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王陽明語錄

時間:2022-10-19 09:58:05 名人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陽明語錄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本文將介紹王陽明語錄。

王陽明語錄

  1、欲修身,先養心。

  2、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4、回歸簡單。

  5、做人要「誠」。至誠勝于至巧。

  6、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7、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8、身外物不奢戀。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9、1克己才是真功夫。

  10、榮辱毀譽皆泰然。

  11、把世間當修行的道場。

  12、少一些機心,少一些痛苦。

  13、耐住寂寞,久久為功。

  14、世間磨難,皆是砥礪。

  15、參破生死,盡性知命。

  王陽明語錄(2)

  1、王陽明: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圣賢

  點題:立什么樣的志,成什么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于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么?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圣賢。”

  【感悟】: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圣賢,后來果然成為圣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么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復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樣即使不能完全實現人生目標,至少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2、王陽明: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點題: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于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于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感悟】: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戚,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3、王陽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點題: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復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然后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后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感悟】: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秘訣。

  對于修養,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陽明: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點題: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于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于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感悟】:

  為什么“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里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于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5、王陽明: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么!終日眼睜睜看甚么!

  點題: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么!終日眼睜睜看甚么!”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里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后,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感悟】: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么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么、眼睜睜看什么?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里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沖突。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于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王陽明語錄】相關文章:

王陽明經典語錄09-29

王陽明經典語錄及出處09-25

《王陽明》讀后感01-23

《王陽明》讀后感3篇04-25

讀《知行合一王陽明》有感02-20

讀《知行合一——王陽明》有感03-21

讀《五百年來王陽明》有感02-20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后感02-11

王陽明的寄諸用明書讀后感1000字09-26

語錄生活語錄1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灵台县| 嘉兴市| 郧西县| 弥渡县| 遂平县| 大庆市| 高陵县| 井冈山市| 扎赉特旗| 松溪县| 蓝田县| 凌海市| 兴仁县| 永吉县| 罗平县| 拜泉县| 施秉县| 阿巴嘎旗| 蕉岭县| 翁牛特旗| 大渡口区| 乌拉特前旗| 林芝县| 苍南县| 涟源市| 尉犁县| 星子县| 双峰县| 赤水市| 榆社县| 固始县| 平利县| 和林格尔县| 茶陵县| 两当县| 高平市| 许昌市| 凤翔县| 正宁县|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