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夢“紅土地之歌”演講稿
當高原情懷扎根于你我心中,當大山品質錘煉著我們的品格,云南精神,將支撐著這片紅土地上的人,繼承過往的成就,鞏固現在的發展,實現云南未來的跨越,將這里建設成為祖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窗口,乃至成為整個東南亞的區域中心。以下是一篇中國夢“紅土地之歌”演講稿,歡迎閱讀!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們,親愛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來自鎮沅縣振太鄉中心小學的李其賢。我演講的題目是《唱響紅土地之歌,譜寫教育興縣之路》。
踏著改革開放的鼓點,我們走過了43年的風雨歷程。載人航天技術,屹立于蔚藍的太空,書寫著科技發展的分量;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綻放著“人定勝天”的奇葩;莫言高大的倩影,定格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里程碑上,流淌出文明古國的血脈……在數不勝數的民族自豪中,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感到驕傲!
如今,舉國上下,掀起“中國夢”的熱潮,轟轟烈烈,再次拍擊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臟!扣問著已經“起來”的中國人,引領著前進的陽光方向。那就是——以高尚的思想,指揮行動的步伐;用勤勞的雙手,培育幸福的果實;用個人的力量,鑄就祖國的鋼鐵長城!
今天,我站在鎮沅這芳香的舞臺上,倍感榮幸,思緒萬千!昨天,我選擇了園丁路,沐浴著振太鄉文索小學大山情懷的洗禮,吮吸著質樸、奮斗、崛起的乳汁,聆聽著村民對羅有拔、王體元(王百萬)、李康(李世柏之父)、李會蓮等人對教育對鐘愛,從文索小學蕩起的傳唱,我就為當初的選擇熱血沸騰,欣喜若狂!從此,“傳道,授業,解惑”,做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我活力四射的青春,澆灌祖國的花朵,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這文索情結,成了我,也成了我們師涯路上的一盞明燈,照耀在僑鄉小學的上空,照耀在文化之鄉的每一個角落,照耀在教育的心坎上!不是嗎?調入中心小學后,我對教育的熱愛,簡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境界!看,同事們穿梭于校園的身影,那是至愛教育的踐行!聽,清華學子劉柳、復旦學子伍桂林、上海交大高材生譚大禮的感恩之音,經常穿越時空,激勵母校的學子——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就會擁抱美好的明天!
文索情結,振太情結,鎮沅情結,凝聚成我心中不舍教育的情結!24小時前,走在中央參謀部高級參謀李其勛的故鄉紫馬街的小路上,我不時聽到好幾個鄉下人對教育的看法——“我家親戚李正武代了20多年的課,教出的人才多得像‘松多羅’。嘿,你還別說,前久到學校辦理代課手續,聽說要補給他一大筆錢!真是老天有眼!還有……”另一個人顯得迫不及待,提高八度說道:“我家兩個小娃,老大在昆明讀大學,快畢業啦,他說要回鎮沅來面試,想當體育老師!小二原來不想讀書,后來去到學校里頭,說是連吃飯都由國家補助,他就說要好好讀書,還要去讀一本,以后給他爹我們兩老個有福享!”
原本短短的一節小路,我卻走了半個下午!百思不得其解的“紅土地之歌”這演講稿,竟然在鄉村的小路上如獲珍寶!“鄉下人”的心窩里,竟然寫滿“高遠、開放、包容”這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竟然詮釋了“高原情懷”的“堅定、擔當、務實”,仿佛為我繪就了一幅“生態立縣、綠色發展、健康行動”的妙曼國畫!
作為平凡的教師,我誓做“桃李滿天下”的園丁;作為芳香縣城的一份子,我以成為一片綠葉為行動準的則;作為紅土地的“歌手”,我要高唱“譜寫教育興縣之路”的凱歌,讓“中國夢”這曲動人的旋律縈繞于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腦,讓紅土地上的每一個公民心甘情愿跳起不舍教育的“五十六”種舞步!把“哈尼族、拉祜族、彝族”的整合舞步跳到中央一臺!謝謝大家!
另起:得知鎮沅縣要舉辦“紅土地”之歌,我很激動,遂結合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演講的習作需要,草草擬寫了如上“下水”演講稿,說得優雅點即是演講稿。至于演講稿,確切地說,有以一人一事為主的,如毛澤東著名的演講稿《為人民服務》,它是號召全國人民共同消滅日本侵略者有力武器。而有的演講稿則從是多人多事中抽象出具體的形象,如“紅土地”之歌,歌頌什么,怎么歌頌,則是演講者的具體理解后的形象化展示。其余也就不敢妄加吹噓了,只盼“紅土地之歌”響徹鎮沅縣上空!
作者:鎮沅縣振太鄉中心小學 李其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