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天宮課堂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天宮課堂的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天宮課堂的演講稿1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空間站是由我國獨立建設的空間站,除了作為太空實驗室以外,還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這次“天宮課堂”將打造成一項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整個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和在軌運營。也就是說,這并不是一次性的授課活動,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教育科普課程。
因為中國空間站是我們自己的,未來還有更多的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工作,他們將利用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來引導和鼓勵青少年學子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謝謝大家!
關于天宮課堂的演講稿2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光輝的職業”,而翟志剛、王亞平等人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謝謝大家!
關于天宮課堂的演講稿3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20xx年12月2日,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xx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謝謝大家!
【天宮課堂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天宮課堂》心得及收獲11-01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03-09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薦】10-07
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03-22
天宮課堂第二課感想及心得11-24
觀看天宮課堂直播心得體會05-25
天宮課堂觀后感,天宮課堂觀后感心得范文11-15
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15篇02-19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學習總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