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嘉興市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

時間:2018-02-09 15:14:47 政策法規 我要投稿

嘉興市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

  公益性崗位是指由政府出資或社會籌資開發,以滿足城鄉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以幫扶形式安排就業困難人員或特殊群體從事社會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務的就業崗位。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和管理,建立健全就業援助制度,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就業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嘉興市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

  一、公益性崗位的開發管理原則

  (一)公益性崗位的開發管理按照屬地原則,實行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負責公益性崗位的開發管理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公益性崗位開發專項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工作,各有關單位負責公益性崗位的開發、使用和日常管理。

  (二)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應遵循注重公共服務、規模總量控制、用人公開透明、人員合理流動、崗位分類管理和政府購買服務等原則。

  二、公益性崗位的開發認定

  (三)各級人力社保部門根據就業援助工作需要,結合當地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務實際,制定公益性崗位開發目錄。公益性崗位的開發范圍主要包括:

  1.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類崗位,如人力社保協理員、新居民協管員、殘疾人協理員;

  2.基層農業服務類崗位,如農技協理員;

  3.基層醫療衛生類崗位,如醫療衛生協理員;

  4.基層文化科技服務類崗位,如文化協理員;

  5.基層法律服務類崗位,如法律協理員;

  6.基層民政(托老托幼)服務類崗位,如民政協理、護理員(護理對象為老年人、殘疾人);

  7.基層市政管理崗位,如交通協管員、城管協管員、物業協管員、殯葬協管員、治安協管員、工商協管員、市場協管員、稅務協管員;

  8.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服務類崗位,如非物業保安、保潔、保綠、園林管理員、公共設施管理員等社會公共服務崗位;

  9.政府出資開發適合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其它公益性崗位。

  10.企業、單位、社會組織出資開發適合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其它公益性崗位。

  (四)各級人力社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當地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實際數,原則上按照10%的比例確定公益性崗位開發數量,實行滾動開發。每年10月底前,由當地人力社保部門向社會公布下年度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同級財政部門將所需公益性崗位補助資金列入年度促進就業專項資金預算。

  (五)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負責公益性崗位的認定工作。符合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年度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于11月底前向單位所在地鎮(街道)社會事業(人力社保)所申請開發公益性崗位。其中:符合條件的市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年度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于11月底前向市就業管理服務局申請開發公益性崗位。申請材料應附:

  1.嘉興市公益性崗位認定申請表(附件1);

  2.加蓋單位公章的營業執照或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3.公益性崗位開發報告(包括單位基本情況、崗位開發數量、崗位工作職責、用工期限、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社會保險和管理制度等)。

  鎮(街道)社會事業(人力社保)所、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初審,匯總后報當地人力社保部門。人力社保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審核和公益性崗位的認定工作,必要時組織實地核查。人力社保部門對公益性崗位的認定結果應及時反饋申請單位,并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其中市本級各區人力社保部門的公益性崗位認定結果應同時報市人力社保局和市財政局備案。

  (六)經認定的公益性崗位使用期限一般為3年,對擬聘用特殊群體就業的,經當地人力社保部門同意后可適當延長。公益性崗位的使用期滿后,用人單位應按上述規定重新申請公益性崗位開發認定。

  三、公益性崗位的安置對象

  (七)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

  1.持《就業創業登記證》(原《失業和就業登記證》)的女滿40周歲、男滿50周歲(簡稱“4050”)的城鎮失業人員;

  2.零就業家庭成員;

  3.失業人員中的現役軍人配偶;

  4.夫妻雙失業人員;

  5.離異或喪偶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失業人員;

  6.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登記失業一年以上人員;

  7.城鄉困難家庭成員(城鄉低保或低保邊緣戶、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殘疾人家庭、軍烈屬家庭和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

  8.全部放棄或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女滿40周歲、男滿50周歲的未就業人員;

  9.登記失業的殘疾人;

  10.其他政府規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和特殊群體人員。

  已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的人員,不屬于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范圍。

  四、公益性崗位的人員招聘

  (八)各級人力社保部門根據年度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認定的公益性崗位開發數和符合條件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申報人數,制定年度公益性崗位的人員招聘計劃,會同用人單位組織實施。

  (九)公益性崗位人員實行公開招聘。人員招聘工作采取統分結合的辦法,由人力社保部門根據就業援助工作需要確定。

  (十)公益性崗位人員公開招聘程序。

  1.發布公告。用人單位根據年度公益性崗位的人員招聘計劃制定招聘方案,經人力社保部門審核同意后,向社會發布招聘公告。

  2.個人報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可持戶籍所在地鎮(街道)人力社保所出具的就業困難人員證明以及用人單位規定的應聘材料報名應聘。

  3.資格審核。由用人單位對應聘對象資格條件進行初審后,報人力社保部門進行審核。

  4.面試考核。用人單位對符合資格條件的應聘對象進行面試考核,并將擬聘用人員名單報人力社保部門。

  5.社會公示。由人力社保部門將用人單位的擬聘用人員名單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無異議,核準用人單位聘用。

  五、公益性崗位的人員管理

  (十一)用人單位應自聘用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之日起30日內與上崗人員簽訂《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對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紀律、獎勵處罰等事項予以約定。合同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其中試用期1個月),對安置特殊群體就業的,經人力社保部門同意后可適當延長。公益性崗位的工資收入不得低于當地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在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簽訂后15日內,應報當地人力社保部門備案。

  (十二)上崗人員需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上崗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頂替他人上崗的;(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利益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聘用期滿,勞動合同自然終止。

  用人單位與公益性崗位人員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應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15個工作日內報當地人力社保部門備案。

  (十三)按照“誰用人,誰管理”的原則,公益性崗位人員日常管理由用人單位負責。用人單位要根據崗位設置,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責任制度、出勤考核制度、崗位培訓制度、實績評價制度、工作獎懲制度、勞動安全制度等,并落實專人負責管理。

  (十四)用人單位應加強對上崗人員的工作考核,根據公益性崗位工作安排,按月填寫《公益性崗位人員工作情況考核登記表》,如實記載上崗人員的工作時間地點和任務完成等情況,并對其進行評價。考核結果可作為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期滿后,用人單位是否繼續聘用的重要依據。

  (十五)公益性崗位上崗人員應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和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并按規定參加用人單位的有關組織活動。

  (十六)用人單位在核定的公益性崗位數內因調整或減員出現指標空缺、需要補員的,按公益性崗位人員招聘規定執行。

  (十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六、公益性崗位的扶持政策

  (十八)用人單位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在人力社保部門認定的公益性崗位期限內,可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崗位補貼標準類別,以當年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根據該崗位所從事社會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務的財政資金保障情況確定。其中:財政供給單位的,每人每月的崗位補貼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1-財政資金供給比例),最低不少于200元;非財政供給單位的,每人每月的崗位補貼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對政府安排特殊群體就業的,每人每月的崗位補貼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80%。財政資金保障情況由各級財政部門確認,崗位補貼每半年核撥一次。

  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為用人單位為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之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本人承擔。社會保險補貼實行“先繳后補”,按年核撥。

  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所需資金按規定在當地失業保險基金或促進就業創業專項資金中列支,其中市本級按《嘉興市本級促進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嘉財社〔2011〕563號)規定執行。

  (十九)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申報程序。

  1.崗位補貼的申報程序。用人單位可在半年度(6、12月)終了后15日內向當地人力社保部門提出崗位補貼申請,申請材料應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條件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創業登記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發放工資明細賬(單)、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名稱、帳號等憑證材料。

  人力社保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報材料的審核,報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在30日內將核定的崗位補貼資金撥付到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其中市本級各區在崗位補貼資金撥付后,憑區財政崗位補貼支出明細等材料,按規定向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申請資金補助。

  2.社會保險補貼的申報程序。用人單位可在年度終了后30天內向當地人力社保部門申請社會保險補貼。申請材料應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條件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創業登記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社會保險繳費證明(市本級在信息系統中核查)、企業(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名稱、帳號等憑證材料。

  人力社保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報材料的審核,報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在30日內將核定的社會保險補貼資金撥付到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其中市本級各區在崗位補貼資金撥付后,憑區財政社保補貼支出明細等材料,按規定向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申請資金補助。

  七、公益性崗位的監督檢查

  (二十)人力社保部門要加強公益性崗位的開發管理,建立公益性崗位和就業困難人員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建立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臺帳,嚴格資金使用管理,自覺接受財政、審計和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并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確保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公平、公正、公開”。

  (二十一)人力社保部門、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公益崗位人員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公益崗位的作用。建立日常檢查制度,對管理、考核、監督不到位,沒有發揮公益性崗位作用,人浮于事,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反映以及所聘非所用、虛報冒領、騙取補貼資金的用人單位或個人,一經查實,追回補貼資金,取消公益性崗位開發資格,并提交有關部門追究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八、其他事項

  (二十二)本辦法自發文的次月起實施,由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相關表格資料可從嘉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 (http://www.zjjxrs.gov.cn)“在線辦事—表格下載”中下載。

  (二十三)本辦法有關補貼標準適用于市本級,各縣(市)、嘉興港區可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嘉興市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相關文章:

1.寧德市公益性崗位開發與管理辦法

2.2016黑龍江省公益性崗位開發與管理辦法

3.公益性崗位面試技巧

4.公益性崗位補貼

5.公益性崗位調研報告范文

6.公益性崗位面試試題

7.公益性崗位面試的試題

8.公益性崗位面試的技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三都| 桦南县| 牙克石市| 阿瓦提县| 滦南县| 马鞍山市| 昭觉县| 道真| 津南区| 泗水县| 星座| 清苑县| 新营市| 行唐县| 苗栗县| 天峻县| 乐亭县| 安阳县| 开封市| 神农架林区| 葫芦岛市| 香港| 蓝田县| 增城市| 渑池县| 青川县| 鹿邑县| 任丘市| 高阳县| 海兴县| 元氏县| 阿勒泰市| 万州区| 延长县| 赣榆县| 海南省| 星子县| 阳西县| 木里|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