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主席肖鋼在陸家嘴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尊敬的楊雄市長、項俊波主席,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想借這個機會就“資本市場如何服務科技創新”談一些認識。科技創新始于技術、成于資本,這是近幾十年全球科技創新一個突出的特征。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不斷推進,人才技術和資本的結合更加緊密,科技創新的步伐更快,涉及領域更廣。以前以大型企業主導科技創新的格局顯著改變,中小型企業科技創新創業的優勢日益凸顯。
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的周期也比過去大為縮短,不斷地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健全適應創新創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供全面系統的投融資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
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分離是創新創業的主要推動力。大家都知道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是構成現實生產要素的資本,也就是說,這些資本已經被投入到企業并發揮作用。靠這些資本發揮創新基本上不可行。
而貨幣資本作為虛擬資本是每個企業的推動力和持續動力。股票和債券作為最具代表性的虛擬資本,將單一的企業產權分割成若干等額的所有權,將未來的收入變現到今天來用,將別人的.資產當成自己的資產來使用。
這就為企業管理注入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內容,擴大了現實資源的內容,實現了資源跨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配置和流動。這就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條件。
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創新能力固然要看有多少專利數量,帶來多少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是否形成創新的文化,等等。但是,關鍵要看是否有一個靈活、高效的資本市場機制。
主要表現在什么地方呢?風險資本投資的數額怎么樣,并購重組的數額怎么樣,發行上市的數量和金額有多少,以及由這些帶來的經濟增量是多少,企業增量是多少,就業的增量是多少。
不久前,我看了一份資料,上海專利的數量不少,大概在124個國家里面排到第4位,高于硅谷。當然硅谷不是一個行政區劃,是幾十個鎮形成的一片經濟體。但是這些專利能夠轉化為經濟增量、企業增量和就業增量到底有多少?我覺得是還可以再分析和研究的。
只有形成比較完備的資本投資機制以及相配套的中介服務體系,才有可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進而增強整個經濟的活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有研究表明,接受風險資本支持的企業往往在取得技術突破、開放新產品和創造工作機會方面要高于其他的企業。科技創新當然需要領先的技術,但是實踐證明,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是不是擁有這個先進的技術,而在于要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用最快的速度把技術轉變為市場商品的能力。
這里所說的人才包括創新型的企業家、專業技術人才和配套服務人才,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就必須建立將知識合法轉化為財富的機制,實現創新人才的知識資本化和知識產權股份的期權化。各種形式的企業管理成股權激勵機制和員工持股計劃,促進了人力資本的轉化,實現了個人貢獻與企業發展的利益共享。
可見,科技創新不僅帶動創業,促進就業,而且能形成創富的效應。只有讓創新、創業、創富的機制有機對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落實創新驅動的戰略。
在創新創業的早期階段面臨的不確定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有人稱之為“死亡之谷”。這使得大量社會資本不愿意投資,成為投資的市場失靈時期。
但正是這些企業和個人早期的構思階段、開發階段、初創階段成為日后新興產業或商業模式不可或缺的基礎和條件。因此,必須解決創新創業企業“最先一公里”的資金來源問題。這和我們政府著重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行政改革不一樣。
創新創業企業早期往往是輕資產型,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天使資金、創投資金等風投的發展可以彌補銀行融資的局限性,這些投資往往創造了很多新型的就業機會。
據美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研究,現在就業75%的增量來源于風險投資投資的企業。創新創業是長期以市場為導向的歷史進程,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一蹴而就。但鼓勵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也并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在這方面政府起著關鍵作用,政府行政的創新直接關系到創新創業機制的形成,關系到營造支持經濟的商業環境,以及創新文化的形成。
我國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中重有形資產、輕無形資產;重資源開發、輕技術發展;重實體、輕虛擬經濟。對經濟活動的管理基本上是針對成熟型產業經濟行為的,對中小企業發展和創新創業的企業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但整體型、系統型、協同型還比較薄弱,亟待加快培育,形成人才、技術、資本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的機制和環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揮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作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首先是建立和改革創業板制度,放寬上市準入門檻,擴大行業覆蓋面。目前,在創業板近500家上市公司當中,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占到了90%。
全國中小股份轉讓系統,也就是新三板立足于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企業,截至到5月底掛牌公司達到2487家,覆蓋了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到77%。同時,社會資本對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前移,有私募股權參股的掛牌公司占比達到50%。
大力培育私募市場,支持私募資金規范發展,進一步壯大服務創新創業的民間資本力量。截至到今年5月底,已經登記的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達到了6903家,認繳資金規模達到22100億元。
但是要看到,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創業能力有所不足,市場體系不健全,包容度和覆蓋面不夠,與我國有1500萬家中小微企業的規模并不匹配。風險投資體系不健全,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不足,創新創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加上法治建設、誠信環境和股權文化等因素也制約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作用發揮。
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動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業務創新,服務和完善市場功能體系,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要建立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的多層次股權市場,進一步壯大主板、中小企業板市場,推進交易所市場內部分成。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戰略新興板,與創業板錯位發展。新三板作為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要充分發揮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制度優勢,場內業務與場外業務發展并重,公募與私募并舉,健全小額、便捷、靈活、多元的投融資機制。全面增強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企業的能力。
要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使其成為投融資對接平臺、政府扶持資金運用平臺。要建立工商登記部門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登記制度,支持股權質押。研究設立專門服務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小微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為創新創業開辟新的股權融資渠道。進一步推動私募市場發展壯大,增強創新創業資本的有效供給,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擴大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謝謝大家!
http://www.shddsc.com/【證監會主席肖鋼在陸家嘴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全文】相關文章:
2015年陸家嘴論壇肖鋼演講07-30
肖鋼在陸家嘴論壇演講(完整版)07-11
肖鋼周五在陸家嘴論壇演講稿07-08
張清苗在火鍋料節產業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全文06-12
美聯儲主席耶倫演講全文01-19
許嘉璐在2015茶節論壇上演講(全文)06-06
馬化騰證在證監會的演講06-19
FIFA主席布拉特辭職演講(全文)06-13
股轉副總陳永民某論壇演講(全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