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學生就業出現三大變化 起薪有所增加
變化一:大學生就業情況有所好轉
專科和高職的就業落實率上升 本科、碩士和博士落實率略降
大學生就業難,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調查表明,形勢并非一年比一年差,反而有所好轉。大學生畢業時真正簽約者雖然只有33.7%,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8個百分點。
為更具體、準確地反映大學生畢業時的狀況,本次調查將畢業生被調查時的狀況分為11類,包括:1.已經簽約(33.7%);2.已確定單位,等待簽約(13.5%);3.雖有接收單位,但自己不想去(5.0%);4.等待接收單位的最后答復(4.1%);5.尚未找到接收單位(13.3%);6.準備從事自由職業或自主創業(3.6%);7.保送研究生(4.8%);8.考取研究生,已經獲得錄取通知(12%);9.準備出國(2.3%);10.申請不就業,包括準備考研(4.8%);11.其他(3.0%)。
2005年大學生簽約率僅33.7%
由北大經濟學院對2005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同時顯示,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已經開始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縣城轉移。而家庭住址在大中城市、家庭人均收入高、家庭社會關系廣泛的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本次調查是國家“十五”重點課題“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課題組組織的一次問卷調查,涉及東、中、西部地區16個省份的34所高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122萬份,其中專科和高職畢業生占16.6%,本科畢業生占78.5%。
調查顯示,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時真正簽約率雖然僅有33.7%,但是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8個百分點,如果將已經簽約、已確定單位等待簽約、準備從事自由職業或自主創業、保送研究生、考取研究生、準備出國和申請不就業的學生都視為“確定去向”的話,則畢業生畢業時的“落實率”達到了74.5%。
變化二:大學畢業生起薪有所增加
2005年大學生平均月收入比兩年前多了37元
就業是人生關鍵的轉折點之一,在擇業過程中,畢業生們普遍重視的是什么呢?結合2003年的調查來看,在11種因素中,高校畢業生最看重工作所提供的發展前景、利于施展個人的才干,其次才是經濟收入和福利待遇。
收入是反映就業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在本次調查中,由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對自己的起薪進行了估計。
統計結果顯示,和2003年相比,2005年的高校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1588元,高出前者37元。但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有較為明顯的下降,比2003年減少20.6個百分點,為20.3%;1001元~2000元的`占65.4%,比2003年增加了19.9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學歷越高起薪越多。專科畢業生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同2003年相比,本、專科畢業生的起薪略有上升,但碩士和博士的起薪有所下降。在不同性質的工作單位中,三資企業和科研單位略高,分別為1987元和1888元;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居中,分別為1626元、1592元和1529元;學校較低,為1365元。
變化三:大學生就業開始流向小城鎮
大學生就業開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縣城
“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縣城分布,是大學生就業的趨勢,未來這些地方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岳昌君說,這也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就業更理性化。本次調查發現,在縣城和鄉鎮工作的已占27.4%,在農村的為1.9%。而在大中城市就業的畢業生為70.7%,與兩年前的調查相比,下降了5.9個百分點。
國有企業、學校和私營企業成為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單位,分別占29.7%、19.3%和16.3%;三資企業、國家機關和科研單位分別占9.5%、9.2%和4.7%。私營企業所占的比重持續上升,在解決大學生就業方面正在發揮積極作用。“現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包括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大學生們選擇在私營企業工作還有后顧之憂。”岳昌君說。
http://www.shddsc.com/【2006年大學生就業出現三大變化 起薪有所增加】相關文章:
起薪較高的八大留學專業09-19
新加坡留學不同大學的起薪標準是多少05-19
本科生就業數據:漲薪男女有別07-20
國慶有薪假幾天12-13
漲薪最慢的職業盤點09-11
元旦放假有幾天薪假12-07
五大行業就業前景新變化必知04-11
關于面試談薪的說話技巧03-21
《承宮樵薪苦學》閱讀答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