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主要用于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
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據了解,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簡稱“營改增”)從2011年試點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個年頭,只有建筑業、房地產、金融保險、生活服務業四個行業還沒有推進營改增方案。
其中“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的提議在2014年就有所討論,曾計劃在去年兩會后開始推進,但后來被放緩,有媒體報道稱其原因是“財政收入壓力過大。”
所謂“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是指:企業購置房產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其購置房產交的稅款可按規定計算出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據了解,建安房地產的增值稅稅率暫定為11%,金融保險、生活服務業為6%。
“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這其實是對目前企業購置不動產的行為進行了鼓勵。通過購置不動產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金,能夠降低企業的不動產持有成本。”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上述提及的“不動產”應該理解為包括房產、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等生產資料,所以并不是單純的房地產范疇的優惠政策。
“從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來看,這是供給側改革思路下對企業新一輪投資的刺激政策。通過降低此類不動產購置的稅費成本,能夠較大程度上對沖企業盈利空間持續收窄的風險。而從房地產的角度看,企業后續購置廠房等熱情加大,對于一些商業辦公用房的去庫存有積極的利好。同時也使得部分企業有能力和動力去投資房地產物業。”嚴躍進表示。
嚴躍進還分析道,對于房企來說,當中國各類實體產業的企業有新一輪投資熱情和不動產采購的需求,那么最后會使得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量快速上升。這樣一類企業需求的釋放,也使得房企后續在去庫存、積極打開企業用房市場等方面大有作為。
有專家指出,房地產業實施營改增后,對房企而言會有兩方面的內容變化。第一,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房企的大減負時代已經到來,通過營改增政策的落實,一些業務操作規范、各類收支票據齊全、財務健全的房企,容易享受減負的利好。而一些包括供應商材料采購、成本核算不清晰的房企,會發現反而稅負增加。所以這個政策會使得房企有動力去改進企業管理模式和財務核算模式。第二,企業產品開發模式的轉變。從房企避稅的角度看,后續精裝修住房的投資力度或加大。因為從抵扣進項稅的角度,精裝修住房能夠擴大抵扣額度,這使得傳統的毛坯房的投資規模或減少。
1.什么是營改增?
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兩大主體稅種。營改增,就是原來按照營業稅征收的部分行業,現在改為按增值稅征收。
2.為什么推進營改增?
營改增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可以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營改增可以說是一種減稅的政策。
3.營改增是如何推進的?
第一階段:部分行業,部分地區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實施了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營改增試點由上海市分4批次擴大至北京、江蘇、安徽、福建、廣東、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
第二階段:部分行業,全國范圍2013年8月1日,營改增試點推向全國,同時將廣播影視服務納入試點范圍;2014年1月1日,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在全國范圍實施營改增試點;2014年6月1日,電信業在全國范圍實施營改增試點。
第三階段:所有行業,全國范圍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
4.哪些行業已經實施了營改增?
目前,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部分現代服務業已經實施了營改增。
5.新增四大行業如何實施營改增?
建筑業:一般納稅人征收11%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征收3%的增值稅。
房地產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征收11%的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
生活服務業:6%。免稅項目: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等。
金融業:6%。免稅項目: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國債地方政府債、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等的利息收入等。
6.營改增有什么深遠影響?
為企業減負:截至2015年底,營改增已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達到592萬戶。預計2016年實施營改增還可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增加就業崗位:營改增的減稅效果,對服務業明顯,對中小企業明顯,而這正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
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營改增以來,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
可以說,營改增這些影響的最終受益者,就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