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我局根據市、區的有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了《黃浦區審計局貫徹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措施》。半年多來,我局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本局21條措施,作為強化自身建設、提高自身免疫力、建設過硬審計隊伍的有力抓手,不斷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制度,抓好落實,為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推動審計工作、規范審計行為,樹立依法、公正、文明的審計新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圍繞“四風”問題,認真查找不足
今年以來,我局結合第27次職業道德檢查月活動,上海市審計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來我局聽取區縣審計局對市審計局黨組在“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的同時,也認真查找了我局在“四風”方面存在的不足。經梳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如何圍繞審計重點,加強審計計劃管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加強。如年初在制定審計項目計劃時,要深入調研,加強對項目計劃的可行性研究,確保計劃的執行力;二是如何圍繞被審計單位開展面對面的指導,增強服務的實效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深入被審計單位開展指導使被動變為主動,形成長效機制等;三是如何圍繞打造一支過硬的審計隊伍,提升綜合素質和審計能級有待進一步加強;如在干部的教育上,不僅要解決針對性,而且要解決管用、有效等;四是如何圍繞關心愛護審計干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強凝聚力、戰斗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如干部的職級待遇,發展環境等,不能因為多次“撤二建一”給審計干部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二、圍繞作風建設,多舉措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在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以“融合鑄審計,實干興黃浦”為主題的專題組織生活會,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中國夢、我的夢”開展系列教育,在青年干部中,開展“重走偉人路,感受革命魂”等活動,為進一步形成共識,提升正能量,凝心聚力,振奮精神,全力做好審計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是圍繞學習貫徹落實中紀委、市紀委、區紀委全會精神,聯系審計系統工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研究制定2013年區審計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和措施,通過加強教育、嚴格制度、強化管理,落實紀律、防范風險以及開展職業道德檢查月活動等,確保了黨員干部清正廉潔,依法行政。
三是按照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條規定”和市委、區委實施辦法,認真擬定本部門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具體措施,并將具體措施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過程,用改進作風建設的成果取信于民、服務于民。切實樹立起審計機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四是堅持審計監督與服務相結合,把查問題、找原因、抓整改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查問題,找出管理上的薄弱點;通過分析問題成因,提出具體整改措施;通過督促整改,促進各單位提高管理水平。把事后監督轉向過程控制,通過主動服務、預警預防、查錯糾弊,為規范區域經濟秩序、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發揮了“免疫系統” 作用。
五是根據區委《關于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相關規定的實施辦法》的要求,積極協助區紀委,依據各項管理規定,結合年度審計項目對各單位、各部門會議、活動等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并做好專題報告工作,為規范“三公”經費的管理履行了審計監督職責。
六是在機關內深入開展“三創三評”活動。通過評“最佳審計案例”活動,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執法水平;評“身邊先進典型”活動,形成思新求進、奮力拼搏的良好氛圍;評“為民服務之星”活動,樹立審計機關“依法審計、為民服務、文明審計”的良好形象。
三、嚴格落實規定,強化經費管理
一是牢固樹立預算意識和勤儉節約意識。今年以來,我局能嚴格按照區政府批準的財政預算執行,加強對預算資金的管理審批,堅決杜絕鋪張浪費。特別是在“三公”經費的管理上,嚴格控制接待費、用車費、出國費等增長。
二是積極推進節約型審計機關建設。通過完善節電、節紙、節水等措施,降低了行政成本。今年以來,嚴格控制會務活動,除教育活動外,全局性會議原則上不超過一個半小時,會議現場不擺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會議用餐、住宿嚴格按標準執行。
三是嚴格規范教育活動。為了確保審計人員具有與其從事業務相適應的職業勝任能力,今年以來,我局建立和實施了審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業績評價考核和獎懲激勵制度。根據國家審計署和南京審計學院的統一安排,組織部份審計人員參加了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風險管理,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操作,經濟責任審計與績效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與效益審計,審計師職稱培訓等。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貫徹好、落實好、執行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審計機關建設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夯實審計干部的思想根基,切實做到“正人先正已、打鐵自身硬”;二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三是強化審計監督服務職能,著力提升審計質量和依法審計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審計在維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免疫系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