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人的名人名言語錄
篇一:尊敬老人的名人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36、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37、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38、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39、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40、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41、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4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43、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44、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45、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46、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47、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4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篇二:關于人生道路的格言_老年
身體的'有力和美是青春的好處,至于智慧的美則是老年特有的財產。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我們不該讓斥責都落在老人頭上,要知道我們都希望到達那個年齡。
——〔古希臘〕彼翁《著名哲學家評傳》
大事業的成就不是靠筋肉、速度,或身體的靈巧,而是靠思想、人格,或判斷,在這幾點上,老年人不但不比別人壞,而且比別人好。
——〔古羅馬〕西塞羅《論老年》
青年可以從老年人身上學到他們所不具有的經驗。
——〔英〕弗·培根《人生論·論青年與老年》
沒有一個聰明人希望自己更年輕些。
——〔英〕斯威夫特《雜感》
老年就是人生的秋天。即使是秋天也有它迷人的地方,有它的優越性。
——〔前蘇聯〕阿·利哈諾夫《我的將軍》
年輕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則能使人體味到一種秋天的成熟和坦率。
——〔日〕池田大作《女性箴言》
老馬之智可用也。
——〔中〕韓非《韓非子·說林上》
老年人常常滿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動,議論多于決斷。為了事后不后悔,寧肯事前不冒險。
——〔英〕弗·培根《論人生·論青年與老年》一個老年人是第二次做嬰孩。
——〔英〕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一個人已經一條腿跨進了墳墓,一定會用力把另一條腿撐住。
——〔英〕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
當您年輕的時候,初次踏上社會,容易掉眼淚;當您年老的時候,快要離開人間,也容易掉眼淚。
——〔英〕威爾基·柯林斯《月亮寶石》
當我們變老時,我們會同時變得更愚蠢和更聰明。
——〔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隨著年齡的變老,精神的缺陷也像臉上的缺陷一樣增加。
——〔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老年人喜歡給人以善的教誨,因為他們為自己再也不能做出壞的榜樣而感到寬慰。
——〔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所有的老人都比孩子更眷戀生活,都比年輕人更舍不得擺脫。
——〔法〕盧梭《漫步遐想錄》
老年人總要經常重溫他們學生時代的輝煌事跡。只想靠著回憶他們年輕時代的英勇事跡來燃旺他們生命的火焰。
——〔瑞士〕榮格《探索心靈奧秘的現代人》
孩子和老人,在心靈的領域里,比起其他階段的人來說,自由得多了。因此他們相似。
——〔中〕三毛《隨想》
老年的收獲,便是從前努力所獲幸福的回憶,并且凡是合于自然之道的,全是好的。
——〔古羅馬〕西塞羅《論老年》
在老年人的寧靜生活中,精神大概比較容易進入人的存在,在那里比較平靜地住下。
——〔西班牙〕桑塔亞那《我的世界之主》
不會哭的年輕人是野蠻人,不會笑的老年人是傻瓜。
——〔西班牙〕桑塔亞那《監牢對話》
年輕人的譴責是老年人保健的必要組成部分,大大有助于血液循環。
篇三:孝敬老人的名言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8、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子
2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22、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2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6、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2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3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3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33、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3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3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3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38、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勸報親恩篇》
39、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4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41、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李毓秀《弟子規》
4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3、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4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5、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46、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47、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48、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老人的名人名言語錄】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經典語錄06-08
《老人與海》經典語錄06-26
老人與海語錄賞析06-26
關于老人的名人經典語錄02-03
名人名言經典語錄精選08-17
經典名人名言語錄01-11
名人名言語錄01-23
《老人與海》經典語錄(最新)01-23
“世紀老人”冰心經典語錄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