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1
區衛生局:
為搞好醫院安全工作,根據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市衛生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我院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認真組織學習,逐條領會,嚴格按要求進行排查,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F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20xx年xx月xx日、xx日,我院安全生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對醫院重點安全要求范圍進行自查。
先后對:
、倥潆娛液退吭O施,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設施設備;
、诜派淇圃O施設備;
、坶T診、病區、醫院新農合信息網絡設施,食堂、職工集體宿舍等人員聚集場所;
、茇攧湛;
、菥C合倉庫、應急物資庫;
、薹辣U纠滏準;
、咚幏;
、嘀醒肟照{安裝工程現場等重點部位進行了檢查,特別是電工房供電系統保養、電梯等設備設施,確保正常運轉;放射科放射源的監控,食堂的衛生要求。
二、醫院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健全。
各科建立了安全生產組織,配備了安全員,人員和責任明確,建立了安全生產管理規定,以及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檢查、評比、獎懲制度,倉庫安全制度、門衛工作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保安巡邏制度等制度,急救車輛狀況良好,門診、急診等人員聚集場所安全,消火栓等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完好,疏散通道暢通;召集科室主任進行“消防知識”
專題教育,提高職工的消防意識;組織有關人員開展院內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積極化解不穩定因素,醫院以安全生產自查工作為契機,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有效遏制事故發生。
三、抓好醫療安全。
院領導及時召集各業務科室負責人圍繞“以病人為中心”這個主題進行醫療安全專項活動專項研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組織開展全員醫療質量教育,提高醫療安全意識,醫管組織在全院廣泛開展檢查,落實醫療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規范,嚴查質量環節,清除安全隱患,為人民群眾提供和諧、安全的就醫環境。
通過自查,提高了安全生產的意識,明確了責任,確保了“四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急救藥品到位、應急物資到位),加強節假日、急診、病房的值班力量,節假日期間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值班和領導干部帶班制度。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2
按照市縣衛生局關于“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產科質量與安全管理考核評估標準”的要求,我院組織了有關人員對助產技術質量安全集中整頓專項檢查,并對現行質量與安全管理進行了考核評估,按照標準評估結果綜合得分為872分(其中組織管理得分95分;規章制度與落實得分235分;房屋設施與設備得分99分;孕期保健服務得分57分;產科技術服務得分225分;孕產期保健工作及產科主要技術指標得分161分),自查評為合格,F將自查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法管理我院始終把醫療質量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為確保助產機構醫療質量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加強領導和組織,院領導班子分工管理當中有明確分工,有一名副職具體負責產科管理工作。
同時建立完善了孕產婦急救領導小組、產科質量控制小組、高危妊娠管理小組、孕產婦槍救小組及專家組。建立健全了母嬰安全的產科管理制度及《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制度。實行長效機制,并始終堅持整治與規范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水平。
我院作為縣級綜合醫療保健機構,按照要求已經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婦產科執業人員均已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在執業中未存在未經批準擅自開展助產技術的服務,不存在逾期不校驗的情況和超許可范圍服務等現象。
二、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和業務學習,提高管理質量
提高產科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的重要途徑。我院注重全體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積極開展行風評議,組織全院人員認真學習黨的衛生工作政策,堅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學法積極性和法律知識水平,增強了其法律意識和懂法、守法的自覺性,依法行醫、依法執業。
同時,加強助產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學習和培訓,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類手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衛生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服務流程。近幾年,我院婦產科醫療糾紛很少發生。各種質量控制指標基本達標,各項接產設備、消毒設施齊全,性能完好,能滿足接產及搶救需要。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三、嚴格依法執業,履行崗位職責
婦產科全體人員嚴格按照《母嬰保健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要求依法執業,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核準登記事項開展診療活動,認真執行衛生部門制訂的有關孕產婦保健技術管理常規和有關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職責制度、崗位職責和操作流程并組織實施,定期進行質量檢查。認真執行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定。在產科門診和病房,設置母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和健康教育宣傳專欄,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
進一步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我院已全部實行網絡管理,電子辦證,發放醫學證明,使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發放規范,無違反規定的行為。
四、暢通搶救綠色通道,規范孕婦系統管理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上級要求,以提高助產機構醫療質量、確保助產機構醫療安全為目標,切實保障母嬰安全。加強對助產技術人員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意識教育,規范婦產科技術操作規程和孕產婦管理水平。對前來我院產檢及分娩的孕產婦進行建卡立冊,填寫孕產婦系統管理保健手冊,按要求規范開展產前檢查、高危孕婦篩查與管理,建立產科搶救綠色通道,具有母嬰急救能力。特別對高危孕產婦,全部進行了管理、監測和追蹤,把保健手冊的填寫納入質量檢查當中,嚴格控制錯漏填寫和不規范現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系統管理質量,普及了新法接生,消滅了新生兒破傷風,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監測和追蹤。使所有高危產婦全部住院分娩,尤其是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8%,實行了高危會診,轉診制度,提高了產科質量,切實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積極做好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工作。定期開展孕婦學校的培訓,對孕產婦進行耐心宣教,發放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宣傳手冊,講授孕期,產褥期保健知識及母乳喂養知識,在門診候診區和病房設有健康宣傳專欄,宣傳婦幼保健知識,在院內設有母乳喂養熱線電話,在門診設有母乳喂養咨詢門診,正確解答母乳喂養知識的咨詢。成功實施我院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點措施,使住院期間母乳喂養率達95%以上。建立健全婦幼各項原始登記和報告制度。認真做好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按時完成各類報表的上報,做到完整、準確、及時。嚴格管理《出生醫學證明》填寫登記工作。
五、存在的問題及整改
1、個別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和孕產婦溝通不夠藝術,宣教工作做的不夠細致,孕產婦保健手冊填寫的不夠認真,各種登記表格記錄的不夠詳細。需要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2、有些制度如新生兒洗澡制度、新生兒聽力篩查制度、產前篩查制度有待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積極按照規范要求做好此項工作。
3、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工作有待加強。
4、門診、分娩區硬件建設存在布局不合理、設備簡陋,設施還不完善,需要醫院整體搬遷后,按照標準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逐一落實。
以上是我院自查的工作匯報,根據《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基礎設施等硬件方面差距還較大,需要今后進一步加強管理,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對產科工作的重視,增加產科投入,進一步改善、規范產科工作流程,按要求配齊專業技術人員,配齊必要的設施設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流程,以達到標準要求,努力提高我院助產技術醫療質量和安全,提高產科服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使我院母嬰安全工作邁上一個新的階梯。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3
為了加強醫療安全管理,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切實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創建“平安醫院”,深入開展 “三好一滿意”、“醫療質量萬里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要求,我院開展了醫療質量安全自查自糾活動,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 規范執業,規范行醫,強化管理。
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準入制度和醫務人員準入制度,我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均在有效期內,醫院按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執業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無擅自擴大診療科目、無聘用無證人員、無違規發布醫療廣告等現象。組織學習了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常規規范的學習。我們先后開展了《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衛生法律法規,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和學習小組集中學習、醫務人員自學等形式,使醫務人員了解掌握了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常規規范,強化其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依法執業的自覺性。
二、嚴抓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加強了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了醫療護理核心制度,嚴格遵守《江西省基本藥物制度》,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管理;強化了醫院感染管理;加強急救工作,配強急救技術力量,強化醫務人員急救基本技能訓練,提高應急救治能力和水平;進
一步規范了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各科嚴格按照專科疾病的診治流程,開展臨床工作,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嚴格執行三級醫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記錄上進行詳細的查房記錄,病情分析、醫療處理和下一步的.診療計劃記錄等。嚴格落實執業醫師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醫生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患者必須做到床邊交班。落實會診制度的執行。各科室質控醫師要加強指控力度,提高病案質量。
三、落實各項制度,加強醫患溝通增進醫患理解。
認真落實知情同意書的簽署,入院時的溝通、住院時的溝通、出院前的溝通、門診患者的溝通、醫護之間的溝通,落實醫療行為的及時到位,各種檢查及時進行,患者病情的變化是否得到及時處理,是否存在醫療隱患或者糾紛。
四、建立了醫療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為進一步加強監測管理工作,深化思想,提高認識。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管理組織和制度,落實配備專(兼)職人員,并承擔管理工作職責,加強領導,貫徹落實。 經過此次醫療安全情況自查,我院能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行醫,規范執業,執業活動符合執業校驗標準,進一步完善了醫療服務水平和管理規范、提高了服務意識、優化了服務流程、改善了服務態度、增強了服務技能。根據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認真完善醫療衛生各方面工作,全面促進和提升醫療服務衛生,嚴防醫療安全事件發生,為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醫療環境。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的工作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此懇請上級給予更多指導和支持,讓我們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完善,更好的為轄區群眾服務。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4
第一章 總 則
1。為了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2。醫院和科內實行對實驗室的實驗活動進行安全管理與監督。
3。實驗室實行分級管理,檢驗科微生物室為二級生物安全標準。
4。檢驗科負責微生物室日;顒拥墓芾恚袚⒔∪踩芾碇贫龋瑱z查、維護實驗設施、設備,控制實驗室感染的職責。
第二章 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水平一般可分為四級:
a。生物安全水平ⅰ級:用于已知的通常不引起健康成人感染,對實驗室人員和環境危害甚少的病原體,如大腸艾希氏菌等。
b。生物安全水平ⅱ級:用于具有中度潛在危害的病原的`實驗操作,主要防止通過皮膚黏膜及消化道的感染,實驗室應有進出規定程序,粘貼生物危險的警示標志。
c。生物安全水平ⅲ級:用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的,能引起嚴重可致死性疾病的病原體,如結核分支桿菌等。
d。生物安全水平ⅳ級:可用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的,能引起致死性感染的高風險劇毒病原的操作。同時還要有內部和外部進行對話的裝置,要有應急供氣、應急供電和應急出口等。
第三章 生物安全操作要求
實驗室操作要求分為標準微生物學操作(見微生物操作規程)和特殊操作,前者是指實驗室安全的共性要求,后者是指根據特定生物安全的級別提出的特殊要求。
安全裝備:為達到生物安全的目的,安全裝備包括兩部分,即操作設備、生物安全柜。二級實驗室必須有可提供一個無菌操作的生物安全柜。
個人防護用品:主要有工作服、隔離衣、防護服、工作帽罩、眼罩、面罩、手套,呼吸保護裝置及正壓氣體供應的工作服等。
第四章標本的采集、轉運和接收
微生物標本在接收時操作者要穿工作服、帶手套和口罩,必要時要戴眼罩,必須在生物安全
柜內執行嚴格操作。所有盛標本的容器必須是防漏的。在轉運時應密封,標本不可發生泄露。一旦發生泄露,應高壓滅菌處理。具有強感染性的標本轉運時要嚴格包裝,嚴格操作。標本的采集應由專人轉送,實驗室應由專人驗收和簽收。
第五章 生物廢物的安全處理
1。生物廢物包括培養物、分離物極其污染物,剩余標本極其污染物,尖銳破碎物,吸管、針頭和費包裝等。
2。生物廢物的安全處理要求:a。裝廢物的容器應防漏,堅固而不宜刺穿,密封并要避免裝的太滿。b。尖銳的破碎物要放入專用的硬質容器中。c。盛放生物廢物的容器應置入高壓滅菌袋中送去滅菌。d。所有能在實驗室消毒的物品在送出實驗室前盡可能先進行一次消毒處理。e。盛放生物廢物的容器要做到安全轉運。
第六章 安全應急措施
1。操作者暴露的處理a。立即報警并告知同事。b。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暴露表面,用洗眼液洗眼,用生理鹽水漱口。c。啟動應急治療。d。盡快向上級報告。
2。污染表面的處理a。立即報警并告知同事。b。隔離污染區。c。處理者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d。用鑷子將污染物移入廢物桶。e。用干毛巾吸干,將消毒劑到在毛巾上,一段時間后仍入廢物桶。f。先后以消毒劑和酒精清洗污染表面。g。以適當方法對桶消毒。f。盡快報告上級。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5
醫院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自查報告為加強醫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確保醫院平安目標的實現,我院檢驗科根據xxxx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內容,對醫院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查,對涉及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的人員進行了培訓,提高他們生物安全的意識,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識。
一、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運行情況
醫院檢驗科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學習,并定期對有關生物安全各項規章制度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實驗室所從事的實驗活動均嚴格遵守有關的國家標準和實驗室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并指定專人監督檢查實驗室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的落實情況。同時,對檢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二、病原微生物菌(毒)種的管理及運輸
因各方面條件限制我院現不能開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的檢查,根據通知要求積極組織相關人員主要學習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菌(毒)種的管理嚴格登記制度,收到菌(毒)種后立即進行編號登記,詳細記錄菌(毒)種的名稱、來源、特性、用途、批號、傳代日期、數量。在菌(毒)種的管理,安全保衛制度,安全保衛措施,保管過程中,傳代、分發及使用,均應及時登記,定期核對庫存數量。菌(毒)種在進行銷毀時,滅菌指示標志,滅菌效果,同時做好銷毀登記等內容。
三、實驗室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在此次自檢中,我院實驗室對以前制訂的處置意外事件的應急指揮和處置體系,進一步進行了修訂,使之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針對當發生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等)或設施出現故障時,我們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及其處理原則。
同時規范了菌(毒)種外溢在臺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處理原則、皮膚刺傷(破損)的處理原則、離心管發生破裂的處理原則并建立了意外事故報告制度。
在實驗室的顯著位置張貼了實驗負責人、實驗室工作人員、消防、醫院、公安、工程技術人員、水、電氣維修部門電話。
四、提高意識,加強學習
組織檢驗人員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同時加強了實驗室的準入制度的管理,標明實驗室類型、負責人及其聯絡方式。加強了個人安全防護,并要求檢驗人員嚴格遵守標準的操作規程進行檢驗。
通過這次對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體檢驗人員對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實驗室工作安全。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6
縣衛生局《關于立即在全縣衛生系統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工作方案》下發后,我院按照文件要求,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重點針對安全隱患問題進行了自查與整改。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
我院高度重視生產安全工作,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成立了以張相恒院長任組長、劉寶增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行政職能科室負責人任成員的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12月15日,劉寶增副院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將檢查內容逐條分解落實,責任到科室和個人。
二、認真開展自查自糾
各職能部門根據醫院安排,積極行動,采取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開展了全方位地毯式安全隱患大排查與整改工作。
1、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院辦公室對辦公用車、120急救車輛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查,要求對車輛必須定期進行安全檢修,嚴禁無證駕駛,及時消除隱患,杜絕傷亡事故發生。
2、感染管理的隱患排查工作:院感科對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進行了檢查,特別是做好安全用血、廢血的處理,傳染病控制的管理,將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手術室、消毒供應等部門作為排查重點,要求制度健全,管理到位,責任到人。護理部配合院感科認真做好有關護理人員院感知識培訓及感染控制工作。
3、危險物品排查工作:醫務科加強各臨床、醫技科室的危險物品管控,對劇毒藥品、精神麻醉的類藥品、生化制品、危險化學品的存儲領用、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了重點檢查,嚴防漏管失控,流失社會。
4、火災隱患排查工作:總務科、設備科認真做好用電系統、計算機系統等用電線路、用電設備的檢修排查工作,做到嚴格落實建筑防火設施,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自動滅火器等消防安全措施,落實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及人員疏導措施。
5、安全保衛排查工作:總務科對全院的安全保衛工作進行了排查,要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尤其節假日期間。確保安全,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
三、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通過醫院檢查及從各科室上報的自查報告來看,我院院科兩級對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執行情況良好,整體安全狀況比較完善,但也存在一些細微問題,主要是:
1、消毒供應中心受建筑面積局限,布局欠合理。整改措施:新的消毒供應中心正在建設中,建成使用后此問題將不再存在。
2、護理人員法制觀念薄弱,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整改措施:護理部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醫院的一些規章制度,來彌補目前護士法律知識的缺乏。
3、護患溝通不夠:護士每天與患者頻繁接觸,可以及時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若工作忙、任務重導致與患者溝通欠缺,或解釋不到位,容易導致患者誤解、不滿。整改措施:護理部加強護患溝通管理,深入開展體質護理服務活動,提倡人性化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杜絕護理糾紛。
今后,我院將以這次安全生產檢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嚴格落實縣政府、縣衛生局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切實抓好院內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為廣大患者及職工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就診和工作環境。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7
為深入實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江西省衛生廳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我院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根據縣衛生局安排,對我院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進行自查整改,自查整改情況如下:
一、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運行情況
檢驗科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江西省衛生廳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進行學習,并對有關生物安全各項規章制度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實驗室所從事的實驗活動均嚴格遵守有關的國家標準和實驗室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并指定專人監督檢查實驗室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的落實情況。同時,對檢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二、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的管理及運輸
根據通知要求積極組織相關人員主要學習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菌(毒)種的管理嚴格登記制度,收到菌(毒)種后立即進行編號登記,詳細記錄菌(毒)種的名稱、來源、特性、用途、批號、傳代日期、數量。在菌(毒)種的管理,安全保衛制度,安全保衛措施,保管過程中,傳代、分發及使用,均應及時登記,定期核對庫存數量。菌(毒)種在進行銷毀時,滅菌指示標志,滅菌效果,同時做好銷毀
登記等內容。
三、實驗室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在此次自檢中,我院實驗室對以前制訂的處置意外事件的應急指揮和處置體系,進一步進行了修訂,使之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針對當發生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等)或設施出現故障時,我們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及其處理原則。同時規范了菌(毒)種外溢在臺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處理原則、皮膚刺傷(破損)的'處理原則、離心管發生破裂的處理原則并建立了意外事故報告制度。在實驗室的顯著位置張貼了實驗負責人、實驗室工作人員、消防、醫院、水、電氣維修部門電話。
四、 醫療垃圾廢物處理工作
為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規范醫療垃圾廢物的安全管理,我科對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自查了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是否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及《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對醫療垃圾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包裝物、容器是否符合標準,警示物是否醒目,是否存在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情況,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是否按照感染廢物進行銷毀、消毒管理;醫療廢物再醫療衛生機構內暫時存儲是否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醫療廢物轉運交接是否完整。通過檢查各項制度執行情況基本達到,存在少數交接簽字記錄不完整的情況
五、提高意識,加強學習
組織檢驗人員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同時加強了實驗室的準入制度的管理,標明實驗室類型、負責人及其聯絡方式。加強了個人安全防護,并要求檢驗人員嚴格遵守標準的操作規程進行檢驗。
通過這次對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體檢驗人員對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管理,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確保實驗室工作安全。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8
為切實加強醫院信息全工作,避免信息外漏,按照《xxx中醫醫院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專項整頓月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院領導高度重視,召開相關科室負責人會議,深入學習和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充分認識到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自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自查工作做了詳細部署,現將我院信息安全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網絡安全管理:
我院的網絡分為互聯網和院內局域網,兩網絡實現物理隔離,以確保兩網能夠獨立、安全、高效運行,重點抓好“三大安全”排查。
硬件安全,醫院HIS服務器機房嚴格按照機房標準建設,工作人員堅持每天巡查,排除安全隱患。HIS服務器、多口交換機、路由器都有UPS電源保護,可以保證短時間斷電情況下,設備運行正常,不至于因突然斷電致設備損壞。此外,局域網內所有計算機USB接口施行完全封閉,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因外接介質(如U盤、移動硬盤)而引起中毒或泄密的發生。
網絡安全,包括網絡結構、密碼管理、IP管理、互聯網行為管理等;網絡結構包括網絡結構合理,網絡連接的穩定性,網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光纖收發器等)的穩定性。HIS系統的操作員,每人有自己的登錄名和密碼,并分配相應的操作員權限,不得使用其他人的操作賬戶,賬戶施行“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 的管理制度。互聯網和院內局域網均施行固定IP地址,由醫院統一分配、管理,不允許私自添加新IP,未經分配的IP均無法實現上網。
信息系統安全方面,病人信息未發生過失密、泄密現象,經常開展安全檢查,主要對SQL數據庫自檢,操作系統補丁安裝、應用程序補丁安裝、防病毒軟件安裝與升級、木馬病毒檢測、端口開放情況、系統管理權限開放情況、訪問權限開放情況、網頁篡改情況等進行監管,認真做好系統安全日記。
二、數據庫安全管理:
我院目前運行的'數據庫是SQL Server20xx醫院診療、劃價、收費、查詢、統計等各項業務能夠正常進行的基礎,為確保醫院各項業務正常、高效運行,數據庫安全管理是極為有必要的對數據進行加密后存儲于數據庫。
三、軟件管理:
目前我院在運行的軟件主要分為三類:HIS系統、常用辦公軟件和殺毒軟件。HIS系統是我院日常業務中最主要的軟件,是保障醫院診療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自20xx年上線以來,運行比較穩定,未出現過重大安全問題,并根據業務需要,不斷更新充實。對于新入職的員工,上崗前會進行一次培訓,向其講解HIS系統操作流程、規范,也包括安全知識,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重大安全問題。常用辦公軟件均由醫院信息科統一安裝,維護。殺毒軟件是保障電腦系統防病毒、防木馬、防篡改、防癱瘓、防攻擊、防泄密的有效工具。所有電腦,均安裝了正版殺毒軟件(瑞星殺毒軟件和360安全衛士),并定期更新病毒庫,以保證殺毒軟件的防御能力始終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四、應急處理:
我院HIS系統服務器運行安全、穩定,并配備了大型UPS電源,可以保證大面積斷電情況下,服務器堅持運行八小時。雖然醫院的HIS系統長期以來,運行良好,但醫院仍然制定了應急處預案,并對收費操作員和護士進行過培訓,如果醫院出現大面積、長時間停電情況,HIS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將臨時開始手工收費、記賬、發藥,以確保診療活動能夠正常、有序地進行,待到HIS系統恢復正常工作時,再補打發票、補記收費項目。
五、自查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自查自糾,我院的信息及硬件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如下: 使用同一個HIS賬號進行醫囑處理 電腦仍有人插U盤進行操作
電子病歷操作不夠熟練仍有ID號被占用
對病人信息安全意識還不夠,容易泄露病人信息 今后工作重點放在信息方面的培訓,更進一步提高信息安全技術教育,提高維護信息安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加大對醫院信息化建設投入,提升計算機設備配,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9
1微生物室接種、培養、鑒定等有傳染性風險操作必須在無菌室內進行,非本室工作人員嚴禁入內。
2 微生物室工作人員,在所有的細菌培養處理過程中都應戴乳膠手套,穿隔離衣,戴口罩,采取正確的自我保護措施。
3 拒收不符合要求的培養基、培養管等。
4必須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細菌暴露性操作,嚴防操作產生可能含有高濃度的致病菌或真菌的氣溶膠。
5嚴格執行微生物實驗室技術操作規范、操作規程,自覺參加有關知識培訓,及時更新知識。 6防止接觸用于培養的塞子和膠帶等可能含有高濃度的致病菌的'一切物體。
7及時處理在培養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嚴防病原微生物的擴散,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必須高壓滅菌。
8發現可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時,必須立即向室負責人報告。
9發生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時立即按生物安全事故處理預案執行。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10
國家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并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將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新建、改建、擴建三級、四級實驗室或者生產、進口移動式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并依法履行有關審批手續;
。ǘ┙泧鴦赵嚎萍贾鞴懿块T審查同意;
。ㄈ┓蠂疑锇踩珜嶒炇医ㄖ夹g規范;
。ㄋ模┮勒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ㄎ澹┥锇踩雷o級別與其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
前款規定所稱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制定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應當遵循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資源共享的`原則,并應當召開聽證會或者論證會,聽取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投資管理和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專家的意見。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認可機構應當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以及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對三級、四級實驗室進行認可;實驗室通過認可的,頒發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證書。證書有效期為5年。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嶒災康暮蛿M從事的實驗活動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
(二)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ㄈ┚哂信c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的工作人員;
(四)工程質量經建筑主管部門依法檢測驗收合格。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對三級、四級實驗室是否符合上述條件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發給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資格證書。
取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資格證書的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當依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實驗活動結果以及工作情況應當向原批準部門報告。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11
根據州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報送定點醫療機構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工作情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由分管后勤院長帶隊,總務科、院感科、醫務科等科室人員對院內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排查,現將發現的安全隱患排查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消防安全檢查
依次對全院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設施配備、配電房、藥品庫房等進行逐漸排查。經排查科室及樓道口均配有滅火器,供電系統所有線路經檢查,未發現老化及破損現象。
二、發熱門診檢查
隨著發熱門診再造流程工作的完成,改造后的發熱門診建筑面積70平方米,改造后的發熱門診達到了二級醫院三區兩通道的要求,醫護通道與患者通道分別有進出通道,穿、脫隔離衣的`更衣室實現物理分隔,每個區域均配備空氣消毒機。在發熱門診隔離觀察室設置2張隔離病床。各個區域的門牌及夜間發光標識等正在制作中。對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進行了相關流程的培訓。現需繼續加強消毒記錄的登記、定期檢查補充防護用品。
三、預檢分診臺檢查
預檢分診臺工作人員要按照《關于全面落實基層首診負責制實現新冠肺炎疫情“四早”防控的緊急通知》要求,確保第一時間監測發現,切實防患于未然,預檢分診作為防控的第一關口,我院院感科對工作人員進行了相關流程及防護知識、流行病學調查、消毒等培訓。對所有就診的患者,必須認真詢問是否有外出史或疫區旅行史。對發熱病人嚴格進行預檢分診,一旦發現異常,第一時間進行報告。要求門診負責人不斷強化培訓,同時做好各種登記。但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向好,預檢分診工作人員工作有所松懈,出現了防護未達標的情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繼續嚴格執行預檢分診的工作流程。
四、負壓病房檢查
隨著負壓隔離病房改建工作的完成,改建后的負壓病房建筑面積140平方米,配備一個單人隔離病房與一個3人隔離病房,能同時收治4名傳染病患者。潛在污染區,緩沖區,污染區分區合理。要求感染科負責人組織科室人員進行了流程的培訓。
五、放射科檢查
放射科前期存在分區不合理,醫務人員未嚴格執行標準防護的原則,現放射科對整個流程按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進行優化,設置了患者通道和醫護通道,向科室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要求日常工作中放射科應按照標準防護的要求穿戴口帽,同時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并同時下發了放射科的空氣、物表消毒登記及新冠肺炎醫療廢物處置記錄,請按要求落實并記錄。
六、醫療廢物處置
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轉運車張貼了標識,并培訓相關人員職業防護及車輛的消毒等工作流程。并下發了新冠肺炎轉運車輛的空氣、物表消毒登記及新冠肺炎醫療廢物處置記錄,按要求每轉運一名患者進行一次終末消毒的要求落實并記錄。同時我院采購了負壓救護擔架,也將相關操作視頻通過微信發給門急診負責人,要求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對各科室的醫療廢物處置進行了強調,對各科室下發《縣人民醫院關于新型冠狀肺炎醫療廢物處置應急預案》及新冠肺炎相關的醫療廢物處置登記本,制作了紅色“新冠”字樣醫療廢物標簽。要求各科室嚴格落實并對人員(工作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培訓。在隱患排查過程中仍發現個別科室在對患者及保潔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不夠,出現患者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行為,對此,已反饋給相關科室,并進行了批評教育。
隨著疫情情勢逐步向好,醫務人員的標準防護意識開始松懈,在詢問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時發現對發熱患者就診流程及疑似患者就診流程開始遺忘。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領導小組將在本周內再次組織全院職工分批進行流程培訓及穿脫隔離衣的培訓。并擬定在周五再次組織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演練。
各科室負責人在接到下發的整改意見書后都高度重視,立即進行了整改,要求各科室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按照流程落實到位,同時要求本周內對科室工作人員開展全覆蓋,全人員專題培訓,盡快熟練掌握新冠肺炎診斷治療及防控相關技術規范,使所有醫護人員增強發現和識別能力,能規范采取隔離、報告、院感控制和個人防護等技術措施,確保不漏掉一人,確保不發生感染傳播。
【醫院安全管理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醫院管理自查報告10-27
醫院安全自查報告02-10
醫院科室管理的自查報告04-05
醫院科室管理自查報告04-05
醫院輻射安全自查報告10-18
醫院信息安全自查報告10-13
醫院安全排查自查報告10-11
醫院醫療安全自查報告10-23
醫院安全檢查自查報告02-11
醫院安全生產的自查報告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