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凡崗位演講稿最新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要怎么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凡崗位演講稿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平凡崗位演講稿最新1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有人說,生命本身并不特別,是價值賦予她靈氣與色彩。而生命的價值是由每個人自己創造的,任何人都作不得假,只有依靠自我的執著與努力,才能為生命揮灑絢麗。每次讀到這句話,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常常拖著病殘的身體,早來晚走,吃苦耐勞,辛勤地工作著,在平凡崗位上實踐自己人生的價值。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有的只是無私無畏,默默奉獻。他永葆本色的鮮明黨性,真實地回答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塑造了新時期一名普通黨員的光輝形象。多年來,正是他身殘志堅的品格,樂觀寬容的心態,愛崗敬業的精神,受到大家的普遍贊許。他就是我委第三支部的共產黨員――張青山。
20xx年他從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系大學畢業,懷著報效家鄉的志向,回到伊春,為家鄉的農業發展做貢獻。他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熱情努力,積極上進,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注意把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由于工作出色,表現突出,20xx年他被提拔為園藝科副科長,20xx年7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正當他躊躇滿志,干勁十足,用自己的青春年華譜寫著美麗人生的時刻,在因公出差時一場意外車禍卻改變了他的命運。20xx年10月,他赴鐵力檢查工作的途中,遇車禍致使他的頸椎骨折,落下終身殘疾,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響,但他并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所擊倒,還堅強地安慰身邊探望的同志,在病床上不忘向領導匯報“豐收計劃“工作檢查情況。為了能夠早日重返工作崗位,他逐漸練習翻身,坐起,攙扶挪步,蹲起訓練。右手不好使,他就練習用左手吃飯,寫字,還借了一臺小霸王學習打五筆字。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他沒有頹喪,沒有放棄,而是表現得特別頑強,總是用樂觀與微笑來安慰回報親人們。不知摔過多少跤,流了多少汗,親人為他心痛的不知掉下了多少眼淚,為了不使自己的青春虛度,他向組織遞交了申請書,他說:“這場車禍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也打碎了我的以往夢,但讓我更深刻地感悟到了健康的重要,人生的意義,更加深刻地體味了世間真情,更加深切地熱愛生活,珍愛工作。雖然退休回家對我能更好地修養,做一個游民很自在,但也意味著我的人生,事業就此畫上了句號。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個男子漢更應該身殘志不殘,自立自強,盡己所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爭取讓自己的一生少點缺憾,多點欣慰。”20xx年3月,他毅然拄著拐杖重返工作崗位。
黨員的職責是什么,是無私奉獻。張青山同志用他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生產科是市農委的主要科室,承擔著全市農業生產,農業產業化和農業對外經濟合作等多項工作,領導和同志們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告訴他不必像其他同志一樣按時上下班,天氣不好時可以不到單位,可張青山同志沒有把自己當作需要特殊照顧的對象,每天都與其他同志一樣上下班,甚至于很多的休息日都是在工作中渡過的。與同志們一起積極投身于忘我工作之中,主動承擔工作任務,真抓實干。特別是今年,農委新增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林區的工作任務量比較大,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文件,事務,工作節奏快,要求標準高,張青山同志在完成生產科繁重任務的同時,還積極主動地承擔新農村建設工作,與同志們協調配合,努力為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獻計出力。在昨天召開的全市慶祝建黨85周年大會上,他被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他所負責的農情信息工作連續兩年被省政府農情辦評比為先進集體。
在平凡的崗位上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相信許多人在思考,許多人在追求,也有許多人感到困惑迷茫。有句廣告說得好: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人生的奮斗目標,也是人生進步的動力所在。張青山同志就是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默默奉獻,忠實履行著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義務;在挫折和困難面前,身殘志堅,以頑強的毅力與命運抗爭著,創造和勾畫著自己實實在在的人生。他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可他卻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實現了自身目標與價值。他的人生觀就像他在20xx年年終考核個人總結中曾寫到的那樣:“我很高興圓滿完成了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能夠在平凡崗位上,以平常心態,樂觀進取,做點實事,感到很充實,實現了又一年的自我挑戰,自我價值!”。這就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心聲,這就是用生命之光在平凡崗位上譜寫生命樂章的共產黨員的價值觀,這一切的一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為我們第三支部有這樣一位好同志而感到自豪。
一位哲人說過,偉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夾縫中閃光。朋友們,亮出你的真誠,執著和自信,在平凡中,讓我們一起奉獻。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好普通的價值,無數個平凡就成了偉大,無數個普通就成了非常,就能實現伊春林區的興旺發達,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燦爛輝煌!謝謝大家!
平凡崗位演講稿最新2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有一種美,令人驚艷,令人回味,這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奪目;有一種美,樸實真摯,發自肺腑,這是一種可以創造奇跡的美,她—無處不在。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活帶來溫馨,它—就是文明之美。正是這種文明之美使xx這座千年古都更富魅力。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號角吹響的今天,作為社區工作者的我們一直在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創文工作中,多少次被居民誤解,多少次被拒絕,多少次遭遇居民的閉門羹。但是我無悔,我當初的選擇;我無怨,我矢志不渝的追尋。因為我已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立足平凡崗位,為創建文明咸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文明的思想是鑄就和諧社區的動力。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修身之本。為加強道德教育建設,進一步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及轄區居民道德素質,我們專門組織學習了秦都區道德模范黃水芹、姜躍第、許峰的事跡,他們樸實而動人的故事讓我們為之感動。原來,高尚的道德并不是要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往往體現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慢慢地,我們身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好人好事,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學習身邊的好榜樣,并身體力行,自覺成為了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市民素質是城市的靈魂。市民素質高一分,城市美麗加十分。為了提高轄區居民素質,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推進文化型社區的建設,xx社區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為居民安裝了健身器材,開展了“書香飄社區捐書互學活動”。給居民提供了強身健體平臺的同時活躍了社區體育生活,營造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濃厚氛圍的同時引導居民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目睹著社區的變化,目睹著居民滿意的笑顏,我參與著,感動著,幸福著。
文明的語言彰顯和諧社區的魅力。古語有云: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文明的語言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文明建設。為了規范社區文明用語,xx社區將文明用語標語、秦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咸陽市文明行為十要十不要張貼于小區各樓棟、店面門口、宣傳欄等多處醒目的地方。“要說話和氣,舉止文雅;不要粗言穢語,大聲喧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都被廣大社區居民牢記于心。居民們越來越明白:“粗野是愚昧的胎記,禮貌是文明的證書”,漸漸地,轄區里微笑多了,爭吵少了;快樂多了,苦惱少了;溫情多了,冷漠少了。文明的行為是締造和諧社區的活力。文明的行為是一方有困難時我們熱情慷慨的伸手。在社區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更加注重對弱勢群體的幫助和關愛。廣泛開展“幫困送溫暖”活動的同時,在轄區安放舊衣物回收箱,做好老年呼叫器發放工作,聯系志愿者利用空閑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實施“個案幫扶”激發了社區居民扶貧幫困的熱情。20xx年春節前夕,人民路街道辦春風送暖活動全面展開。那是一個星期六,我們和幾位志愿者冒著嚴寒帶著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來到殘疾人xx家,向他們傳達社區居委會對她們的人性化、親情化、奉獻化,送來黨和政府的解民憂、幫民困、暖民心的動人之歌。面對著這些解了燃眉之急的物品,老人和孩子感動得熱淚盈眶,久久地握著我們的手,不肯放開。我想,這就是文明行為帶來的最動人的瞬間吧!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路上,我們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我們開通了官方微博,使廣大居民更好地了解社區發展,參與社區共同管理,社區老黨員、老前輩也一直在默默的奉獻著,幫助困難家庭辦理低保、帶領居民參加社區建設,組織志愿者打掃轄區衛生。家長里短,數不盡的酸甜苦辣。我們有過困擾,有過被誤解,有無奈,有辛酸,但是我們沒有因為這樣的壓力而變得麻木不仁,反而因此收獲了人生的精彩。因為,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無數平凡的社區工作者用心付出的涓涓細流,會將文明的思想、文明的語言、文明的行為傳承下去,匯成美好未來的汪洋大海,使社區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社區居民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咸陽這座美麗的城市也會在文明的洗禮下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溫馨,她所散發的芳香,正在蔓延和擴大。
小荷才露尖尖角,揚帆起航正逢時。無需壯懷的舉動,無需豪邁的誓言,我愿做一滴水珠,融入服務民生的海洋,我愿做一粒砂石,筑起創文事業的輝煌。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不渝堅守著,盡職盡責奉獻著,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構建文明和諧社區而努力奮斗。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平凡崗位演講稿最新3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在這個講臺上,我要演講的內容,不是轟轟烈烈的光輝事跡,也不是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農機工作者。他們在社會中也許只是一滴水、一粒沙,但是他們在工作中,時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創先爭優的錚錚誓言。
相信去年小麥搶收的一個個場景,大家還記憶猶新吧!在這場龍口奪糧的戰斗中,廣大農機人面對困難,奮勇當先,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老姚”就是其中的一位。
“老姚”是大營鎮老百姓對姚青同志的親切稱呼。他是?橋區農機局派駐大營鎮小麥搶收工作組的領隊。當他趕到大營鎮,看到老百姓正急切等待收割機,來收獲早已成熟的麥子,他便與大營鎮分管負責人一起,連夜趕往蒙城引機。機械引來了,他又馬上和當地的村干部一起,安排聯合收割機作業,并親自給機手送上茶水,解決好住宿、吃飯的問題。他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飯也顧不上吃,同志們見他累得夠嗆,勸他稍稍休息片刻,但他只是簡單地吃了碗面條,邊吃邊說道:“現在是老百姓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是黨委政府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拉得開栓、打得響。”在和大營鎮老百姓一起搶收小麥的時候,老姚的兒子正在中考,但他卻一趟家也沒有回,只是偶爾打個電話……在他的感召下,大營鎮政府和農機部門積極協作,僅用6天時間,就出色地完成了全鎮9萬余畝小麥的搶收任務。這時再看看“老姚”,他已是又黑又瘦,胡須滿腮了。“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老姚同志,就是這樣,一心為民,甘于奉獻,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踐行著創先爭優的錚錚誓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農機會戰中,他用真心、真情、汗水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龍口奪糧的農機贊歌。
說到“關光啟”的名字,在朱仙莊鎮,沒有那一個農機手不知道的。他參加工作30多年來,始終扎根基層,服務機手,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農機化事業上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創建的農機作業服務隊,每年都組織全鎮100多臺聯合收割機開展跨區作業,十年來,累計作業收入近3000萬元。“不為名不為利,只要能為老百姓辦實事,咱犧牲點個人利益算什么。”樸實的話卻道出了一個老黨員的心聲。或許,關光啟的品格還稱不上多么高尚,事跡算不上多么感人,但是他“一切為了咱老百姓”的工作原則,就像一面旗幟,在默默地影響和感染著周圍的人,這不正是千千萬萬個優秀基層農機人縮影嗎?這不正是創先爭優的真正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