不提倡學生直霎參與風義勇為,但是并不是視而不見,你可以通過間接方式去實施見義勇為如報警,找人救等。
同學們你們是國家的棟梁,是21世紀的主人,愿同學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同學們,“安全就是幸福,生命就是財富”,擁有生命,才會擁有幸福,讓我們珍愛生命,用全身心的愛,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推薦】教育演講稿范文四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育演講稿范文匯編10篇03-18
【推薦】教育演講稿范文匯總七篇03-30
【熱門】教育演講稿范文集錦7篇04-04
有關感恩教育演講稿范文合集四篇04-04
教育演講稿范文集錦七篇04-02
關于感恩教育演講稿范文合集7篇04-02
有關教育演講稿范文匯總7篇04-02
精選教育演講稿范文集合4篇04-01
感恩教育演講稿范文錦集四篇04-01
教育的演講稿范文匯編八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