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鄉的演講稿模板
每個遠外的游子,心中總有那么一片凈土,那就是自己的家鄉。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關于家鄉的演講稿模板,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篇一:關于家鄉的演講稿模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三岔口鎮五大隊小學四年級的張偉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家鄉!》。
在龍江大地的東南隅,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小城,名叫東寧,她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稱,這就是我們的家鄉。這里,沒有上海的車水馬龍,沒有香港的喧囂繁華,但是,這并不能阻止我對家鄉的熱愛。因為,我們的家鄉有歷史悠久的黑土文化,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景,有淳樸高尚的風土人情……今天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塵土飛揚的泥土路不見了,平坦開闊的水泥路出現了;低矮陰暗的房子消失了,高大豁亮的樓房崛起了,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后的小城,正在逐步發展為現代化城市。
如今,人們在保持傳統種植業的同時,開發了更多地經濟種植項目,食用菌、煙葉、外貿蔬菜……,尤其是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的人民走科技發展的道路,開發出來的食用菌品種繁多、營養豐富、綠色健康,已然成為全國黑木耳第一縣,產品遠銷國內外,為國家、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使人民走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道路。
家鄉人民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放眼國內外,勇敢拼搏,爭做經濟弄潮兒。從最早的出國務工、倒大包,到如今口岸開放、境外辦廠、興建種植園,從當初的小煤礦、小作坊,到如今的水電站、汽車交易城、松籽加工、木器制造……眾多招商引資項目紛紛落戶家鄉的工業園區,東寧的城市化進程呈現出跳躍式發展趨勢。經濟發展了,人民富裕了,手機、電腦、小轎車……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更加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小江南之夏”演唱會、青年歌手大獎賽、電視劇拍攝……這些原本在電視中出現的事情,如今就實實在在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我,贊美家鄉!不單單是因為她的富足,更是為她的純真、自然。
家鄉的人民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不忘保護自然、親近自然。看,那郁郁蔥蔥的山林,那清澈見底的溪水,在晨霧的繚繞下,猶如仙境一般,如詩如畫。九佛溝水庫、吊水湖、界河公園……波光粼粼、綠樹環抱;綏芬河、胡布圖河……水產豐富,灘頭魚、大馬哈盡是淡水珍品,回味無窮;五排山古城、大城子古城墻,尋覓先人蹤跡;洞庭河流、水上公園,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尤其乘坐著橡皮伐河流在歡騰的河水上,不僅可以領略兩岸的動人景色,還可以體味純真的民間生活,感受家鄉人民熱情淳樸的民風,令不不禁會覺醒于陸游的“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意境之中。
我,贊美家鄉!
家鄉,是一幅連綿不絕的畫卷,偉大的家鄉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使家鄉充滿活力,正在蒸蒸日上地發展著。
家鄉,你是我敬愛的母親,你是我溫暖的懷抱,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對你的熱愛,只能匯聚成一句話——家鄉,我為你喝彩!
謝謝大家!
篇二:關于家鄉的`演講稿模板
各位領導、在座的各位朋友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林區、我愛鄂倫春、我愛我的家 》。
今天站在這里我很興奮,興奮的是旗委黨委在黨的九十華誕到來之際,給我們搭建了這樣好的平臺,讓我傾訴、讓我表達對黨對家鄉的熱愛。我很自豪,自豪的是我生在鄂倫春,自豪我是一名林業職工,因為我愛林業我愛鄂倫春我愛我的家。
家鄉,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一輪金黃的圓月下永不退色的關于閏土的記憶,是搖蕩的烏篷船上十幾個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夜看社戲的歡聲笑語。而在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眼里,家鄉卻被一條淺淺的海峽橫亙著,而那隔不斷的幾十年如一日的濃濃的鄉愁,化作不死的詩魂,黃鐘大呂一樣,震顫著兩岸同胞的心……是啊,家鄉,即使你再遠,再貧瘠,也是靈魂深處那一個飽蘸著最純粹的愛戀的身影,如父如母,如血管里不可更易的鮮紅。我出生在鄂倫春克一河林業局索圖汗林場,是克一河林業局一名普通林業工作者,我的父輩也是一名老林業工人,我生在鄂倫春,長在鄂倫春,從小聽著《勇敢的鄂倫春》歌曲長大,是鄂倫春這塊土地養育了我。
聽父輩們講年輕時,他們來到這里,參加了開發建設這片神圣土地的神圣使命。那時交通不便,沒有火車,運往這里的糧食和物資都是汽車運來的。住的是帳篷,點的是煤油燈,家屬四戶住一個帳篷,中間用炕席釘在木桿上隔開,一戶一隔。做飯在一個鍋灶上,輪班做飯。吃的是白面還有粗糧,沒有菜,都去挖野菜吃。生活非常單調,人也少。后來職工多了開始蓋房,雖然房子都是“板夾泥”的,但比住帳篷好多了。冬天,工人們長期住在山里采伐木材,白天連水都喝不著。做飯吃水、洗臉,喝的水是雪水化的,有時還要到山下小河上刨冰化水,洗澡是談不上了,想洗也沒水洗。
這就是我的家鄉——鄂倫春旗下屬的一個小城鎮,獨具自身特點的新興城鎮。她作為林區北疆第一園,始終保持著一種生于自然、獨屬于山區林海與草莽間的寧靜、幽遠與質樸的氣息。她既不熱烈,也不矜持;既不浪漫,也不呆滯;既不喧囂,也不沉寂。她受自然的限制,像個嬌寵的嬰孩,靜靜地臥在群山的懷抱,在松林與白樺的簇擁下,散發出別的城鎮沒有的、獨特的芳香與美麗。山嶺是她的搖籃,搖出了她彩色的夢;樟子松是她休養生息的根,深深地扎根于這片沃土;諾敏河是她歷史的見證,養育滋潤著這片富有生機的土地;繞城的寬敞公路,環山的秀美公園,精巧的仿古木刻楞小屋,別致的小橋流水,惟妙惟肖的動物雕塑,環回曲折的林間小路,與崇山峻嶺的山林和千姿百態的鳥語花香相依相映,更加體現出這個山城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