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3篇(精)
在現在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1
一年以來,鄉鎮在市委、市政府“三美”建設要求下,緊扣年度建設任務,堅持統籌聯動、立體推進,推動“以點為主”向“由點到面”戰略轉換,全面推進xx鎮集鎮美麗鄉鎮建設、澇口中心村建設。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基本情況
xx鎮地處xx東南部,與滁州來安縣、南譙區、江蘇盱眙縣交界,面積196.33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委員會,人口3.1萬人,現有耕地面積2.3萬畝,其中旱田面積1.5萬畝,水田面積0.8萬畝,鎮內宜林山場面積近三萬畝。239省道及x001縣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氣候宜人,豐富的山芋、花生、小麥、西瓜、甜葉菊、玉米等農林產品資源,有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20xx年以來xx鎮美麗鄉村建設點分布于尖山、澇口兩個中心村及xx鎮集鎮三個建設地點,其中尖山大陳郢中心村為20xx年度省調度的美麗鄉鎮建設點,澇口中心村及xx鎮集鎮為20xx年度省調度的美麗鄉鎮建設點。
建設成果
20xx年我鎮在市公管局進場招標項目25個,已完成招標工程21個,招標掛網工程3個,項目總投資約3600萬元。至12月底已完成工程15個,正在施工項目6個。上半年尖山大陳郢中心村已完成全部工程審計,審計價格920萬元。
(一)已完成項目情況
澇口美麗鄉村建設總投資1079萬元,主體工程已基本結束,20xx年初進入提升階段。澇口老街、中學路、村部路、農貿市場路等道路黑化、綠化、亮化等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資金共計466萬元。澇口社區服務中心投資95萬元,6月初已完成辦公用品采購,開始投入使用。澇口社區廣場工程投資55萬元,4月初已完成全部工程量進入保養階段。澇口農貿市場周邊環境改造及澇口弱電下地工程投資115萬元,分別于5月底,6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量;澇口污水處理廠處理設施共計投資48萬元,在20xx年4月完成征地工作并進場施工,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驗收試運行。澇口廣場周邊環境提升工程共計投資30萬元,于6月初進場施工,現已全部完工,并完成驗收工作11月澇口立面改造工程投資84萬元,現已全面竣工,并完成工程驗收工作,12月份澇口文化提升工程投資28萬元,現已進入提升階段。
xx鎮集鎮整體建設工程總投資約2350萬元。于20xx年初正式啟動。鎮區弱電下地投資76萬元,目前弱電下地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并完成驗收工作。鎮區路燈改造工程已完成全部路燈安裝,已完成電路接入及開戶工作,現試運行正常。xx鎮西入口改造工程已完成張自路兩側1米人行道鋪磚工作及道路兩側綠化栽植,工程已進入提升階段。
(二)在建項目情況
文化活動中心及橋鎮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投資150萬元,目前工程主體建設已完成,完成三層房間墻磚砌筑及窗戶安裝,粉刷等工作,現開始對外立面保溫層進行鋪裝。道涵公園投資170萬元,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進入提升階段。中心主街道改造投資467萬元,已基本完成主街道兩側農戶門前鋪裝工作,12月完成道路瀝青鋪設,工程進入結尾提升階段。橋鎮廣場建設投資119萬元,目前已完成村部路南側廣場鋪裝、綠化工作,現開始對服務中心門前基層碎石墊層鋪墊。五條路改造工程投資金額380萬元,現已完成中學路、中學對門路下水道鋪設及農戶門前面磚鋪裝工程,現對紅艷路、雞市路兩側進行墊層鋪裝及面磚鋪裝工作,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鎮區背街小巷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現已簽訂施工合同,因天氣寒冷,擬于年后進場施工。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2
20xx年,區緊跟全市農業標準化“委市共建”推進步伐,按照“提質、擴面、總結、推介”的發展思路和“政府推動、部門聯動、載體帶動、市場拉動”的總體要求,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線,多方整合資源,著力鞏固老園區、建設新基地,深入推進全區農業標準化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建設任務完成情況
1、完成4個種植業農業生產技術規范的制訂,其中水稻品種2個、油菜品種1個、蔬菜品種1個。
2、全區完成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7個,總面積9.05萬畝。其中建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4個:逆江坪鄉水稻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積1萬畝,園藝場龍牙百合標準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積300畝,牛鼻灘鎮蔬菜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積1.5萬畝,十美堂鎮油菜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示范面積1萬畝;區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地建設3個:黃土店鎮水稻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積3.5萬畝,謝家鋪鎮水稻標準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積1萬畝,韓公鎮水稻標準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積1萬畝。按照“六統一”和“四有一可”目標要求,加強生產管理,印發農業標準化生產檔案1100冊,農業標準化園區建檔率100%、標準化基地技術入戶率達100%,20xx年標準化示范基地畝平增收達300元以上。
3、全區完成綠色食品認證續展4個。目前,全區有“三品一標”農產品持證企業6個,持證產品32個(綠色食品16個、無公害農產品16個);保有省級商標20件、中國馳名商標1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件。
4、全區新增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總數達45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家,新增3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98家,總數達412家,入社農戶36780戶,帶動農戶6.3萬戶。組織化總生產規模達130萬畝(播種面積)。
二、所做的工作與成效
(一)努力夯實農業標準化建設的工作基礎
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一是抓監管網絡建設。20xx年區農業局印發了《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常鼎農〔20xx〕xx號)。按照創建方案和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要求,農業部門和鄉鎮、涉農街道積極鞏固和完善區、鄉、村、組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全區形成了層次清晰、職責明確、覆蓋全面、運行良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巡查、檢測、執法、應急體系。二是抓監管責任落實。按照區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鄉鎮屬地管理責任并不斷強化區、鄉、村、組四級監管人員的監管工作職責,組織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與檢測員分別參加了省、市舉辦的監管骨干與檢測人員培訓班3期次。區、鄉、村逐級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狀,落實目標管理與考核評價機制。三抓監管條件建設。繼前兩年實施全市鄉鎮檢測能力提升項目的基礎上,20xx年蒿子港、石公橋、黃珠洲、雙橋坪、石板灘、長嶺崗、唐家鋪、滄山、錢家坪、許家橋等10個鄉鎮實施了檢測能力提升項目,統一配備了16通道農殘快速檢測儀接替原有的便攜式農殘速測儀,并增配了空調、傳真機、辦公桌椅等設備設施。截止目前全區所有鄉鎮均完的了檢測能力提升項目的實施,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的綜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及時做好標準化技術規范的制修訂。區農業局結合全區主要農作物主導品種(推薦)和種植實際情況,及時對現有的農業標準體系進行了新增和修訂,完成了2個水稻品種、1個油菜品種、1個蔬菜品種的生產技術規范的制定,組織專家對實際應用的現有的20余個區級技術規范進行了適應性評估,確保技術規范體系對全區主導產業的有效覆蓋。
3、扎實開展農產品生產情況調查更新。為進一步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農業標準化建設的工作工作基礎,發掘引導潛力產業與區域,區農業局監管股組織局屬相關單位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認真開展了《農產品生產企業調查登記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調查登記表》、《農產品種植大戶調查登表》、《農業產地環境污染源調查登記表》、《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調查登記表》、《收貯運主體調查登記表》、《鄉鎮糧、油、果、蔬生產面積調查表》等的調查,分別更新建檔、分類強化管理。
4、大力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百日行動”等重大活動、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項目實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共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標準化相關宣傳培訓達120余期次,培訓人員達1.5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6萬份。組織區鄉監管人員、企業和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等開展專題培訓87期次。在電視臺專題報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農業標準化建設3次;在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信息報道10多次,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農業標準化專欄35次、張貼宣傳標語xx6條。
5、著力提升核心示范園區的生產條件。區農業局積極爭取和整合項目建設投入,用于農業標準核心示范區建設,加快基地生產條件的改善升級,增強核心區的農業標準化綜合生產管理措施承載能力和示范帶動能力。全區7個示范合作社標準化基地累計制做標準化基地示范牌7塊、更新技術公示牌13塊,新建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包裝回收箱25個、更新太陽能殺蟲燈73盞,修繕機耕道路2800米,修建溝渠3200米,基地生產條件整體改善效果明顯。以逆江坪鄉水稻標準化示范基地、十美堂油菜標準化示范基地為核心景觀區的紫云英節和油菜花節相繼成功舉辦,受到時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6、積極開展標準化生產實施主體培育。區農業局積極鼓勵優勢農產品基地農戶成立農民專合作組織,引導運轉成熟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認證和品牌創建,開展規;a和品牌化經營,將標準化優勢轉化為市場化效益。全區每個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都擇優明確了1個專業合作組織作為實施載體,組織合作社和園區農戶如實記錄作物的生長進度、農業投入品購買和使用情況、農產品銷售情況、接受培訓指導和抽樣檢測情況等,探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利用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技術、項目、管理等資源助推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實現農業標準化的多層次共建,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標準化建設從部門推動為主向市場帶動為主的轉變。
。ǘ┒喾秸限r業標準化建設的有利資源
1、整合項目資源,保障建設投入。全區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經費108萬元,市財政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示范鄉鎮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支持10個重點鄉鎮的檢測能力提升,區農業局整合糧油高產創建、秋冬農業開發、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等項目資金700多萬元支持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引導社會投入農業標準化建設資金達3800余萬元。
2、整合技術資源,力求精簡高效。區農業局將水稻集中育秧、專業化防治、糧油棉高產創建、陽光工程、秋冬業生產等培訓資源進行統籌安排,把專題技術與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義進行融合,達到一次培訓、多重收效。聘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業大學、省水稻研究所、省作物研究所、市蔬菜研究所的專家擔任核心示范園區的首席專家;農業局為每個鄉鎮下派1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聯系指導,標準化核心示范園區明確技術骨干蹲點負責。全區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20萬畝、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36.41萬畝、集中育秧5萬畝,在標準化核心區普及率達100%,畝平累計節本增收達335元。
3、整合管理資源,保證穩步推進。區農業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業標準化建設納入的局年度工作重點并擺在突出位置,在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分工方面與糧食生產聯片責任并行,管產量的同時也要管質量。采取了分管領導牽負責、班子成員聯片督導,每個核心示范區成立了由聯片班子成員任組長、相關業務站站長、所在鄉鎮監管站站長為主要成員的工作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站負責抓好本鄉鎮標準化建設任務的分解落實、技術服務和標準化實施載體的遴選與生產管理監督,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適時開展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督、農產品出園監測、農業產地環境保護等工作,農業標準建設的組織推進力度、綜合管理力度得到有力保障。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3
20xx年以來,全鎮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按照“統一規劃,生態優先,綠色優先”的原則,從環境綠化、美化、凈化入手,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我鎮美麗鄉村建設共涉及5個村:xx,現在我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匯報如下:
一、村莊綠化,助力生態鄉村
20xx年我鎮春季綠化任務是820畝,截止到目前為止,大河路兩側及其他主要干道兩側共種植楊樹近600余畝,銀杏樹近200畝,雪松、白蠟、柳樹、桃樹等近100畝,共計近900畝,已超額完成樹木綠化任務。其中北馬莊種植速生楊和塔松100多畝,其他各村也均有進行村莊綠化。
二、全民捐款,助力和諧鄉村
為了更好進行村莊建設,劉泊村、孟莊村、齊泊都采取措施籌集資金,我鎮與油田公司進行協商,爭取資金,目前已經書面申請,等待審批;劉泊村4月8日進行公開募捐,向全體村民和在外經商人士募集資金,從幾元、幾十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共籌集資金80余萬元,現已交給專人負責,?顚S,用于劉泊村美麗鄉村建設使用。孟莊村捐款近十萬元,交由村監督委員會管理,由于孟莊通王莊道路建設和村西游園建設。
三、協商項目,助力實力鄉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改善村容村貌,需要建設和完善的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得到滿足,比如修路和修橋等花費較多的'項目,為了村民的福利,鎮相關領導積極跑辦,實地核查,經過多次修改完善,最終確定了打造路線,爭取到了兩條道路的修建和劉泊村橋梁建設項目,目前道路正在施工中,各村都積極展開行動進行配合籌資,經支油辦和鎮黨委政府去了跑辦,華北石油采油一廠幫扶資金20萬元,已經到位。
四、道路建設,助力便利鄉村
20xx年我鎮為美麗鄉村建設共進行道路硬化4500米。其中劉泊村內環村水泥、柏油路700米,投資27萬元;孟莊村通呂公堡南王莊村連村水泥路800米,投資13萬元;南馬莊村東水泥路1000米,投資11萬元,劉泊至大河路連村柏油路,7500米,投資260萬元。孟莊至北馬連村路7000米,已確定為土地局高標準農田項目,20xx年開春動工。
五、游園建設,助力宜居鄉村
共建xx8處,共占地近30畝,投資120余萬元。
美麗鄉村建設還輻射xx4個村。其中麻三修建村內道路及連村路2500米,投資30萬元;北二修建村內水泥、柏油路300米,投資6萬元;麻一、麻二道路擴寬2米,全長3000米,打造景觀帶3處。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04-11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精選10篇)04-03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自查報告4篇03-10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04-12
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總結01-07
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報告09-18
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總結優秀11-26
美麗鄉村建設調研報告11-23
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總結15篇02-22